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小平青年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青年价值观是邓小平青年观的核心。邓小平认为,青年是革命事业的未来和希望,是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生力军,也是敌对势力与我们长期争夺的对象。探讨邓小平的青年价值观,无论对青年工作者正确地认识青年、研究青年、引导青年,还是对广大青年理性地认识自己,牢记党的重托,肩负起历史使命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世界观、历史观、真理观和价值观是紧密相关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有什么样的认识路向和思维方式,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对大学生进行正确世界观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前提。同时,世界观、历史观、真理观与价值观又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当前用邓小平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应当注意如下几个重点:第一,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本质观价值本质观决定整个价值观。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价值具有主体性、客观性和辩证性。邓小平的价值理论科学地解决了价值的本质问题,解决了价值的客观性问题。邓小平的价值观是以人民为价值…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青年政治价值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政治价值观把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争做“四有”新人,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报兴,作为当代青年唯一正确的政治价值目标和行为。邓小平的青年政治价值观是指导当代青年献身现代化实践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价值观,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对价值理论作出的新的概括。邓小平同志的价值观不仅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而且也体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改革开放伽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的新进展和新特点,反映了时代对哲学发展的要求与呼声。邓小平的价值观对当代人已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新的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候,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邓小平的价值观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  相似文献   

5.
中国几代领导人价值观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价值观思想之间是一脉相承的,是互动共进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发展,其核心是坚持生产力标准,其基础是坚持实践标准,其评价标准是增进人民利益。开展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研究对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理论概论”作为高校必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渠道之一.针对邓小平提出的“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观点,就邓小平理论教学中如何贯彻是要认真思考的.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价值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坚持和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批判和继承。邓小平价值观内涵丰富,是振兴中华的强大思想武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邓小平价值观中 ,人民利益标准、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标准 ,它们依次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根本价值手段和探求社会主义价值的根本途径 ,是邓小平价值观理论大厦得以构建的三个支点。全面理解这三条标准及其联系 ,是我们正确把握邓小平价值观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伦理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道德的利益关系、价值观、道德评价和道德教育等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1.
论邓小平的爱国主义思想宋俊安邓小平的爱国主义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爱国主义思想,对于当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四有新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  相似文献   

12.
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邓小平伦理价值观科学地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价值原则、价值目标和实现途径,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伦理基础,保证了正确的前进方向,指出了实现的方法。邓小平伦理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其灵魂。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引进国外智力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即体现了邓小平理论中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统一的鲜明特色。本文从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引智理论的哲学世界观基础、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邓小平引智理论的价值观前提和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是邓小平引智理论的方法论原则这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我国革命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继承发展,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群众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在集中阐述邓小平群众观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如何运用邓小平群众观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邓小平的价值观念中居主导地位的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邓小平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群众在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的共同富裕。与马克思和毛泽东的理想主义价值观相比,现实主义是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价值观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实践价值观;它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的基础。新时期,邓小平实践价值观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觉转向。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价值观以其社会性的价值原则,在理想社会目标、社会主体原则和价值导向等方面,集中了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愿望和追求。邓小平同志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新的视角,设定了中国现代化建设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内在关系,赋予社会主义价值观以新的时代内容。在我们沉痛悼念邓小平同志逝世,深切缅怀这一世纪伟人的丰功伟绩时,从这一视角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够更深切地感受这一理论所蕴含的小平同志的价值观倾向。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新的界定,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价值观是以人民为价值主体的价值观。从价值创造主体、价值评价主体、价值标准、价值实现手段、价值实现途径、价值取向多层次性等六个方面分析邓小平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价值观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价值观贯穿了他所有的思想理论,且独具特色,并正深深地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所以,研究邓小平的价值观,是展示其理论风采,领悟其思想精髓的一把钥匙。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邓小平的价值观得以形成和确立价值观是人所特有的应该希望什么和应该避免什么的规范化见解。它表示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态度,是人所具有的对于区分好与坏的根本看法。20世纪以来,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由理论进入实践阶段,同时也进入了对这种思想、理论进行检验、评价、反思的阶段。邓小平具有深刻的历史意识。他认为,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政治哲学是政治学和哲学的交叉学科,其基本范畴包括政治价值、政治国家观和政治理想。政治民主、政治稳定、“四项基本原则”、“三个有利于”是邓小平的政治价值观;依法治国、“一国两制”、“多党合作”是邓小平的政治国家观;政治体制改革、制度建设是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贯穿在邓小平的这些政治哲学基本范畴中的灵魂是发展主义,其政治哲学思想从本质上说是发展主义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