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民生问题并不是近年来才出现的,在古代就有思想家在向统治者建言的过程中提出“民生”这个问题.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也曾明确提出过“民生”,并且将它作为自己的革命纲领之一.直至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民生“问题依然是中共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毛泽东于1925年12月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篇文章,它里面所包含的一系列的关于民生的思想成为了我国民生理论的基本的雏形.另外,毛泽东还在革命和建设中将自己的民生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从而为我国形成完整系统的民生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这对于我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以及在革命胜利后建设新中国乃至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白明 《华章》2010,(18)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水平需求的提高,民生问题在我国社会越来越突显出来,解决民生问题已经成为党和政府的首要问题.民生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但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和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民生的内涵具有时代性.在今天,它指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发展权、享受权,体现在人民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中.文化民生则是最富时代特色的民生新内涵.当前,民生问题还面临着严峻的现实困境,而这恰恰是我们进一步改善民生的出发点.改善民生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原则.只有动员包括政府、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力量,才能真正解决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时期,多元利益主体和多元矛盾冲突是其基本特色.多元社会要求公共政策需要确立多元价值目标的取向.针对转型时期,我国政府面临的社会群体分化、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保障政府与公众的沟通取得实效,本文特将公平正义、以人为本、人民主体性以及民生幸福等价值元素贯穿于政策过程中并予以内化.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作为"现实的人"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是以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为本,即以"民生"为本.民生是具体的历史的,因而把握以人为本的具体内涵要从一定的历史境遇出发作具体分析.民生的根本是利益,因而以人为本的根本内涵说到底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就要将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谋发展、促发展的要求与当下条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试论中国共产党的民生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民生的忠实维护者和代表者,从她诞生直到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将民生置于科学发展观之下,寓于和谐社会之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握民生脉动的追求及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民生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党和国家愈来愈把妥善处理民生问题当作提高党执政能力的试金石.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是解决发展中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是从根本上解决好民生问题的方法论,能否客观秉承其核心理念并有效运用,是关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能否得以体现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社会建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本质、价值取向和具体体现。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也是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重大课题。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是我国社会建设的基本理念,它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而且还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为基础,维护社会稳定为保障,以共同富裕为原则,三者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兴起的民生新闻,以其平民视角、贴近民生、民本意识等亲民特点博得了百姓喜爱,一直都有不错的收视。而“人文关怀”也被认为是民生新闻的核心。本文分析指出如今多数民生节目存在人文关怀不足和缺失的状况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最后得出结论,如果民生新闻想继续如刚出现时顺利的发展,如果民生新闻想赢得稳定或者更大的收视市场,就必须继续加大“人文关怀“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兴起的民生新闻,以其平民视角、贴近民生、民本意识等亲民特点博得了百姓喜爱,一直都有不错的收视。而"人文关怀"也被认为是民生新闻的核心。本文分析指出如今多数民生节目存在人文关怀不足和缺失的状况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最后得出结论,如果民生新闻想继续如刚出现时顺利的发展,如果民生新闻想赢得稳定或者更大的收视市场,就必须继续加大"人文关怀"的力度。  相似文献   

11.
刘淑青 《德州学院学报》2008,24(1):15-18,47
池莉的新作《所以》,延续和深化了她在平凡的人生呈现中挖掘人性和生活本质的艺术特色,以自身敏感的女性体验为导向,立足于平凡而又艰难的现实生活,揭开纷繁复杂的生活表层、人生矫饰,直逼生存的自然状态和人性的粗鄙,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主意识的增强,生命越来越被敬重。民生新闻成为新闻传媒报道的重点,成为学界研究的对象。本文透过汶川特大地震的报道,归纳分析报道的内容,阐述民生新闻的时代新视角,得出结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应成为民生新闻报道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哲学与经济学的联姻,人的本质不再从单纯的理性思辩去思考。通过对人的本质、技术的本质的剖析,阐述了二者的密切联系技术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表现形式。技术的发展于人的本质的发展无愧于一把双刃剑。惟有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趋利避害,人的本质的发展方能被推至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诗经.齐风》形象展现了西周初年至齐桓公称霸前齐人的民俗生活:一、齐人以渔猎耕种为主要生产方式,获取生活资料;二、齐人的服饰讲究,居住条件良好,交通较为发达;三、齐人幸福美满的恋爱婚姻生活;四、齐人在日常生活中有尚侈习俗。  相似文献   

15.
羌族歌谣的分类及其社会文化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羌族歌谣是羌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按羌族歌谣的内容对羌族歌谣进行分类,进而揭示出羌族歌谣在羌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所起的社会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认为,作为社会主义民主重要组成部分,扩大人民的民主权利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要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其二是要扩大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扩大人民的民主权利需用“小民主”,不能用“大民主”。  相似文献   

17.
王乃圣 《德州学院学报》2005,21(5):16-19,15
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民本"思想不仅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远见卓识的前瞻思维,而且还积极继承、吸收了中国儒家"民本"思想中的许多精华,其价值取向是对唯物史观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的发展和创新."三个代表"的民本思想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包括人民本位论、人民主体论、人民民主论等方面.这种民本思想实现了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实现了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理论的合乎逻辑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在新的历史高度和认识高度 ,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与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与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与不断满足人民利益需要、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重要方面 ,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新思想 ,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主体的基本原理 ,赋予了人民主体理论更加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 ,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丰富和发展人民主体理论的巨大贡献 ,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蛇信仰是包括闽都在内的整个闽文化圈的重要文化内容之一,从图腾信仰的两个标志来看,其性质显然是种族信仰。与此相联系,其文化内涵则主要包含了"创生"和"避灾、兴雨"两层意象,这些都是先民对蛇神化的自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在一个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时代,教育与人的生存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人的本真存在的角度分析了教育面临的危机,并为危机的解决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