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高校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签约率不高,原因之一是只强调个人竞争,不注重相互之间的合作。因此,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注重在合作的基础上开展有序的竞争。认识到这一点。有利于学生成功走向社会,提高签约成功率,从而取得“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耳听八方     
《潇湘晨报》和红网联合针对2006年普通高校应届本、专科生的调查显示,已签约的学生中,签约月薪在1000元以下的占了13.1%.1000~1500元的占了34%;而暂没找到工作的学生,30.7%认为自己第一份工作月薪应该是1000~1500元。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堂阅读指导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数学课堂阅读指导策略山东曲阜师范大学邵光华人们逐渐认识到强调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对其终生发展的重要性,不论什么课堂教学模式,总少不了给学生一定阅读教科书的时间。但是,目前数学课堂阅读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很多教师仅是走形式,并没...  相似文献   

4.
“什么叫‘心急火燎’?‘热锅上的蚂蚁’是个啥滋味?此时此刻,我们这些没签约的大四的学生体会得最深!”一位毕业生的感慨道出了众多未签约同学的心声。怎样才能摆脱这种尴尬的困境?作为从事就业工作多年的“旁观者”,想就同学们关心的问题提几点建议,希望能给未签约的同学“指点迷津”。 首先,不要乱了阵脚。几个月的求职奔波,至今工作没个着落,心中的烦躁和焦虑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一味任着性子去气急败坏或心灰意冷,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铸成大错。在这关键时刻,最要紧的是保持清醒的头脑、镇静的心态。如果自己首先乱了阵…  相似文献   

5.
在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并采取措施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但是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很多老师都没认识到其重要性,或者是认识到了重要性,却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本文提出了几条提高农村中学阅读能力的措施,希望能够改善农村中学英语学习状况。  相似文献   

6.
教育减负问题已经讨论很多年了,我们都认识到减负势在必行。但如何减负?为什么学习成了负担?学生真正的负担是学习任务的繁重吗?我们稍稍留意就会发现,一些平时学习优异的学生可能并没感到学习是多么大的负担,更多感到的是学习带给他们的快乐;相反,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平时的学习任务再少,他们也可能不愿意去完成,学习对他们来说意味着繁重与艰难。这不能不让我们去思考教育减负的内涵和真正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体育课堂要改变传统观念,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注重学生自己构建知识技能体系,强调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深深认识到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结合我区课堂教学效益年和我校全方位进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8.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无论课堂还是作业,学生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的可能是我们再三强调的,有的可能是我们意想不到的。面对学生暴露的错误,我们是否认识到这些可能会成为教学资源呢?如我教学圆环的面积时,课堂上就有这样  相似文献   

9.
吴芳 《天津教育》2004,(7):25-25
上课的预备铃声刚响,我便推开教室门,走进去准备上课。瞧瞧黑板,上半部分没擦,下半部分没擦干净。不知是哪位学生值日,如何让他和同学们认识到要把应该做的事情做好呢?我忽然想起了这样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0.
张向阳 《湖南教育》2004,(12):21-21
语文是人文学科,这点谁都不会否认。因为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都在强调这点,即使它在现实的解读中已完全沦落为应试的工具,但教师们还是将其视为完全的人文学科。数学是人文学科吗?好像还没见过肯定的回答。就是代表先进教育思想发展方向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是这样写的:“数学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个性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个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它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并不否认“全面发展”。个性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素质在各方面都达到或超过基本标准后,再求得某些方面的专门性、特长性发展。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创新人才。强化个性教育,就是要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不否认和忽视个性差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每个学生相对他自己而言最好的个性发展。这是创新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条件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差点儿+没+VP"格式辨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羡余成分“没”产生的原因是语法化中的强化机制,羡余成分“没”出现在不可能或不希望出现的语义背景中,起到强调事情没有发生的作用。羡余成分“没”是一个焦点标记,强调了不希望或者不可能的事情几乎发生而没有发生,其中“惋惜”“庆幸”不是“差点儿”格式本身的语义,是格式使用时的语境义。  相似文献   

13.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无论课堂还是作业,学生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的可能是我们再三强调的,有的可能是我们意想不到的。面对学生暴露的错误,我们是否认识到这些可能会成为教学资源呢?如我教学“圆环的面积”时,课堂上就有这样的一个小插曲。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学生学好语文,适应将来社会需要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呢?首先,教师提高认识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前提。教师应该认识到,现在的学生将是21世纪的建设者、国家的栋梁之材。即使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如果没有好的语文基础,没  相似文献   

15.
在多年的工作中,我深刻地认识到情感在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把情感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强调学生的品质培养,强调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的过程,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无论课堂还是作业,学生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的可能是我们再三强调的,有的可能是我们意想不到的.面对学生暴露的错误,我们是否认识到这些可能会成为教学资源呢?如我教学"圆环的面积"时,课堂上就有这样的一个小插曲.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小学科学课强调“以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教学,确实把握了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提高了教学质量。但在很多实验教学公开课中发现,教师出示的“友情提示”“温馨提示”或“实验操作步骤”都是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学生有时还没看清与领会就开展了实验活动。这是教师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所隐含“程序性知识”重要性的表现。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将知识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18.
在国与国的关系中,诸多例证表明暂时的妥协退让不失为一种可行之策。茅海建先生在《天朝的崩溃》中也多次提到“清朝迎战必败,应当尽早与英国缔结一项对其相对有利的和约”,并以日本为例证明其观点的合理。但实质上,当时的中国不是当时的日本,面对西力冲击,作为封建王朝的清政府无外乎沿用传统的两种对外政策:剿夷和抚夷。琦善的早签和约则是后者的体现。而所谓琦善签约,不如说是道光签约。此等中世纪的外交思维与学生的幻想差距甚大。  相似文献   

19.
一、当前不和谐师生关系的表现1.压制——抗拒型传统的师生关系,强调的是“师道尊严”,强调外部环境和力量对学生的作用与影响,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被动载体,否认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这样的压制下,往往就形成逆反心理,对教师的教育采取抗拒的姿态。  相似文献   

20.
下午第一节课,我刚进班就发现班上学生有点“怏”,精神状态普遍不是很好。学生可能是刚睡完午觉头脑还没完全清醒过来,也可能是期中考试刚结束正处在心理调整期。不管原因如何,现在要紧的是让他们振奋起来并在今后以饱满的干劲投入学习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