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打开电视,大家都能看到各种不同小异的“PK”类节目。一些媒体发表评论认为,PK展现了青年一代的风采,是走向成功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我们要把“PK精神”推广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PK精神,我们真的需要吗?  相似文献   

2.
钟蔚 《文教资料》2007,(21):84-86
英国作家奥斯丁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具有种种戏剧化的因素:从台词化的对白和心理描写、矛盾冲突的戏剧化及戏剧式的情节构成等方面都可以看出作家在小说中对戏剧因素的巧妙借鉴与成功运用。这也形成了小说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人物塑造是戏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情境是戏剧舞台呈现不可或缺的前提。艺术家在戏剧"规定情境"中进行艺术形象塑造成功与否是衡量一位艺术家艺术水平高低甚至关涉一部戏剧成败的重要因素。"第二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杜欢在五幕民族歌剧《回家》中"离家""想家""安家""寻家"到"回家"的每一幕"规定情境"中巧妙地塑造了剧中主角罗旺篼饱满的艺术形象。罗旺篼角色艺术形象成功塑造的相关经验,值得当前民族歌剧演员借鉴。  相似文献   

4.
吕煜 《现代语文》2009,(9):127-128
毛姆的短篇小说《午餐》描写了一个一贫如洗的青年作家和一个暴饮如牛的女读者共进午餐的场景。小说充分利用了戏剧手法,对主人公的心理进行了舞台化的描写,对矛盾冲突也进行了戏剧化的表现,同时对小说情节也做了戏剧式的安排。毛姆在小说中对戏剧因素的巧妙借鉴与成功运用,营造出了一个复杂兼有讽刺意味的戏剧氛围,小说的戏剧化特征也得以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5.
《非诚勿扰》以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定位,却借用了娱乐节目的外壳,各种婚恋观的交锋碰撞出观赏点的火花,主持人、点评嘉宾配合默契相得益彰,通过游戏规则的巧妙设计,成功地进行了品牌的营销。另外,节目应当在服务性上拾遗补缺。  相似文献   

6.
死神与诗人     
这首诗出自于英国 17 世纪伟大诗人约翰·邓恩 ( 1572 ̄1631) 的《神圣十四行诗》。约翰·邓恩系玄学派代表诗人, 其诗歌通常给人留下一种舞台戏剧的印象。诗的开篇大都是以语言通俗、言辞激烈的戏剧性对话或争论的形式出现, 渲染了戏剧的舞台气氛, 在读者中产生戏剧悬念, 既而推动诗歌主题步步升华。诗人独具匠心, 在诗歌中巧妙运用戏剧表现手法, 通过使用一系列注重智力, 意象华丽且富含戏剧对比性因素的比喻, 将激情与推理融为一体, 给诗歌注入了新的活力, 向读者传达了奇妙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莎士比亚戏剧对《圣经》典故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巧妙运用,有正用、反讽、戏仿和偷换概念等等。这些化用,给其戏剧带来了含蓄隽永的美感效应,极大地烘托了戏剧效果,表现了剧申人物在特定环境氛围下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并使其戏剧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8.
中国最早的戏剧因素萌芽于楚辞<九歌>等祭神乐中,屈原在继承并发展了楚辞的艺术成就的同时,成功地改造了楚辞祭神乐中的戏剧因素,使得楚辞远离巫术,远离了向成熟戏剧发展的道路,向着以诗文为正宗的儒文化靠拢.  相似文献   

9.
《武林外传》在国产情景喜剧走下坡路的今天大受欢迎的一大原因是在剧中巧妙引入中国当代先锋戏剧的一些常用因素,包括对经典的解构与反讽、间离效果、荒诞手法、戏仿、注重与观众交流等等,本文试图对这些因素做一个解析,并简要分析其得失。  相似文献   

10.
程宏宇 《文教资料》2014,(27):74-76
本文是关于戏剧美学研究方法论的专题论文,首先探析了本体论法、借用法、比较法、历史法四种传统的戏剧美学研究方法。其次,对以上戏剧美学研究方法论进行了客观公正的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对戏剧美学研究方法论进行拓展,并且点击符号学、原型批评说、阐释学、接受美学、生态学、文化人类学等新学科,巧妙地将其纳入戏剧美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范畴之中。  相似文献   

