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许多学生认为作灾难写,面对着一个题目感到无话可说。确些学生反映,老师布置的题目我不喜欢,所以我个知写止匕什么;还有一些学生说,从小学到中?,有M题l-l不知写了多少遍广,越写越乏味。应dj承认,如今作文教学小,确实存在着选题陈旧、重复以及老帅指导不得法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作文课的兴趣,妨碍了作文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广改变这一现状,笔者抛砖引玉,尝试着提出如下改进作文教学的思路:首先,要注意选题的时代性、生活性和趣味性。当代中小学生对社会生活有强烈的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2.
我们常要求学生的作文要有真情实感,不少考场作文,也常常把“要有真情实感”作为一项明确的要求提出来,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来呢?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但我认为,对中学生来讲,就写自己周围的那些真人实事,这真情实感也就有了。每年的母亲节,我都要让学生写《我的母亲》,这当然是一个老题目了,按理这样的题目并不难写。天下的母亲都爱自己的子女,但爱的内容和方式会因各自不同的文化修养、生活经历、志趣爱好等等而异,学生写自己的母亲,只需从那些俯拾即是的动人事例中选这么三两件,写来一定异彩纷呈。但是,许多同学却硬是把精力花在…  相似文献   

3.
所谓审题,就是要学生拿到作文题以后,先不要急于动笔,而应该对题目做一番仔细的审定,从而做到:搞清楚题目每个字词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题目在内容上所显示的范围和要点;搞清楚题目提示给我们的体裁,确定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论说文,或是写抒情散文。例如《记我的一段有意义的生活》,审题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弄懂:是写“我”的,不  相似文献   

4.
常常为学生小作文的题目伤脑筋。说实话,从五年级至今,能想到的题目都写过了,老一套的题目学生写厌了,也写烦了。没有新鲜的东西,很难激起他们作文的兴趣。开学初,学生提议让他们自己想些题目。我说:“好啊,你们每人写几个题目交上来。”学生交上来的题目令我耳目一新,也大吃一  相似文献   

5.
[案例材料] 我刚参加工作那年,教两个班语文课兼一个班班主任。看着那些半大不小的孩子,感觉还真的不错。第一堂作文课,题目是《我第一次……》,要求学生补充好题目,然后写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这个题目应该是非常有写头的,我对学生充满了期待。收上作文后我就读起来,陶醉在学生的叙述与想象当中。——不管作文写得好与不好,读他们的作文就是一种很好的“交流”,这些作文能使我了解学生,认识到他们稚嫩而又丰富的内心。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让学生写了一次作文,其中拟了这样一道题目:《除夕之夜我一人》。孰料题目刚写完,学生就哗然不已,说哪有这样的事情。结果写这个题目的学生寥寥无几,勇于写的学生,其文也是貌合神离。事后,我思索良久,是什么促使学生在情感上逆反这个题目?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除夕夜都是在合家欢乐的热闹气氛中度过的,很少有“我一人”现象。因此在感情上就不认同。这虽然情有可原。但假如当时我只出这样一道题或是考试出了类似的题目,学生岂不是无从下手?很明显,在学生心中有一个普遍的心理障碍。 如果我们较深沉地考察一下学生的这种逆反,在其困惑后面也有理直气壮的理由。稍有文学理论知识的人都清楚.文学是生活的反映,这就决定了需要真情实感,需要人生经历。正如樊星老师所说:真  相似文献   

7.
命题作文题目的命门,即题目的关键处,也就是作文要展开阐述的重点。如何抓住题目的命门是审题的重中之重。许多学生拿到这两个作文题目的时候都觉得很容易,看到《遇见》,就写自己某一次遇见了一件有趣的事,就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写一下;拿到《遇见美丽》这一题,就写自己遇见了一件助人为乐的事,主人公的优秀品质就是我遇见的美丽。可是这样写符合题目的要求吗?题目的重心究竟是什么?我们不妨就着题目层层设问,通  相似文献   

8.
正一次单元测验后,我习惯性地逐一翻阅学生的试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我把目光落在了最后一个题目上——写话,因为这次的写话是要求学生想象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学生第一次接触这样的题材,测试时我也没有提示,我很想知道二年级的学生对这次写话要求的理解,对未来有什么愿望。翻着翻着,一个学生写的话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个学生写道:"我未来的学习,早晨一来到教室,打开书就自动读起来,一拿起笔就自动写字……"这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9.
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作文命题要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让他们一看到题目就有“一见如故”之感。例如,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上课看小说、下棋等现象,我布置了《正确对待课余爱好》的作文题;针对学生喜欢议论任课教师的现象,我布置了《我的××老师》的题目。这些题目涉及 到的都是学生熟悉的内容,他们有话可说。   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我的主要方法是,师生一起谈心,让学生进入角色,从而激起他们的写作欲望。例如,在学习了《琐忆》后,我要求学生也写一篇《琐忆》,记叙自己的亲人或朋友。一开始,学生感觉题目太…  相似文献   

