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美国东部时间5月1日23时35分,即北京时间5月2日11时35分,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表讲话宣布本·拉丹被美军击毙.中国的新民晚报在当天出版的报纸上以头条刊登了这一消息,标题为<本·拉丹被美军击毙>,并且以蓝底白字醒目标识"12:30截稿消息".这在中国的日报当中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迅速,众多报纸都是在第二天也就是北京时间5月3日才刊登了本·拉丹被击毙的消息.  相似文献   

2.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宫城县和福岛县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央视新闻频道迅速做出反应,对日本大地震进行了现场直播.这是继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之后,央视新闻频道对突发性灾难事件的又一次重要的现场直播.央视新闻频道在这次地震事件的直播中表现出了反应迅速及时、报道态度冷静客观、报道角度多元、注重信息的整合挖掘等特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央视对突发事件尤其是突发性灾难事件的直播已经越来越重视,经验也越来越丰富.  相似文献   

3.
2011年5月1日18时20分前后,某电视台在实时播报了发生在山西省阳泉市与晋中市交界处的森林大火的灭火工作进展情况后,节目主持人补充播报了一条相关消息:"另据本台前方记者报道,在山西省长安市壶关县境内,也发生了一起森林火灾……"山西省有个"长安市"!不禁令我心中"咯噔"一下.无奈只好去从有关工具书中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4.
是非 《北京档案》2001,(12):7-9
发生在人类迈入新世纪第一年的"9·11"恐怖分子袭击纽约世贸中心事件,对美国来说,绝对是脸上无光的事情.它对美国经济、政治、外交、军事和精神方面的瞬间打击以及由此带来的重大影响是难以估计的.美国人陷入了难以驱散的恐怖之中,美国经济出现了8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美国和其主要盟国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反恐怖战争.美国总统布什曾表示,"这是美国的一个教训"."9·11"恐怖袭击事件的确暴露了美国政府和其他工作部门管理上的许多漏洞.本文所叙述的美国最大的情报站在恐怖袭击中遭受重创和摩根斯坦利死里逃生,或许会对当今社会从事记忆保存--档案工作的人们有所警示和启迪.  相似文献   

5.
阿富汗"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在美国制造"9·11"恐怖袭击事件,来无影,去无踪,使受害一方遭到巨大的伤痛.  相似文献   

6.
刘杨 《新闻大学》2001,(4):26-28
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8点50分,发生了美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纽约世贸大厦、五角大楼相继遭到被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的撞击,造成重大损失和伤亡。事件一发  相似文献   

7.
业界领先的图书馆自动化和云计算服务提供商EOS国际近日宣布他们即将出版一本新书:《数字图书馆生存指南》,由Joseph R.Matthews于2011年5月撰写完成。该书的电子版本将能够通过iBooks、亚马逊、EOS网站以及2011年美国最主要  相似文献   

8.
据美国杂志编辑学会网站发布的消息,今年5月9日,2011年美国“国家杂志奖”(National Magazine Awards)颁奖典礼于纽约城隆重举行。18种杂志荣获2011“国家杂志奖”,另有11种杂志获“国家数字媒体杂志奖”。  相似文献   

9.
关籍华人骆家辉担任美国驻华大使,民众对美国第一位华裔大使寄予厚望。媒体更是颇为兴奋,在骆家辉被提名时就开始大肆渲染。如今,骆家辉到任已五个多月,回过头来看凤凰卫视2011年12月18日播放的对骆家辉上任100天的采访,或许能使我们媒体人在今后的国际新闻报道中多一分冷静,少一分主观。  相似文献   

10.
2006年5月13日。上海-大阪-京都 上午7:00动身。9:40乘CA921航班(此航班与日航NA3752共享一舱)离沪,开始赴日之旅。11:20抵大阪关西国际机场。下午,到达京都时,正是台风刚过,一片雨漾漾的情景。  相似文献   

