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李镇西 《班主任》2012,(12):66-67
一天中午,我去簇桥镇街边一家面馆吃面。刚坐下,就听到后面有人叫:"李老师!"回头一看,是面馆里的一个小工,再仔细看,我叫了起来:"廖凯啊!"那一刻,我们都很激动。廖凯是我去年毕业的学生。一年不见,没想到在这里相遇。他长高了。我问:"你怎么在这里?"他说:"在这里打工。反正暑假也没什么事。"我问:"辛苦吗?"他说:"早晨五点到下午两点,很累的。"我又问:"一个月挣多少钱?"他说:"一千二。"我说:"不多,但这是你自己挣的。"他说:"嗯,我也是这样想的。"不一会儿,廖凯亲自把我的面端来:"李老师,  相似文献   

2.
李新玲 《课外阅读》2012,(23):19-21
"我是好学校里的差生样本。"日前,在北京四中的"校友论坛"上,于丹的演讲一开始就如此坦白:"当年,我的记忆也很辉煌,但那是一个差学生在一所好学校,生命如何被成全的记忆。"1980年,于丹初中毕业考入北京四中高中部,1982年毕业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上高中之前我是个沉默和内向的孩子,不说话,甚至有点自卑。"于丹说自己不说话是因为没有说话的环境。在那个  相似文献   

3.
把我加进来     
一个金秋,我来到了一所新的学校——邵阳县岩口铺中学,担任初一(61班)班主任,兼教语文.第一堂课,我在黑板上写了五个字:"把我加进来"!我说:"作为班主任,想请求同学们答应我一个要求,这就是——把我加进来,让我们成为一个整体!61班有60名同学,加上我,不正好是61人的班么?我希望大家都把我当做朋友,当成姐姐……"短  相似文献   

4.
13岁,你红着脸小心翼翼地说:"我喜欢你。"14岁,你悄悄握住我的手时,我紧张地一把挣开,怦怦乱跳的心却是满满的幸福。15岁,我们不在一所学校,周末的时候,你会带我去登山,在山顶看整座城市的全貌。你说:"在那个灯火阑珊处,以后会有一个属于我们的家。"16岁,我努力学习,想要与你考同一所大学,而你沉迷于游戏,说反正也考不上。17岁,我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去了另一座城市,你没有考上,留在了我们那座城市。你说:"我们分  相似文献   

5.
一都说教育是神圣的,但不知今天说起"教育理想"还能让多少教师砰然心动。对"理想"这两个字,我们不是说得太少,而是缺少一个前缀词——"我自己的"。我们应该有"我自己的理想"。我一直相信,教育理想从来不是教育家的特权,也不只是贯彻国家或者学校的精神。我以为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有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憧憬,唯有如此才能称得上一名合格的教师。因为教师的作品是"人"。教育是在创造未来。人总是把自己觉得最好的东西留给  相似文献   

6.
正在微博上看到春夏的一个采访视频,她说:"我就是要这个世界上有一束光是为我打的,我就是要有一个舞台是为我亮的,我要这个世界上,有人是为我而来的,那非常非常重要。"她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里闪着泪光,有人为自己而来,这太重要了。我们一定要不畏惧别人诧异的眼光,也一定要温柔又有力量。春夏满足了许多人对于小女生的想象,有自己的执念和思考,也有自己对于世界的表达。我特别喜欢她说过的一句话:"我讨厌这世界的大部分,但一定有小部分  相似文献   

7.
孙井永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四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他很丰富也很充实——成绩出色,负责学生会的工作,组织了大型活动,做了新生的辅导员,这对一个学生来说是挑战也是历练,但他的个性依然单纯,甚至可以说毫无杂质,和他聊天也是清新愉快的,让人感受到激昂、沉稳和睿智,这也许就是青春,只有这样的生命才会有如此的情绪和生活质量。孙井永是个很有想法的人,很早他就开始规划自己的生活。今后的路要怎么走,中学开始他就胸有成竹了。愿望一:考入北航,学习成绩优异孙井永毕业于天津芦台第一中学,他自己说,天津虽然是个比较“闷”的城市,但校园生活很…  相似文献   

8.
我是男子汉!     
"别忘了你是男子汉!"我已记不清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什么时候了,只记得只要我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或者情绪低落时,父母就会对我说这句话。也是奇怪,每次听到这话后,我的精神往往能立马振作起来。"是啊,我是男子汉,一个应该能够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是我对自己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在生活中,我也确实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相似文献   

9.
我,就是我     
你希望别人了解你吗?希望别人知道你的性格、兴趣、特长吗?那么,就请你拿起笔来,向别人介绍自己。介绍自己,可以先简单地写一写自己的姓名、年龄、在哪所学校上几年级;然后重点把自己的相貌、性格、爱好等方面的特点介绍清楚。写的时候,应该选取自己最突出的特点来写。写完后,读给同学们听一听,如果都说写得很像你,这次习作就成功了。第五册习作训练1(人教版)同步演练□谢康娜我,1994年出生,属狗的。妈妈说我是一只赖皮狗,那不是说我懒吗?爸爸说我是一只哈巴狗,那不是说我像“年糕”吗?我才不是什么狗啦!我就是我。我看起来很文静,其实在家…  相似文献   