11.
戏剧翻译中常常存在着为适应目标语文化而采取的改写。熊式一英译中国戏剧《王宝川》在中西文化交流失衡的语境下,按照西方文化习惯对戏剧内容、主题和戏剧形式进行"适应性"改写,将真实的中国文化元素"化"在译剧中,巧妙地实现了中国文化的渐进性传递。  相似文献   

12.
作文题目 以“PK”为题或以“PK”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思路点拨 PK即是单独挑战的意思。其实,从超女大赛、快乐男声到人世沧桑,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种人生,自产生的那天起,又何尝不是站在PK台上?看人生过程,每个人从小到大,哪天不是在跟命运的困境和坎坷PK?人类在PK中进步,社会在PK中前进,国家在PK中强大。因此可从以下角度来立意:在PK中成长;PK是走向成功的阶梯;PK需要公平、公正;PK是残酷的淘汰,也是成功者脱颖而出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杨涵 《海外英语》2012,(6):202-203
荒诞派戏剧虽然已经经历了长久的发展,但往往局限地指贝克特、约内斯科、吉尼特和平特等欧洲作家的风格和特征。追溯荒诞派戏剧对美国戏剧的影响,爱德华.阿尔比是少数几个不能被忽视的作家之一,他对荒诞派戏剧的传承和发展使美国戏剧的内容更加丰盈。通过将荒诞派戏剧因素与现实主义技巧交织,同时融入永恒的爱之主题,阿尔比成功地让此著作超越荒诞,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层面。  相似文献   

14.
《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的复调叙事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兰德娄的代表作品《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是现代派戏剧的杰出之作。其巧妙的复调叙事结构使戏剧题材和形式变得耐人寻味,严肃深刻,塑造了完美的戏剧艺术境界。通过分析该剧复调叙事结构的基本特征,研究了复调叙事结构如何使该剧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戏剧艺术整体。  相似文献   

15.
"PK"作文指导     
作文题目 以“PK”为题或以“PK”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思路点拨 PK即是单独挑战的意思。其实,从超女大赛、快乐男声到人世沧桑,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种人生,自产生的那天起,又何尝不是站在PK台上?看人生过程,每个人从小到大,哪天不是在跟命运的困境和坎坷PK?人类在PK中进步,社会在PK中前进,国家在PK中强大。因此可从以下角度来立意:在PK中成长;PK是走向成功的阶梯;PK需要公平、公正;PK是残酷的淘汰,也是成功者脱颖而出的手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明星访谈类节目是一类以明星为访谈对象的谈话类节目,明星访谈类节目对观众的吸引力源于明星人物在普通大众中的影响力,在一部分明星访谈节目取得成功后,我国出现了明星访谈的热潮,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节目质量良莠不齐,很多明星访谈类节目陷入了发展的困境。要想使明星访谈节目重获发展的活力,就需要在深入剖析当前所面临困境的基础上重新思考节目未来的发展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一节课的导入就如同戏剧作品的开场,在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心,课堂导入也一样,新颖巧妙的导入是初中政治课成功的开始,它能在上课之初就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和好奇心,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两个孩子,一个来自城里,生活富裕,却不思上进;一个来自农村,生活贫困,却渴望学习。一个偶然机会,他们被湖南卫视一档生活互换类节目《变形计》选中,成为主角,并互换身份一周。7天过后,他们重新回到原本属于自己的生活。——角色互换PK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19.
《有报天天读》节目对电视和报纸两种不同媒介新闻信息的融合无疑是电视读报类节目的一大进步。这种成功的融合,得益于理念上的创新,更得益于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报天天读》的成功模式,为我国电视读报类节目的创新发展打开了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布莱希特与梅兰芳两个现实主义大师,运用的戏剧手段却各有巧妙不同,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最基本特征是:主张演员和角色之间,观众和演员之间、观众和角色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梅兰芳是中国传统戏剧最具代表性最成熟的代表,这种传统戏剧同西方戏剧区别甚大-确实根本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