11.
"巧芳,你在哪里?李巧芳?"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惨烈无比的大地震突然发生,与四川一衣带水的重庆市学田湾的三峡博物馆剧烈地摇晃起来.  相似文献   

12.
《纽约时报》9·11事件"讣闻报道"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亚平  龙潭 《新闻记者》2004,80(6):45-46
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大厦遭遇恐怖袭击,3000多个生命瞬间消逝,这一悲剧给美国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袭击发生后第4天,《纽约时报》即推出了名为《悲恸的群像》的讣闻专题来纪念9·11事件遇难者,作为一个系列报道,这个专题每天刊载,一直持续到2001年的11月30日。直至9·11  相似文献   

13.
美国东部标准时间2004年11月3日上午11时,民主党总统参选人克里致电共和党竞争对手布什,承认在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中落败。这样,乔治·沃克·布什就当选连任美国第55届总统。可是,就在布什连任美国总统获得成功前的6个月,2004年4月28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公开了驻伊美军虐俘照片,世界一片哗然。在此之后,西方各主要的新闻媒体针对“虐囚事件”的报道可谓铺天盖地,层出不穷。一时间,布什政府遭受到组阁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世界舆论在强烈谴责“虐囚事件”的同时,更是把抨击的矛头指向了美国政府及其对伊政策上。而布什政府的民众支持率,也…  相似文献   

14.
前段时间的"抢盐风波"在当前中国的社会舆论场域中影响巨大,整体舆情指数为94.2分,为极高值的范畴(舆情指数的最高值为100).该事件爆发和影响主要集中在2011年3月14日至17日这4天.  相似文献   

15.
外国传媒有关"消息来源"的使用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两个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传媒使用"消息来源"尤其是匿名消息来源的关注和争论.一件是美国<新闻周刊>因引用匿名来源的错误消息,导致"美军亵渎<古兰经>事件"报道失实.5月9日的<新闻周刊>在一篇报道中引用一位匿名政府人士的话说,调查人员已经发现证据--在关塔那摩美国海军监狱的审讯人员将<古兰经>扔进厕所,并用水冲下马桶.  相似文献   

16.
"谣盐"属于同类流言的再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1年3月16~17日在我国发生的抢购碘盐事件,属于同一类流言的循环再现.就具体的抢盐事件来说,是谣言,但流言≠谣言.英文原词"rumor"翻译为中文"谣言"不准确.  相似文献   

17.
周洋 《新闻采编》2009,(4):42-43
2009年3月底至4月中旬,墨西哥、美国等地接连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5月11日,我国确诊了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截至6月9日20点30分,中国内地报告确诊甲型H1N1流感已达100例,全国共169例。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积极作为,媒体迅速反应,赢得了公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18.
2002年1月11日,台州市椒江区发生了一起特大拎包盗窃案,100万元现金在光天化日之下被窃,犯罪嫌疑人在逃窜时遭遇车祸,有几十万元现金撒落一地.巨款面前,椒江白云山加油站广大职工和许多市民见利思义,捡回31.7万元,而少数市民则见利忘义,大肆哄抢,引发了震惊省内外的椒江"1·11"特大现金哄抢事件."1·11"事件发生后,省内外许多媒体都对这一事件迅速作了报道,台州市民社会公德问题顿时成了各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1932年1月28日晚11时10分,日本海军陆战队数十人占领了上海的天通庵车站,随后以车站为据点,分三路向闸北中国守军发起进攻,这就是著名的“一&#183;二八”事件.它是继“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在华蓄意策划的另外一个影响深远的侵华事件.一时间,闸北、吴淞地区炮火连天,民不聊生.  相似文献   

20.
2005年5月31日,美国《名利场》杂志揭开了一件30年的历史谜团:当初提供《华盛顿邮报》揭露“水门事件”重要线索的关键线人——“深喉”终于现身,他就是当年美国联邦调查局副局长、现年高龄91岁的马克·费尔特。“水门事件”对政治界与新闻界影响深远,这一事件对美国政治腐败行为不啻为当头棒喝,而为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