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指导学生读整本的书"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一贯的主张。让学生爱上读书,读得轻松,读得入味,"方法"之中有学问。毕竟读一本书不同于读一篇文章,"读整本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读整本书"使学生的阅读心理更加专一,"读整本书"可以培养各种读书方法如精读、略读……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9,(63):22-23
在语文教学中,"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运用"全班共读"的形式能有效落实整本书的阅读,这种形式从"激发阅读兴趣、制定阅读计划、指导阅读方法、开展课堂交流、组织专题活动"的五个步骤来步步推进,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整本书共读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叶圣陶老先生也曾发出过这样的质疑——"试问,养成读书的习惯,不教他们读整本的书,那习惯怎么养得成?"由此可见,整本书共读不仅是势在必行,更是能给学生带来思维的训练,养成  相似文献   

4.
正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所谓语文能力读为先,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可见,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广大教师就必须重视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思考、去感悟、去品味、去内化。以下  相似文献   

5.
学语文要多阅读,善阅读。要让学生有读书时间;要设法让学生明白,读书既有"有用之用"还有"无用之用";要让学生觉得读书有趣、好玩,而不是用考试逼迫学生,用"有用""利诱"学生。教师的推荐阅读最好和所学课文结合起来,显得不刻意,效果会更好。善阅读,应该包括读什么和怎么读两个方面。阅读的选择,需要眼光,所以教师推荐的书一定要是高品质的,做到语言规范、境界高。怎么读不仅指阅读方法,还包括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1,(A3):34-36
"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实施课外阅读提出的教学建议。那如何推进有效的整本书阅读,如何正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提高阅读基本素养,就需要教师对导读课进行琢磨和研究。文章尝试运用一张张阅读单贯穿整节导读课,引领学生读之有趣的同时,做到读之有味。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阅读是中学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方法,可以采用三点做法:首先培养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读书。其次上好阅读课,使学生"个性"读书。最后,加强方法指导,使学生会读书。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相似文献   

9.
赵艳虹 《甘肃教育》2020,(4):110-110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读整本的书已被提上语文教学的重要日程。下面,笔者就从单篇精读、群文阅读走向整本书阅读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为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尝试进行了拓展式课外阅读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语句都透露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如今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却不容乐观,原本该属于学生的阅读时间被电视、电脑、辅导班所霸占,要扭转这样的局面应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教给正确的阅读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运用恰当的评价手段给予激励,真正做到"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好读书",让阅读成为学生每日必备的"营养餐".  相似文献   

12.
正陶行知先生说书是人类的朋友,我们的语文教育要非常重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更要让学生爱上读书,让书成为他们终生的朋友,让阅读伴随他们生命的始终。实施"开放阅读"以来,我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所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写,慢慢地爱上读书。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课外阅读的本义在于开阔视野、丰富积淀、潜移默化、愉悦心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对大家而言,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同时首次提出了小学生在小学阶段,阅读超过145万字的标准。不难看出,在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占有者相当重要的位置。在现实中,往往事与愿违,现在的学生普遍离阅读越来越远,读书越来越少,甚至出现学生在心理上惧怕读书,应付读书的现象,体验不到读书的快乐。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的课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要求。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阅读量少,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读书呢?一、激发阅读兴趣,使学生爱读书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也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这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为学生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学校通过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浓郁读书氛围;开展多样读书活动,培养浓厚阅读兴趣;建立评比激励机制,促进读书活动深入;发挥家校互动作用,共享亲子阅读乐趣,让学生"有兴趣读、有好书读、有时间读、有能力读",引领学生走进书香的世界,做有根的人。  相似文献   

18.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整本书阅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小学高年级正是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形成一定阅读能力的关键期。那么就小学高年级而言,整本书阅读究竟有哪些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自身实践,笔者谈谈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建构策略。一、立体推进:"共读"与"漂读"相结合,辅导与  相似文献   

19.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样一句铿锵有力的名言,把读书的内涵诠释得淋漓尽致。小学生为什么要读好整本书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其中第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20.
"读书足以怡情,读书足以传彩,读书足以长才。"这是培根关于阅读的名言。"会读"就是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现在学生要读的作品实在是太多了,这就要求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是要给学生制订阅读计划。计划内容包括阅读的书目、可利用的时间、自检方式三部分,并根据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