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福柯通过对18世纪以来的学校教育中的规训权力及规训技术的系谱学考察,揭示了学校规训教育的发展历程,指出现代学校是一个典型的规训机构,既规范人的行为,也规训人的精神,其在使学校教育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同时,也给学校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福柯通过对18世纪以来学校教育中的规训权力及规训技术的系谱学考察,揭示了学校中规训与惩罚教育的发展历程,指出现代学校是一个典型的规训机构,既规范人的行为,也规训人的精神。规训与惩罚教育在使学校教育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同时,也给学校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相应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毕立立 《考试周刊》2013,(49):171-172
现代学校教育中存在着规训的事实和追求自由的目的之间的矛盾。自由是教育实现个体发展的基本追求,在学校管理中规训无处不在。受教育者的主体自由在规训中被消解,自由的权利和主体的发展在规训中被压抑。  相似文献   

4.
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独辟蹊径,其规训权力在教育中的蔓延,使得规训教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特征。规训教育在学校中的成功运作显然应归功于规训技术的隐性实施。规训教育的内隐化、扩大化及其劣根性注定学校教育要向教化性教育转变。  相似文献   

5.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中提出,规训有四种基本方式、三种核心手段和一种机制。四种基本方式是空间分配、活动控制、创生的筹划、力量的编排,这是规训的"微观技术";三种核心手段是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检查,这是规训的"宏观手段";一种机制是全景敞视主义。现代学校教育是一种规训教育,通过对学习空间、时间的分配与管控,"活动"控制及以"检查""考试"之名落实规训等手段得以体现。规训教育导致教育理想的散失、人的物化及师生关系紧张化等后果。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学术研究倾向和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使福柯关注知识—权力问题,以谱系学的研究方法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权力—知识观,认为权力和知识是并生共存的关系:权力产生知识,制造知识,规定知识,裁判知识;知识助长权力,增效权力,捍卫权力。并在此基础上,细致研究了学校教育中的"规训"现象,指出学校就是一个规训机构,学校教育是一种规训教育,无声地控制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7.
规训是福柯对其权力——知识理论建构的中心词。学校是规训技术的最初起源地之一,教育活动利用规训技术对学生的行为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对学生行为实施的这种管制不是压制性的,而是借助于一套与正常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标准和价值以及标榜着仁爱和科学的知识网络而发挥其作用。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和检查机制等规训技术在课堂领域有其适用性,并发挥着一定的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璐玭 《时代教育》2009,(7):213-214
后现代思想大师福柯在其<规训与惩罚>一书中揭示了现代社会赖以组织和生存的政治技术--规训,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和规训与惩罚有关的政治、权力等方面的问题.而伴随着现代社会规范化教育的是一系列新的规训手段与惩罚手段.本文将结合福柯<规训与惩罚>中的操练驯顺的肉体的方式及规训的手段两方面的理论来审视现代教育中的规训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在福柯的研究中,学校不单是知识传授的教育场所,更是一所典型的规训机构,是权力运作的重要场域。身体与时间不再仅归属于个人意义,微观权力将身体与时间置于学校的统整中,成为学校规训教育的客体实在与策略。在精细训练的身体与严格控制的时间共同的耦合作用下,学校规训教育的图景形成,学校教育出现了对身体的漠视与遮蔽、对时间的割裂与挤占以及对个体的惩罚与规训的教育异化现象。学校教育由规训走向关怀的可行之路是:关心身体,坚持育人为本的学校教育价值观念;关照时间,构建多样灵活的学校教育管理机制;关怀自我,实现体贴个体的学校教育生存美学。  相似文献   

10.
在福柯权利观的演进中,《规训与惩戒》一书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它所提出的“规训权力”概念,使人们可以透过具体而细微的日常生活现象,深刻洞察现代社会各种组织建制具有的同构的规训性这一普遍特征。其中,福柯对学校教育与规训权利演进关系的反复描绘,也一再凸显出学校在型塑现代规训社会中所发挥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规训权力是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福柯所提出的一种权力理论,它通过对动作、举止和态度等诸多方面进行观察、监视、检验、分类和规范以达到严格管理的目的.福柯向世人揭示了监狱、精神病院以及学校等皆是规训权力运作的场所.在教育领域内,师生冲突凸显了学校规训权力的运作.  相似文献   

12.
在福柯的思想体系中,学校不再是促进发展与成长的教育场所,而是一个充满权力技术的重要规训场域。因此,学校时间配置并非仅是教育的要求,而是权力的微观运作。更具体地说,在学校时间的现实层面,权力通过"切分—嵌入"、"同步—排斥"以及"延展—内化"等三种微观机制实施规训;而这也使得学生的身体呈现出了片段化、冷漠化和机械化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文化资本近年来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同时福柯的《规训与惩罚》也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它们对我国目前学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什么样的启示?我们尝试从这一视角切入对目前学校中个人的身体规训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文化资本近年来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同时福柯的《规训与惩罚》也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它们对我国目前学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什么样的启示?我们尝试从这一视角切入对目前学校中个人的身体规训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权力与知识并肩而行.在福柯看来,规训制度经历了旧制度、古典时期以及现代三个发展阶段,每一次转变都使规训权力更加隐蔽、更加精致化,并衍生出相应的知识体系.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成为权力/知识共同体中的重要一员,与监狱、工厂、医院等机构联合起来执行规训权力,而规训社会也由此形成.当权力/知识共同体吸纳学校教育之后,规训制度也更加高效地实现了行使权力和生产知识的功能.这种分析为我们理解学校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教育者在实践中更加慎重.  相似文献   

16.
规训是对人进行生产、规格化和标准化的权力技术。规训在学校教育中的普及与泛滥导致教育的规训化,后果是人被物化。影响学生的和谐发展,造成师生关系疏离冷漠,导致教育环境的浮躁,与教育的本意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7.
规训是对人进行生产、规格化和标准化的权力技术。规训在学校教育中的普及与泛滥导致教育的规训化,后果是人被物化。影响学生的和谐发展,造成师生关系疏离冷漠,导致教育环境的浮躁,与教育的本意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8.
田国秀 《中国教师》2008,(17):16-18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对教育教学活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学校生活中,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师生之间的权力关系是一个极其关键的因素,但因为它相对隐蔽,变化不居,往往被人们忽视。“规训”(discipline)是法国思想家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使用的概念,用以概括近代以来一种新型的管理权力与特殊的权力技术。福柯认为,现代学校是一个典型的规训机构,规训权力渗透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师生关系。本文借助福柯的权力研究视角,解剖现代权力作用下师生关系的一些变化与特点。  相似文献   

19.
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展开对个体的规训,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展示了不同时代权力对个体的规训,其中视觉的规训有着不同的形式。社会的发展并没有促进个体的自由,而是规训得更加彻底,这其中视觉的规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福柯和尼采批判了现代工具理性对人的规训这种异化现象。福柯的《规训与惩罚》可以看做对尼采《论道德的谱系》的第2章整体思想的一个继承和发展,尼采在这一部分主要谈基督教的良知的心理学,福柯以尼采的分析为基础,将尼采的思考运用到欧洲现代社会的分析,福柯指出:欧洲古典时期的社会是全景敞视主义的规训社会,现代监狱是对全景敞视主义规训机制的深化,规训社会不断生产出受规训的个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