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版社的企业形象在现代管理学中称为"企业识别系统"(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它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标志和特征构成的系统,包括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三个子系统.  相似文献   

2.
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内在精神和外感形象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犹如一个人的精神风貌、仪容、气质,国外简称CIS,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缩写。CIS由理念识别系统(MI)、行为识别系统(BI)和视觉识别系统(VI)组成。MI即企业的经营方针、经营意识、价值观念、精神文化、社会心理等等。BI指企业的服务环境、员工素质及其工作方式和行为方法等方面。VI包括企业的标志、名称、标准字、标准色、象  相似文献   

3.
CIS (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意为企业识别系统,由企业视觉识别VI (Visual Identity)、企业理念识别MI(Mind Identity)、企业行为识别BI(Behavior Identity)三部分构成.具体来说,是指企业通过市场行动向用户不断传达和渗透企业的内在文化和外在形象,从而形成和用户之间稳定的联系.①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品牌塑造越来越重要,传媒领域也纷纷引入CIS理论.下面从CIS视角以人民日报客户端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陈捷 《传媒》2014,(10)
正在纸媒衰退、影响力日渐式微的大环境下,报纸的版面特色化无疑成为市场的"卖点",报纸版面不断推出一些具有特色的视觉传达效果成为吸引读者关注的要素之一。如何让报纸具有特色的视觉效果?就是在全球化模式挑战下,每一位传媒工作者要有自己独特的品牌视角,要运用CI(企业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简称)和VI(视觉识别系统的简称)的创新理念,让报纸的整体构思走上"视觉形象识别策划"的道路。CI与VI理念进入传媒行业CI作为一种融合了企业精神、企业文化、企业经营、企业品牌的综  相似文献   

5.
CI,是英企业形象识别(Corporate Identity)的简称,中国台湾CI设计权威林磐耸对其定义为:“将企业经营理念与精神化,运用统一的整体传达系统,传达给企业周边的关系或团体(包括企业内部和社会大众),并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和价值观。”具体地说,  相似文献   

6.
塑造综合档案馆的文化形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导入CI系统入手 ,论述了综合档案馆的文化形象建设。第一部分主要结合CI系统视觉识别的规则 ,论述了综合档案馆环境设施的文化建设 ;第二部分主要从视觉识别与理念识别的结合上 ,论述了实现档案文化传播功能对塑造综合档案馆文化形象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主要是结合行为识别的规则 ,论述了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的文化素质 ,是塑造综合档案馆文化形象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以计算机网 络通信技术、多 媒体技术为标志 的高新技术的发 展,特别是最近 Internet在全球 的飞速发展,使 出版领域面临着 一次新的技术革 命。作为出版物 生产制作基地的 出版社,在管理 和运作模式上也 面临着数字化、 网络化、自动化 的电子出版新时 代的挑战。 一、当前我 国出版社的管理 现状 出版业承担 着构建人类文明 的重任,属知识 密集、人才密集、 信息密集型产 业。出版社作为 精神文化产品的 规划、组织、生产 基地,其运作、管 理也是一项非常 复杂的系统工 程。当前我国的 出版社规模大小 不一,经济效益 也相差…  相似文献   

8.
周志新 《编辑学报》2011,23(6):479-481
简要论述企业识别系统(CIS)在科技期刊发展中的作用,如有利于提升竞争力和形象、增强凝聚力等,同时从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3个方面分析CIS在科技期刊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9.
正品牌标识是标志识别系统的简称,隶属于企业识别系统CIS(corporate identitysystem)设计中VI的范畴。CIS由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组成,是一种品牌竞争战略,也是出版企业进行品牌竞争的重要方式。视觉识别系统(VI)是理念识别与行为识别的表现方式,结合大众意义上的VI定义,我们可以知道网站的品牌标识涉及到网站标志、标准字、标准色等元素及栏目设计和整体视觉效果。2013年12月CN-  相似文献   