10.
于永正 《课外阅读》2014,(12):12-13
学生升入六年级了,有一定的分析和表达能力了,我决定让他们写一写自己。上课了,我把一个"我"字写在黑板上,说"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写的作文题。最熟悉的人当然莫过于自己了"。学生的表情漠然,几乎没有反应。于是,我又在"我"字的后面加了"这个人"三个字,问:"这个题目怎么样?"问完,我用几种不同的语气读了这个题目。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在崑山县菉葭区的菉葭、花家桥、天福庵及徐公桥等四个中心小学内,配合各校的校长、教导主任,检阅了一部份学生的写话作业,发现了很多问题,而且有的问题还比较严重。我们发现在写话的命题方面,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一、教师忘记了自己教学的对象,命题离开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如让四年级的学生写“怎样帮助军属劳动”,由于学生没有实际经验,结果无话可写,只说了一大堆空话;有的教师出了一个题目叫“春耕”,结果大部份的镇上学生,就只能写一些“土改后,农民翻了身,要加紧春耕”。二、题意不明确:如“少年儿童队”、“迷信”、“爱国卫生运动”等题目,儿童就不知道要写些什么,怎样写法。三、题意重复:有的教师第一次叫儿童写“我的学校”,第三次又出了“怎样爱护学校”的题目。有的班级学生共写了九篇,其中却有“做一个毛泽东时代的好学生”、“我的希望”、“期中测验后的感想”及“怎样遵守学生守则”等四篇意义相近的题目。于是学生就普遍“炒冷饭”,有一个学生把“我决不打人骂人”这  相似文献   

12.
我的自画像     
第十二册积累·运用四习作要求:再过两个月,小学六年愉快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同学们将要离开可家的母校,告别敬爱的师长了。六年来,同学们就像一棵棵小树一样,茁壮成长起来。同时,也像一棵棵小树一样,各有各的特点。毕业前夕,想不想给自己画画像,写一写自己?应该说,自己最了解自己,这次作文就来个“我写我”。你爱写什么就写什么,你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你爱出个什么题目就出个什么题目,如果题目不好出,写完了再想个题目也不迟。写好了之后,再为自己的文章插图,把自己画下来。如果画画有困难,则贴上一张照片。相信这次作文会写得很出色。等老师改完了,在班级或者小组里举行一次“我写我”作文朗诵会,让大家评评谁写得像。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次六年级《我写我》的习作训练,习作提示如下: 再过两个月,小学六年愉快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同学们将要离开可爱的母校,告别敬爱的师长了。六年来,同学们就像小树一样,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特点。毕业前夕,想不想给自己画画像,写一写自己?应该说自己最了解自己,这次作文就来个“我写我”。你爱写什么就写什么,你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你爱出什么题目就出什么题目。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任教的学校每周都会安排两节连堂语文课,很多同事都会用来写作文,我也不例外。我的习惯是一周写,一周讲,这样就有充裕的时间看学生作文。每两周写一次作文,一个学期下来至少有七次作文训练,自认为较好地完成了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每次写作之前,同事之间都会打听:你明天写什么题目?大家会为了想一个好的题目而煞费苦心,也会为想出了一个好题目而欣喜不已。同事如果有好的题目,我会直接拿来用,或者稍加改动让学生写。一年又一年,习惯成自然,也就这样过来了。  相似文献   

15.
正学生升入六年级了,有一定的分析和表达能力了,我决定让他们写一写自己。上课了,我把一个"我"字写在黑板上,说"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写的作文题。最熟悉的人当然莫过于自己了"。学生的表情漠然,几乎没有反应。于是,我又在"我"字的后面加了"这个人"三个字,问:"这个题目怎么样?"问完,我用几种不同的语气读了这个题目。  相似文献   

16.
第一单元材料和主旨题目一:我的初一生活审题及写作指导:从整体看题目,这是要求写一篇反映学校生活,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题眼(即中心词)是“生活”,题眼前面有两个限制词语:写谁?“我”,第一人称。写什么时候的事惰?“初一”的生活。显然,这里的“生活”,不是指日常的穿衣吃饭,而是要求同学们回忆校园里的课内课外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7.
作文与作假     
暑假刚刚结束,去听了一堂五年级的作文课,题目是《记暑假里一件有意义的事》。印象中这个题目我在读小学的时候就有了,而且几乎是每年写一次,我当老师后也叫学生写了很多次。二三十年过去了,想不到我们的孩子还在写。作文指导课一般都是先引导学生审题,老师说,这个题目的要求是什么啊?五年级学生因为这样的题目写多了,自然不成问题,他们很快就抓住了题目的重点“:有意义。”老师说“:对,我们这次作文就是要写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暑假里做过的事情很多,哪些是有意义的呢?”这也难不倒学生,他们知道学习是有意义的,劳动是有意义的,拾金不昧是有…  相似文献   

18.
一、根据中学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特点激发写作兴趣带着孩提时代幼稚与童心的小学生刚进入中学时,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喜欢同教师敞开纯真的心扉,表达出丰富想像力。例如《我的老师》这样的题目过去可能写过多遍了,可能难以写出新意,我就把题目改写成《老师的》。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活跃起来了,纷纷拟定提纲,如老师的皱纹、笑容、眼睛等,抓住重点来写,果然写活了老师的形象。二、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获取写作素材是作文教学的关键。对一个初中生来说受年龄、生活经验、观察水平等局限,不可能时时留意生活中发生的事。因为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许…  相似文献   

19.
啼笑作文     
这一次作文,我布置学生们写《三十年后的我》,一个极为普通的题目。卢同学这么写: “二十九年后,我是一个大作家,获得了无数奖项……”我想,嗯,有野心。谁知他接下去笔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生活琐记》是一篇新教材,选自《人民文学》一九六一年七、八月号合刊。作者川岛。该文适合初中学生阅读,对他们的思想和写作都有较大的帮助。我指导学生阅读这篇课文时,他们思想很活跃,提了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的有下面五个。 (1)这篇课文的题目叫“琐记”,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细小零碎的事情呢?这些琐事都是微不足道的吗?“琐记”之前的“生活”二字能不能去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