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该文通过方案比选确定了承台深基坑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技术,并详细介绍了桥梁承台深基坑钢板桩围堰施工技术。在一般河道承台深基坑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技术节约成本、施工周期短、拆除方便、可以多次周转使用,能很好地保证承台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
静压预制桩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含量较高的深基础类型。保证预制静压桩的施工质量就必须熟悉预制桩的预制、测量定位、压桩、接桩再压桩、送桩及试桩的全过程。准确的定桩位,正确的读取压力表和精确的压力换算是压桩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因此,本文就工程实例对静压预制桩的施工过程、测控方法和质量问题的预控作一个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石灰搅拌桩对软基加固的机理分析及相关工程实践,重点介绍石灰搅拌桩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以及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等。  相似文献   

4.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州市建工大厦工程基础施工中,采用超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桩),打桩前需做好桩锤、桩架选择,确定管桩龄期,打桩过程中插桩、锤打、接桩、送桩均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该工程中PHC桩所具有的单桩承载力高、桩身耐锤击性好、穿透力强、造价便宜等特点均得到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详细地阐述了夯扩桩的施工机械、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技术措施、质量保证措施等情况。  相似文献   

6.
在河道中采用满堂支架法现浇连续箱梁箱梁,一般采用钢管桩和贝雷片作为支架基础,可以有效避开洪水对施工的影响,使结构安全度汛.本文结合实例,介绍钢管桩贝雷片作为支架基础的方案设计要点、结构计算流程和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因人工挖孔桩施工时工人在井下作业,劳动务件差,安全事故多。本文探讨在施工时应注 意的事项,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分析CFG桩(Cement Flyash Gravel Pile)加固软弱地基的作用原理、适用条件、加固效果的检验方法,并列举加固地基的工程设计施工实例,目的是推广CFG桩在普通工业、民用建筑软弱地基处理中的使用,在保证建筑物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9.
应用计算机技术分析、解决大坡度褥垫层现场施工问题,保证CFG桩复合地基承载模式,为同种结构的CFG复合地基中带坡度褥垫层的施工提供经验借鉴.根据具体工程实例,运用AutoCAD和Excel计算机技术对核心筒结构筏板基础处的施工方法进行详细地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0.
钻孔扩底灌注桩在桥梁基础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钻孔扩底灌注桩在某桥梁基础中的成功应用,对钻孔扩底灌注桩的成桩原理进行了相关的阐述,为确保钻孔扩底灌注桩桩端扩大头的施工质量,根据其自身特点,提出采用传统的钻孔取芯法进行检测,并针对工程应用情况进行了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11.
振动沉管桩以其成桩效率高、承载能力强、超径系数小、成本低、桩长控制灵活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它的施工工艺复杂,稍有疏忽就会导致各种施工质量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一简单的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防止方法和改善施工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作为一门新型的地基加固技术,由于其提高承载力幅度大、施工简单、造价低等优势,已经在内陆城市广泛应用.通过对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在《烟台三高校科技园职业培训中心项目》工程中的应用,着重对复合地基设计方案、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了这一地基处理技术在沿海含淤泥质弱土层中的适用性,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胜利油田近几年保滩促淤湿地保护实验工程及海堤防护工程的研究和实施,研究并实施了适用于滩海及浅海域和水上管桩沉桩施工工艺,为该区域管桩的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冲击成孔灌注桩成为当代高层建筑中优先选择的对象,但是冲击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十分特殊,有的桩在冲击的时候容易出现坍塌的现象。在灌注过程中该项技术还有一定的不足,在冲击成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把握质量控制要点,对提高建筑物的质量是有一定帮助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针对大直径超长群桩的有效桩长进行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 采用极限承载力控制法,对竖向荷载下不同布桩形式的大直径超长群桩基础的有效桩长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有效桩长随桩数的增多而增大,随桩距的增大而减小;桩数增多,有效桩长对应的群桩的极限承载力降低,桩距的变化对有效桩长对应的群桩的极限承载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桩土接触面特性的实验测定及分析,论证了桩周摩阻力发挥与桩侧正应力及桩土间相对位移有关,提出了单桩在轴向荷载作用下荷载传递规律的理论分析方法,理论分析与渗水力土工模型试验对比表明,在桩的工作荷载范围内,只要参数选取恰当,理论分析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阐述长短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思想,在深入探讨长短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基础上,针对长短桩复合地基中桩、土、垫层相互作用特点以及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计算方法,探讨在进行设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并对设计中有关设计参数的确定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工程桩端扩张压力,对现有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文章根据静压桩贯入机理,分析了静压桩的贯桩过程;并在模拟桩体贯入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半无限圆孔扩张的压桩静力平衡方程,求得了弹性条件下桩端扩张压力的理论解答,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桩端扩张压力与压入深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深度探求三体势的运动机理,服务于健身和竞赛需要,为教学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肌电测试系统对17位形意拳练习者的形意拳三体势单重桩和双重桩站桩过程中sEMG变化情况进行记录。结果:单重桩右腿承担体重的贡献率占72%,双重桩右腿贡献率占60%,三体势桩功均在40 s后就开始出现主要肌群的疲劳,有明显抖颤感。结论:验证了传统意义上的前4后6式肌肉用力分配的三体势,更多的是指双重桩,而前3后7式的肌肉用力分配为单重桩;单重桩和双重桩主要锻炼肌肉无明显差异;单双重桩贡献率最大的两块儿肌肉都是后支撑腿的股外、内侧肌;双重桩前支撑腿的股外侧肌肉负荷稍大于单重桩;单重桩后腿的贡献率占72%,双重桩后腿贡献率占60%;相同条件下单重桩对腿部的刺激深度大于双重桩,有利快速出功;双重桩两腿承重比例有利前后的稳定性。动作姿势正确的条件下,三体势桩功练习时机体产生疲劳的时间阈值为40 s。  相似文献   

20.
用低应变法检测嵌岩桩 ,若桩底出现明显同相反射 ,多数因桩底缺陷引起。而区分是桩还是持力层的缺陷 ,主要看反射的起跳时间在 2 L/ C之前还是之后。当桩的变径及入岩反射对测试影响很大时 ,应进一步用钻芯法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