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宋词人王奕(1190—1262)《沁园春·客山阳偕诸公游社康庄刘伶台醉吟》:“问漂母矶头,韩侯安在;钵山池下,乔鹊曾回?孝说仲车,忠传祖逖,忠孝如今亦可哀。”漂母、韩信是妇孺皆知的故事。而“钵山池下,乔鹊曾回”是什么意思呢?朱德才等主编《增订注释全宋词》(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乔鹊”注为“乔迁之鹊”(第四册第262页)。这显然有误。“钵山池”是江苏淮安“形若钵盂的岗阜”———钵池山,是道教七十二个福地中的第四十个,也是淮安古名“山阳”之“山”,淮安城就在钵池山之东南。《明一统志》卷十三:“钵池山,在府城西十五里,形如钵…  相似文献   

2.
位于今许昌市内的小西湖,原名“西湖”。湖水清彻透明,天光云影,映成诗情画意;湖边花柳掩映,湖里鱼戏莲藕,风景十分秀美。为历代文人墨客聚游胜地。东汉末邑人太邱陈寔与朗陵侯相荀淑父子,尝游于此。唐代曲环作镇许地时,因以其地导潩水潴之,丰其水源;宋莒公为守时,又起黄河春夫浚治之,扩其规模。其后韩持国作大亭水中,名曰“展江亭”;欧阳修于此建“欧阁”;苏轼、苏  相似文献   

3.
问岸:水是自由的,你为何不任其自流?岸说:无我,水即泛而滥。问水:你无拘无束奔流不息,又为何拍打河岸,排斥它的阻遏?水说:善即从之,恶即斥之。问自己:水与岸,人与规则,天平的两端何时才是平衡的时刻?远方撩起水与岸清亮的合唱——从于规则,却勿溺于。水是有思想的,它“择善而从”“不善而改”,终免误歧途,而到达理想境地。不依规矩,何以成方圆?正如弯曲的树苗需立竿的扶正,战车的轴轮需火的塑型。使若没有它们何来参天大树、车骑的前行?广而思之,人与人需要礼节的维束,家庭需要家规维系,整个国家、社会须用法律和道德加以管制,只有这样,人们…  相似文献   

4.
忆君 《良师》2010,(1):15-15
红嘴蓝鹊是一种体态美丽的笼鸟,体长约680毫米,是鹊类中鸟体最大和尾巴最长、羽色最美的一种,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青鸟。 前阵子在庐山景区,“神鸟”红嘴蓝鹊曾大发了一阵“神”威。  相似文献   

5.
隋代曾在乐山为官的赵昱 ,因治理水害 ,深得民心。在他死后 ,首先是地方民众将其“事为神明”,其后是最高统治者的利用和不断封赐 ,加之历代地方官的敬奉 ,更重要的是赵昱出身道教的背景 ,使其逐渐由一个世俗地方官变成了一个能降妖避害的超乎自然的“水神”。“水神”赵昱 ,不仅是乐山水文化的一部分 ,而且是四川乃至中国水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也说“明月别枝惊鹊”●重庆永川水绍韩宋代辛弃疾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对其前句中的“别枝”一词,名家所训分歧,致使句意不一。一、训“别枝”为“离别树枝”朱光潜先生云:“‘别’字是动词,就是说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  相似文献   

7.
喜鹊洗澡     
“鹊!鹊!鹊!”天才蒙蒙亮,喜鹊大娘就急匆匆地起了床。她看小麻雀还在傻乎乎地睡着,就说:“唉,贪睡有啥出息,跟大娘去洗澡,把身上洗得清清爽爽的,多痛快!你去不去?”小麻雀听说要洗澡,就爬起来跟喜鹊大娘飞走了。  相似文献   

8.
《成都文类》是南宋袁说友任四川安抚制度使时组织编撰的有关成都诗文分类纂次的总集,收录与司马相如有关诗文约三十篇,分为司马相如著作、汉宋间历代评议司马相如或凭吊其传说的遗迹之作、历代提及的司马相如之作三部分。司马相如“建节往使”、“略定西夷”,对中华文明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杨天惠、郑少微的《悯相如赋》或因北宋酷烈的党争而作,似有现实针对性。由汉至宋,历代诗文中言及司马相如者,多就其文采风流抒写,罕有言其政治建树者。  相似文献   

9.
同里,自宋代建镇,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其赢得了“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名。她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为五个湖泊环抱,由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镇中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同里镇有“三多”:名人多,明清建筑多,水、桥多。镇中  相似文献   

10.
鹊尾香炉     
敦煌壁画中的供养人双手或合十,或持莲花,或捧花盘、香炉,持物多种多样。其中有一种香炉,柄很长,今人不识其具名,实是古代的“鹊尾香炉”,因其形状长如鹊尾而得名。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卷7“鹊尾香炉”条云:“东坡诗有‘夹道青烟鹊尾炉’,按::《松陵唱  相似文献   

11.
随着7月1日的临近,香港这颗镶嵌在祖国南隆的摧灿明珠即将回归祖国。百年国耻,一朝得雪。然而,香港回归,历尽坷坎,多少仁人志士曾为之前赴后继,多少炎黄子孙曾为之魂牵梦绕。一百多年来,中国的历代政府也都有过使其回归的梦想,但终因政腐国弱、挨打受欺而成泡影。今天,只有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在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指引下,才能使香港的回归成为现实。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显现,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伟大理论,则是新时期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一、“…  相似文献   

