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快乐是每个孩子都拥有的,但是每个孩子是否真正的快乐呢?文章从如何使孩子快乐出发,想出很多的方法,让孩子从真正意义上得到快乐。  相似文献   

2.
正自伤、伤害亲人甚至自杀……类似悲剧在青少年乃至儿童中时有上演。是什么,让本该健康快乐的孩子变得封闭、暴力?如何帮助类似处境的孩子们走出泥潭?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晓东发现,上述孩子中有小部分经历过早年应激,他们有的是留守儿童,有的曾被虐待,有的成长在父母离异或家暴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3.
镜神经细胞     
谢镜 《世界发明》2002,25(1):18-19
孩子看着她的妈妈拿起了玩具,孩子笑了:妈妈要和我做游戏了。丈夫看着妻子拿起了车钥匙,丈夫的心在颤抖:妻子这次真的要走了。护士看着针头扎进病人的身体,护士犹豫了一下:病人肯定很痛。这些人是如何了解别人的想法的呢?他们是如何判定他人的意图、感觉、目标的呢?虽然这看起来很简单。  相似文献   

4.
一个16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   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快乐,也能够给别人快乐的人呢?……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这句话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即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教师对  相似文献   

6.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热爱的暑假生活又开始了,如何过好一个快乐的假期呢? 晓松是位上重点中学的男生。暑假到来后,虽然他不用像往日一样,要到学校去上课,可精神上仍然很紧张。有时,看着看着电视,他脑子里会突然想到:此时此刻,我们班那几个学习好的同学在干什么?会不会在用功?这样一想,电视也看不下去了,六神无主似的。有时,晓松也很想出去玩,但他一定要拉几个同学一同去,似乎心里才踏实。他听说学习好的同学因为什么事耽误了学习时间,心里会感到些宽慰。结果,想玩又不敢痛快地玩,想学又学不进去。于是,假期就在这种矛盾心理中度过了。  相似文献   

7.
魅力的起源     
从你的、我的、他的脸上,你看到了什么?快乐、美丽、智慧、还是希望?   人类的脸,历经了数百万年的进化演变.科学家称之为“生物学的杰作“.而它绝不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在千千万万熟悉或陌生的脸孔上,我们的确看到了很多……   ……  相似文献   

8.
家长能给孩子什么呢?一片绿叶不能荫庇他的一生,一朵鲜花也只能灿烂一季!家长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陪着他们一起成长,让他们学会自立。学会自强,学会快乐,学会勇敢,学会在人群中成长。学会在生活中捧读太阳…… 美好人生,从早期教育开始! 爱他,就给他正确的早期教育!  相似文献   

9.
张丽 《知识窗》2013,(6):77-77
绘本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看到的书.也是他们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读到的最重要的书。绘本能给孩子带来多少阅读的快乐。将决定他(她)今后的阅读兴趣。因而.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引导策略.让孩子从阅读绘本中体验快乐.在快乐阅读中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0.
眼泪咸咸的     
寒假里的一天,我带侄子辉辉到街上去玩,一不小心,他滑了一跤,摔倒在地上。可能是摔疼了,他竟然哭了起来。我最怕小孩子哭了,就百般哄他,可是他还是一个劲地泪如泉涌。看着他的脸被泪水刮花了,我就对他说:“辉辉,你尝尝你的眼泪是什么味道的。”辉辉停止了哭泣,舔了舔流到嘴边的眼泪。“咦,怎么是咸的?”  相似文献   

11.
"老师,这是什么?""老师,这个怎么做?""老师,为什么会这样?""老师,老师……"在一日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孩子的问题千奇百怪、层出不穷,我们永远不知道孩子接下来会问出什么问题。但是,孩子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面对?是无视?直接回答?还是……今天,我就从我与孩子的一个故事讲一讲我对于孩子问题的理解和问题背后的发现。  相似文献   

12.
冬日里,太阳的出现总能让我们温暖而快乐。一个6岁的男孩子被太阳的光辉深深地吸引住了。他站在田埂前面的荒地上,脑海里突然冒出这样一个问题:我究竟在用哪个器官来欣赏这灿烂的光辉?是嘴巴?还是眼睛? 你可别笑话这个小小的孩子。这个童稚的问题的确算得上是一种科学的怀疑。于是,他把嘴巴张得大大的,又把眼睛闭起来;光明消失了;他张开眼睛闭上嘴巴,光明又出现了。这样反复试验了几次,结果都是一样。他的  相似文献   

13.
<正>"小呀小儿郎啊,背着那个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不怕那风雨狂……"当你听到这熟悉的儿歌时,是不是脑海里会浮现出这样的情景:一个背着小书包的孩子,正快乐地、蹦蹦跳跳雀跃着去上学?  相似文献   

14.
个性化学生用品店 老行当赚新钱 今年36岁的徐爱莲是吉林延吉人,在遭受丈夫车祸去世和被老板辞退的双重打击下,她终日沉浸在悲痛之中,但吃饭要钱、孩子念书要钱、租房要钱……徐爱莲看着儿子日渐瘦弱的身体,时常内疚流泪。“儿子是丈夫留在这个世界上惟一的骨血,我不能只沉浸在悲痛中而疏忽对他的照顾!”徐爱莲决定了,  相似文献   

15.
笔者记得身为首富的黄光裕曾坦言:我不快乐.一个坐拥百亿身家的人,还为什么说自己快乐不起来?是哗众取宠,还是另有隐情?抛开坐拥财富的数字,当年的黄,确实快乐不起来.……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责任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他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尊重孩子成为必然。也许,我们应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孩子,我会……我会……不要一味责怪他们错误的行为,我们应该承认儿童的人权。是啊!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儿童也是小先生,也有大智慧。我们要给他们一个快乐自由的童年。  相似文献   

17.
<正>我越来越觉得如今的孩子——尤其大城市孩子,正面临一个危机:失去"家"、"故乡"这些精神地点。有位朋友,儿子6岁时搬了次家,10岁时又搬了次家,原因很简单,又购置了更大的房子。我问,儿子还记不记得从前的家?带他回去过吗?他主动要求过吗?没有,朋友摇头说,他就像住宾馆一样,哪儿都行,既不恋旧,也不喜新……我明白  相似文献   

18.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的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历久弥香。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地看着他长大,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等花开。即使不见花开,也不要着急,有可能,他/她就是一棵参天大树!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什么东西才能使人感到幸福快乐?   有许多人觉得:那些拥有很多的财富、很高的地位、事业成功顺利、家庭和谐稳定的人,他们一定是幸福快乐的.……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长期处于被过分呵护的状态中,他们觉得长辈们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理所当然的。如何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学会回报,对生活充满爱与希望,并能感受到关心他人的快乐呢?本次探索就是以幼儿园为支点,从环境、一日生活、游戏、传统节日等方面入手,开展"润物细无声"的侵入式感恩教育活动,从知恩到感恩,向每个孩子的心田播种一颗感恩的种子,用心灵的泉水滋润、灌溉、呵护他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