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认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是生成的,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精彩。作为课堂主人的学生,他们有思维、有个性,总是在不停地创造意外。正是这些意外,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了"试误"的机会、创造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教师一个机遇:恰当运用教学机智,妥善处理这些意外事件,因势利导,为学生服务,实现课堂增值。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上的意外资源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从而促成语文课堂的精彩。高效的课堂不是按部就班地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就能实现的,当发生偏离预设的意外发生时,也许就是课堂出彩的机会。教师要发挥教学的智慧,用好教学中各种生成性资源。教师还要打造民主的课堂,创设平等的对话,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状态,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音乐课是一门创造性很强的课程,独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让学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多,双边活动频繁,课堂中出现的"意外"也会特别多。处置好这些"意外",往往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学科的性质决定了信息技术课堂技术性、操作性很强,在课堂教学中,出现课堂意外是一种常见现象,哪怕课前作了充分准备也不能完全避免。这些"意外"或许会扰乱教学节奏,或许会让教师措手不及。对于教师来说,无法回避这些课堂意外时,如果能做到随机应变,适时转换教学方式方法,巧妙应对课堂"意外",把它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激起学生积极的思考,向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讨论思考的机会,这样能使信息技术课堂变得更加精彩和生动。  相似文献   

5.
彭晔 《考试周刊》2009,(12):160-160
新的教学理念把课堂视为一种动态的、生成的过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课堂“意外”的出现是必然的,课堂“意外”是课堂的生长点,让它成为教学的亮点,给我们的课堂创造精彩。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的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它要求教师除了要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和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教学中常常会发生一些意外事件,意外带给我们太多的惊奇与惊喜,让我们常常感叹于学生的能力;意外也常常让我们与遗憾相遇,因为面对许多意外没有把握住,或者没有机会利用而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7.
作为教育教学的引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我教 学以来一直的理念,而本堂课也不例外。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 和机会参与到课堂中,也许会有一些意外,有时甚至浪费时间 导致没能及时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只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才是 教育的课堂,还课于学生才能真正落实我们的新课改要求,充 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高效政治课堂。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的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它要求教师除了要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和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教学中常常会发生一些意外事件,意外带给我们太多的惊奇与惊喜,让我们常常感叹于学生的能力;意外也常常让我们与遗憾相遇,因为面对许多意外没有把握住,或者没有机会利用而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9.
本期讨论吧的话题是:要不要关注与教学目标不一致的意外生成?课堂教学中,老师们都碰到过许许多多的"意外",这些"意外"要不要关注呢?怎样来处理这些意外生成比较合适呢?首先,我们得弄清楚"意外"对学生的发展有没有价值;其次,如果有价值,以学生的知识储备,在老师的教学支持下学生能否解决。要在课堂上立即作出这样的决断,对老师的课堂随机应变能力要求很高。本期这组讨论文章,作者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给出了遭遇课堂"意外"的不同应变策略,期望读过之后,会对您处理课堂"意外"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一、直面意外,让意外给力建构主义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总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参与课堂的,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与理解,即出现教学意外。教师要以一种平常的心态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去善待课堂中的意外,真正树立起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教学机智是在意外的教学情境中因势利导、急中生智、随机应变的教学技巧。课堂的意外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教师和学生的课堂差错,二是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的矛盾,三是受其他因素影响的课堂意外,如课堂气氛、学习习惯等。我们可以采用  相似文献   

12.
范国英 《教师》2011,(26):44-44
一、直面“意外”,让“意外”给力 建构主义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总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参与课堂的,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与理解,即出现教学意外。教师要以一种平常的心态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去善待课堂中的意外,真正树立起“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3.
<正>课堂上发生意外事件,常常让人感到十分尴尬与恼火。一次偶然机会,我将一个课堂意外转化为珍贵的教学资源,生成教学亮点,在学生心中留下了难忘印象。【课例回放】教学八年级上册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我按照预设的教案讲得头头是道,突然留守学生张帆高喊起来:"我的生活费怎么少了一百元?"这时,教室里彻  相似文献   

14.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随时都有意外发生,如何分析和应对这种意外,让课堂在意外中绽放。本文主要结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片断提出个人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相似文献   

15.
周玲萍 《考试周刊》2009,(45):221-222
课堂“意外”往往是指课堂的现实情景与教师的预设情景不一致,具有突发性,无准备性。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尊重,个性得到张扬,课堂“意外”也随之增多,面对“意外”,教师需要在尊重、爱护学生的前提下。发挥教学智慧,让这些“意外”演绎精彩。  相似文献   

16.
意外是教学智慧的迸发,处理意外需要教师长期积淀的教学艺术。直面意外,善待意外,智慧地处理意外,冷静思考,巧妙捕捉其中的亮点资源,灵活地调整教学进程,使我们的课堂在不断的生成中绽放美丽,充满生命的活力。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意外,但怎样正确地处理教学意外,让意外成为课堂的亮点,这就需要教师善于调控,发挥教育机制,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模式在逐渐地民主和开放,在此环境下,课堂中出现的意外也随之越来越多,特别是化学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种种意外,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意外资源作为教学的切入点,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手段,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学生的切实问题.这样的课堂必定会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更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增添课堂活力.  相似文献   

19.
杨昀 《成才之路》2014,(8):57-57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备课时就确定的,但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师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在学生方面会出现游移原来确定的教学目标的现象,也就是说发生了“意外”。出现这种“意外”现象怎么办呢?一些年轻老师开始时会惊慌失措,继而会想方设法把他们“拉”回来,把学生再引入事先设计好的轨道。有经验的老师却不会这样做,他们会尽可能地充分地利用这“意外”--课堂生成资源。其实他们在教案编写时就已经作了充分的准备,教学内容一旦发生了“意外”,他们就会把这些“意外”当成课堂生成资源,因势利导,实现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能否处理好课堂生成资料,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师在课堂上若能巧妙地驾驭好一些“意外”的生成,适时地引导学生发展,引领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使地理课堂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堂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动态系统,总是会有一些学生的思路不在教师预设的轨道上,意外地给教学进程制造了诸多困境,让教师大为头疼。面对这些意外,教师要机智应对,以意外作为教学起点,释放课堂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