12.
鹦鹉噪虎 女几之山,鹊所巢,有虎出于朴簌①,鹊集而噪之.鹦鹉闻之,亦集而噪.寒鸦见而问之日:"虎行地者也,其如予何哉,而噪之也?"鹊日:"是啸而生风,吾畏其颠吾巢,故噪而去之."寒鸦问于鹦鹉,鹦鹉无以对.寒鸦笑日:"鹊之巢木末②也,畏风故忌虎,尔穴居者也,何以噪为?"  相似文献   

13.
错字两例     
一、“鸠占鹊巢”不能误成“鸠占雀巢”《法制日报》1997年4月2日第2版载老文的文章,标题为《“鸠占雀巢”何时了》,这里“雀”系“鹊”之误。成语“鸠占鹊巢”最早出自《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  相似文献   

14.
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见《论语·为政》)。这是孔子对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的概括评价,历代奉为诗歌评价的标准和创作的原则,极大的影响着后世的诗歌创作。然而,历代对这句话的意义却存在着极大的误解。 “思无邪”一语,从后汉包咸解作“归于正”起,历代相因。朱熹《诗集传》说:“凡诗之言善者,皆可以感后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佚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说:“论功颂德,止僻仿邪,大抵皆归于正,于此一句可以当之也”按照这个解释,就诗的社会功用说,不管是“言善”、“言恶”,都可以“归于正”。如果就诗的内容说,诗有“言善”、也有“言恶”者。“言恶”就是“邪”。朱熹《诗集传》序说:“惟《周南》、《召南》亲被文王之化以成德,而人皆有以得其性情之正,故其发于言者,乐而不过于淫,哀而不及于伤。是以二篇独为诗之正经;自《邶》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承认“自《邶》而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论述了合提分承句的产生及历代学者研究的概况,然后详尽地分析了这种句式的各种不同类型、特点以及和一些曾使历代不少学者产生误解的貌似而实非的句子的区别。可上补前贤之不足,下启后学之思路,对古代汉语句法研究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6.
龚滩     
《教学随笔》2014,(9):F0004-F0004
龚滩是一个千年古镇,兴于唐、明两代,因当年这里的居民龚姓众多,故名龚滩。这里终日舟楫列岸,商贾云集,成了渝川湘黔的物资集散地,故又有“钱龚滩”之誉。龚滩镇位于重庆市酉阳西部阿蓬江与乌江交汇处的凤凰山麓,是乌江连接重庆的黄金口岸,有“重庆第一历史文化名镇”之称。  相似文献   

17.
张志公先生在谈到教学中的“精讲多练”时,以王之涣的绝句《登鹳鹊楼》为例来说明,他认为这首诗只要点一下“依”、“尽”二字的含义,全诗只需化十分钟讲解,其余时间让学生诵读、品味,达到融会贯通。张志公先生的意思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己自去登“鹳鹊楼”。学生能否登上“鹳鹊楼”?我曾对此诗作过试讲,回答是肯定的。先板书题目,对“鹳”字进行正音,再让学生看注解①对“绝句”的解释,注解②对作者和“鹳鹊楼”的说明。看完注解让一个学生朗读,又全班学生朗读。读后板书“依”、“尽”,让学生组成  相似文献   

18.
悟"空"     
道家老庄都曾借水的“柔”、“广”来说明其“大道”。老子曰:“江海所以能成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庄子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辩也者,有不见也”,是最为有效的清醒剂。儒家孔丘尝云:“君子和而不同”。释家菩提更是使人觉得:“菩提  相似文献   

19.
本文考证了莫高窟第 6 1窟五台山图中河北道从镇州到五台山线路之有关地名 ,确定图中“永昌之县”即历代之行唐县 ,并进而推断此图粉本当创作于后晋天福十二年 (94 7)。  相似文献   

20.
清代前期的佛山义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东佛山是我国明清时期四大名镇之一.它以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而名闻遐迩;其为赈灾而设的清代义仓,亦颇具特色.对于清代前期佛山义仓的性质和作用,曾引起学术界一些同志的注意,但大多未能与当时正在成长中的资本主义萌芽有机地联系起来考察,而对《佛山义仓总录》(佛山市博物馆藏)等重要原始材料也罕加引证,成为美中不足的地方.在此,本人不揣谫陋,微陈管窥之见.一 佛山义仓的建立佛山义仓建于清代乾隆末年,它是在乡绅们的筹捐下,承历代之制而建的.义仓之名起自隋.而关于积蓄备荒的思想,则早在《周礼》、《管子》等文献中已有记载.东汉时就有“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从而使“荒民获全”;北齐河清年间,又有富人仓,各出义租蓄积,以备水旱.此可说是义仓之端.至隋文帝开皇三年,度支尚书长孙平“见天下川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自此,义仓成制度化,为历代所沿袭.唐贞观年间,尚书左丞戴胄上言:“自王公以下,计垦田,秋熟所在为义仓,岁凶以给民”.太宗乃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