10.
黄海光 《视听界》2004,(2):88-88
“CI”原意是企业识别,指凭借标准字、标准色等识别手段,将企业的个性鲜明地传达给外界,使外界产生区别于其他企业的固定形象。“IC”系统基本上包含三项要素, 即:理念识别,简称MI,企业的经营理念,理论识别是CIS 的核心;活动识别,简称BI,以经营理念作为动力之源,系统规划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教育,以及对社会的赞助和公关活动等等,视觉识别,简称VI,通过策划组织化、系统化、具体化的视觉议案,运用视觉、听觉系统传播给社会大众,使企业经营理念具体化、生动化。作为CI包装策略的核心,理念识别即经营理念的确立,尤其重要。从上个世纪末开始,自CCTV到各省市电视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传统的市场营销学基本原则是:成功=4P,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促销(promotion)和渠道(place)。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这个公式已经不够精确了,随着出版物的多样化和竞争的加剧,出版社形象变得更为重要。市场营销成功的新方程应该是:成功=形象+4P。这个公式将形象感受(perception)提高到与产品、价格、促销和渠道同样的级别高度,是一种5P市场营销理念。一直以来,人们普遍把出版社的品牌作为出版社形象的全部,这是很不全面的。所谓出版社的形象是多侧面、多层次的组合,是社会公众对出版社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认识和评价。它包括构成出版社的全部视觉要素、文化要素和行为要素。  相似文献   

12.
浅谈出版社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北大方正集团出版系统工程公司林家乐以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为标志的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最近Internet在全球的飞速发展,出版领域面临着一次新的技术革命。作为出版物生产制作基地的出版社,在管理和运作模式上也面...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美国大学出版社中具有代表性的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和拥有全美较先进的在线写作实验室的美国普度大学及其出版社出版标准知识普及的研究分析发现,美国的学术出版标准执行是一个多维度立体空间,其运作模式可为我国出版标准的执行体系与模式构建提供价值性参考.  相似文献   

14.
出版自由     
《现代出版》2013,(3):40-40
根据中国学界对出版自由的理解,出版自由是指公民(包括政府机构)既可以依法设立和管理出版社,也可以通过公开发行的出版物,包括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自由地表达自己对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见解和看法。出版自由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著作自由,即公民有权自由地在出版物上发表作品;二是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而设立与管理媒体机构,即报社、期刊社、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和电子出版社的设立与管理。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需不需要CI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I(Corprate Identity企业形象识别)在商品经济发达的现代社会里,已成为社会团体特别是企业塑造形象、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策略。在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厂家在逐鹿市场中渐渐醒悟道:CI是一种最时髦、最有效的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16.
王纯 《新闻世界》2008,(11):34-34
视觉识别(VI)是CI的静态识别,它透过一切可见的视觉符号对外传达使用者的运营理念和服务内涵。它是CI设计中最直接、最有效地建立使用者知名度和塑造使用者形象的方法。《安徽广播电视报》在近几年建立了完整的报纸VI系统。通过市场检验,起到了良好的推广与识别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导入CIS塑造图书馆形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书馆导入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有利于强化人们的图书馆形象意识,更加深刻地认识图书馆.它包括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8.
张晓  孙伟 《兰台世界》2008,(10):14-15
本文借用企业形象战略(CIS)理论,分别从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三个方面探讨了新形势下高校档案馆形象塑造问题.理念、行为和视觉识别系统的结合和应用,必将促进高校档案馆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新闻     
我国传媒CIS现状及建设 CIS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缩写,它包含企业理念识别(MI)、企业行为识别(BI)、企业视觉识别(VI)、企业听觉识别(HI)四个部分。其中,最外在、最直观的部分是VI,一般意义上的CI指的也就是视觉识别VI,它通过组织化、系统化的视觉方案,传达关于企业的各种信息。对媒体来说,主要包括:报头、报徽、主要字体、台标、标准字、标准色、象征图形、吉祥物等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概述大学出版社的职责和使命,阐明主题出版与学术出版的辩证关系;分析大学出版社有高度、有温度的主题出版实践,说明大学出版社在学术出版的主题化和主题出版的专业化、大众化方面可有所作为;最后提出大学出版社进一步做好主题出版的几点建议,包括寻找主题出版与学术出版的结合点、物色具有专业积淀的主题出版物作者和以学术类主题出版引领主题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