10.
我的小妹妹也终于在这个城市奋斗上了自己的房子。礼拜天,我决定去她的新家看看。说是看看,我知道她一定会留我在那里吃饭的,因为我这是头一次去她的新家,有那么点"温居"的意思,于是就顺路拐进路旁的超市给她买了一个果篮。说实在的,到别人家"温居"提一  相似文献   

11.
作者的话:初中毕业前夕最后一场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给出两个题目,一个全命题:"有梦真好";一个半命题:"我不依恋……"。我选择了半命题。我坚信,我补充完整的题目独一无二。事实正是如此。有人叹息说,90后,是非常依恋的一代,将没有自己的主心骨。我说,错了,我就是90后,我偏不依恋,我就成长成我自己……  相似文献   

12.
我在上海生活五十多年,见证了这个城市经历过的几个时代。苏东坡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有道理。要一个上海人介绍或者评说上海,有点困难,难免偏颇或者以偏概全。生活在这个大都市中,如一片落叶飘荡于森林,如一粒沙尘浮游于海滩,渺茫之中,有时不知自己身在何处。有人说上海没有古老的历史,这是相对西安、北京和南京这样古老的城市。上海当然也有自己的历史,如果深入了解,可以感受它的曲折幽邃  相似文献   

13.
远方,人,我     
《家教世界》2014,(1):38-39
正小放是村里唯一考上大学的孩子。上大学那天,村长在村口点了一盘长长的鞭炮。爹说,你是村里飞出去的金凤凰,不要让爹失望呀。村长说,到城市找棵梧桐树,落个自己的窝。小放到大学没有城市孩子的趾高气扬,也没有农村孩子的自卑低调。课堂上,小放是认真听课的好学生,课外,漫画社团、足球队都有他活跃的身影。四年大学,小放只回过一次家,那次是曾资助过小放的初中数学老师病逝,小放在他的  相似文献   

14.
我教书已有近28年,在高校教书就有近27年。这是一个不短的学习和锻炼的时期,自然有自己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有人说我有教书的天分,所以教学效果好;也有人说我能说会道,所以能哄住学生。其实,只有我自己和我的学生最了解我的教学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5.
苏雪林 《教育》2013,(22):60
我的学生时代前后不过九年,正所谓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由低级学校跨上高级,又一向采用"躐等"方式。我的学生时代终身难忘。一开口便闹笑话小学以前,我以为应该先从私塾叙起。像我这样一个出生于由农民变为官吏,保守习惯十分坚强的家庭的女孩,先就谈不上教育权利,那只是男孩的专利品。当时,中国正在维新的时代,家长们折衷于"女子无才便是德"和女子也不妨略为识字的两个观念之间,父亲  相似文献   

16.
就在那一刻,陈树的愧疚如暗潮汹涌,他决定要弥补自己的过错。一、你也应该减肥了"报告。"一个怯生生的女声在教室门外响起,大家知道,林晓希又迟到了。班主任无奈地看了她一眼说:"赶紧去坐吧。"林晓希带着婴儿肥的脸霎时变成红苹果,她快步走向自己的座位。班主任刚在黑板上写两个字,就突然听到"咔嚓"一声巨响,紧接着的是林晓希"啊"的一声惊叫。下去一看,林晓希的椅子板从中间断掉了,不少同学都笑出声来。陈树这家伙更是没有礼貌,大声说:"班长你应该减肥了!"  相似文献   

17.
阮欣 《求学》2001,(5):26-27
时光荏苒,转眼我在同济园已度过了近五个春秋。回想五年来自己一步步走过的历程——从高中毕业到报考大学,从进入同济园到大学毕业,从专业学习到桥梁工程研究,可以说,我经历了三次无悔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1976年10月底,粉碎"四人帮"刚过半个月,我由教育系被调到学报编辑部做编辑.当时说,学报工作需要,好像系里也不好安排我的工作,我自己也想换换地方.有人说,我到编辑部做编辑是"三满意".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就高高兴兴地接受了.1993年10月底,我又被调回到教育系做教师.当时说,是因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需要,我更多地感觉是"叶落归根"了.就这样,我在学报做编辑整整17年.  相似文献   

19.
凌宗伟 《师道》2013,(10):61-62
博文我在研究家庭教育时,看到了民国教育家刘百川先生写于1945年的《现代儿童教养研究》中的话:"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可见中国"教育"二字,实包含"教"与"养"两方面的意思。但是到了今天,大家对于"教育"一词的体会,好像是知识的灌输代替了教育的全体。也可以说今日的教育,在教师方面,只知"教"而不知"养",在父母方面,有的是"养"而不"教",有的是不"养"不"教",甚至有的是反"养"反"教"。  相似文献   

20.
我的二重化     
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一段不长的文字里,一口气说出了三个我. 一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着的我. 二是这种意识也将"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的我,在我的意识作用下的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