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不可否认,时下不少教师以新课标理念创新课堂,艰难地走出了传统“知识课堂”的窠臼。但是,纵观我们每一次的通识培训,林林总总的名师示范观摩,学者教授的报告、讲座,常常是硬套理念,巧玩花样。有不少“新课堂”与新课标的理念“形似神异”,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肤浅和浮躁。可以说这是课程改革必然经历的一个迷惘阶段,正本清源是我们当前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丹玉 《小学生》2011,(5):38-39
重视课堂提问,掌握提问的技巧,是当前新课标理念下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使属于我们各自的数学课堂更具实效性。对于“实施有效提问,创造高效课堂”。我和同行们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谢玲 《现代语文》2006,(4):41-41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如何正确地讲授,这也成了课堂教学的一个难题,讲什么,讲多少,如何讲,很难把握。新课标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于是乎不少教师把“少讲”、“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原则,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展示,让学生讲,视教师讲授为禁区,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实,这是把讲授与满常灌等同起来,是对新课标的一种片面理解。  相似文献   

4.
不可否认,时下不少教师以新课标理念创新课堂,艰难地走出了传统“知识课堂”的窠臼。但是,纵观我们的每一次通识培训,林林总总的名师示范观摩,学者教授的报告、讲座,常常是硬套理念,巧玩花样。有不少“新课堂”与新课标的理念“形似神异”,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肤浅和浮躁。可以说这是课程改革必然经历的一个迷惘阶段,正本清源这是我们当前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目标之伪:舍本逐末张奠宙教授在《当心“去数学化”》一文中,指出“:数学教育,自然以‘数学’内容为核心。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劣,自然应该以学生是否能学好‘数学’为依归。”联…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走进新课堂时,要认真学习新课标,领悟其中的教学理念的精神实质,不能追求表面上的“行似”,而要讲究实质上的“神似”,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美术课程标准》的制定,引发了我们对传统美术课堂的反思,我们都在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课堂。在此,笔者想将这种理想的课堂称为“绿色课堂”。本文试就什么是理想的美术课堂——绿色课堂,作一些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当前《课程标准》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在“还”字上开始下了不少的功夫,力争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综观我们的课堂,已有了不小的改变,我们经常感受到生动活泼、富有生机的课堂氛围。感受到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生命力和创造精神,感受到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求知欲越来越强烈。在教学中我们决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并即时纳入于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间。  相似文献   

8.
“翻转课堂”这一课堂管理理念最早来自美国,在美国受到了很大的推崇和认可,这样的课堂模式对传统课堂来说无疑是一种颠覆,在全球范围内也掀起了一场教育革命。而在我国,不少学校已把“翻转课堂”这一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反思。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说,课堂是教师永远的情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教学是情感的交融,是生命的交往。当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时,我们更要给课堂画上绚丽的“色彩”,注入生命的“活力”,我们要立足于生活,超越课堂,让学生亲身、亲心、亲历学习。因此,我们可以让课堂成为一问“阅览室”,一个“游戏场”,或一条“旅游线”……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天地里.新课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新境界,也给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新的思索和启发,引发了我们对语文课堂的深入反思,使我们认识到:变革课堂是新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都在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课堂。在此,我将这种理想中的课堂称为“有效课堂”,并努力将这一理想付诸于课堂行为。我们呼唤丰富多彩独具个性的“有效课堂”,那么“有效课堂”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课堂呢?  相似文献   

11.
冯晔 《教育文汇》2005,(5):40-40
从语文新课标到好课的评价标准,都很重视写字。新课标各学段都明确规定了对写字的要求。可惜在具体做法上,今天的课堂已经很少看到踏踏实实手把手教的场面。即使是以识字、写字为内容的公开课也是如此。在“自主”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已经很少“讲授”。其实在我们强调个性、强调自主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提倡课堂民主并不是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些东西,像写字,仍然是需要手把手教的。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是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人文性特点,我们的语文教师在新课标理念的影响下,也已开始重视教学过程,但对课堂上一些细节问题仍需提醒关注。中国有句名言:“细微之处见精神”。  相似文献   

13.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一线的老师在认真阅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努力实践着“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于是,利用主题图,创设情境课堂上一次不少,小组合作寻找主题图中的信息非常热闹。反思自己的教学,静心思考“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中主题图的教学到底是什么样的,怎样处理好主题图的教学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4.
淡化课前预设,关注课堂生成,这是新课标理念下一道亮丽的新景观。然而,对生成的过分热衷与宠信,非但不能收获期待的精彩纷呈,反而导致文本失落,课堂失控,“生成”也最终沦为“无成”,着实令人叹息。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标的逐步实施,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正在不断更新,语文课堂教学更是迎来了一片新的教改曙光。“满堂灌”、“满堂问”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已成过去,“课堂讨论”日趋成为一种时尚,有时课文尚未读懂,便前排后排几人一组开展讨论,还有课堂辩论、课堂表演、影视观摩等,大部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活动充分,以至整堂课自始至终都热热闹闹的,于是“满堂灌”、“满堂问”又逐渐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满堂闹”。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下的思品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探究、发展、成长的生命历程,这一过程必然是生机盎然、波澜迭起、活力无限、充满不可知因素的。这就要求我们思品教师要以人为本,尊重教育规律,努力锻造自身的业务功底,机智地科学地处理课堂中的“生成资源”.让一些意外的因素成为构建和谐课堂的人文火花,谱写出和谐的乐章。  相似文献   

17.
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课程改革提出了“生活化”的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在新课程改革之初,一些热闹的而又走样的数学课引起我们教育者的反思,也就是有些数学课堂上的生活味越来越浓,数学味显得有点淡,虽然新课标中指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体育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进师生平等地位,提高学生的“选择”和“自由”,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要改变现状、只有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倡导学生质疑探究.课堂上如何教,才不“强加于人”;如何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几例是我们在“三角函数”教学中的一些探索,旨在探讨有效课堂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20.
“和谐”是一个已获得全球化共识的主题词,它强调保持事物的最佳状态。正如人们常说的:“和谐创造美,美在和谐中。”新课标要求将这一理念移植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着力打造充满情趣、智慧、活力的和谐课堂,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在践行和谐教学理念、构建和谐课堂的教学中,我们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