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岁末年初,纸媒争相推出各自的盘点类专刊或专版。怎样通过视觉设计让报纸的版面脱颖而出?本文对三份年终特刊进行了分析,总结出都市报年终特刊版面设计的一些经验,以期为今后都市报同类特刊的版面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每逢年终岁尾.同城大报小报都会推出国际年终特刊.把一年来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形势发展脉络加以梳理.再对来年的形势加以预测,帮助受众把握全年天下大势。《广州日报》作为珠三角地区的主流媒体也不例外。近几年来.《广州日报》国际部经过5年多的探索,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的体会是年终特刊策划成功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创新性、易读性和系统性三性。  相似文献   

3.
年终。是总结和规划的时节,新闻、新闻人也不例外。一个年终特刊,记录一年岁月。2009的种种难忘,已消隐于历史的天幕。当我们回顾和梳理的时候,除了感慨岁月流逝,更多想通过这种梳理和回顾来浓缩2009年所有的记忆.并使之升华成新闻大餐。三峡晚报历来重视年终特刊.2007年我们推出了《集结号》,2008年更是精心打造了脍炙人口被读者誉为“可为后世传诵的岁月流行曲”的《我和你》。  相似文献   

4.
岁末年初,国内平面媒体年终特刊风潮再起.这正如"丹桂飘香"与金秋十月的致辞形影不离一样,虽然俗套,却也必要.然而,2010年国内众多媒体的年终报道呈现出与往年不同的特点:在疯狂中迷失,在突破中转型.  相似文献   

5.
<燕赵晚报>行业特刊的推出是在2004年.这时的行业特刊还只是汽车与房产两种;到了2005年人才、通讯等行业特刊也开始出现,到了2006年,特刊已渐渐成为晚报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6.
北京日报2011年12月26日理论周刊推出年终特刊——《2011年,理论视野中的若干热点问题》;《2011年,学术界新论点要览》;《亮点:建党90年辛亥百年之新论》,剖析、总结一年来的理论热点,信息量大,学术含量高,内容丰富。我们认为,这期年终特刊有三点特色值得肯定和赞赏。一是对理论视野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梳理清晰、到位;二是对学术界新论点的归  相似文献   

7.
策划年终特刊是新闻媒体盘点重大事件、解析历史启示的一种常见手段。《解放军报》8个版的“记住2008”年终特刊推出后,受到读者好评,其中“震撼心灵的瞬间”图片专版,也因图片画面冲击力强、版式美观大方、配文别出心裁而得到大家的肯定。  相似文献   

8.
■2000年3月17日,《南方体育》创刊。■2000年6月,推出《刺激2000·欧洲杯特刊》。■2000年7月,《江湖故事》开始在“传媒”版块出现,之后开辟了广州以外的第一个印点,迈开搅浑江湖的关键一步。■2000年9月,第一次炮制奥运特刊。■2000年底,第一次制作年终特刊:《狂2000》。■2001年3月,“足球宝贝”诞生。第一次引发全国范围内的眼球,改版为32版。■2001年5月,推出中青特刊,“像切一样战斗”的封面被引为经典。■2001年7月,第一次人事震荡。■2001年11月,在中国专业媒体中第一家采访到泰格·伍兹。同时,由于受到此前中国队冲进世界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201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0年的辉煌历程.作为首都主流媒体,北京晚报编委会经过精心策划,于2011年4月推出了纪念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百年的《江山》特刊.这个特刊每周五刊出,分为"史"、"迹"、"士"、"镜"四个板块,每期16个版.我参与了其中"迹"这个板块的部分编采工作.在参与制作《江山》特刊的过程中,如何在新闻特刊中挖掘和运用好既有的历史资料;如何通过深入采访为史实提炼出新的细节、新的观点等等话题,带给我们启迪,也引发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0.
赵盛 《新闻爱好者》2012,(10):20-21
主流都市报,在现今的舆论引导中举足轻重,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媒介生态环境也面临着新的格局与挑战。本文以安徽省级主流都市报——《安徽商报》2011年终特刊为例,总结了当前主流都市报进行舆论引导的优势与主要方式,进而提出了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曹鹏 《青年记者》2000,(2):30-30
2000年1月1日前后,国内不少报纸都推出了特刊。其中不少报纸在篇幅上都是破天荒地多,比如广州日报,号称所用的新闻纸全部摊开可绕地球若干圈。千年特刊也好,世纪特刊也好,作为一个特别项目来设计策划,并且成功推出,这本身  相似文献   

12.
出版年终特刊.就像中央电视台举办春节联欢晚会,除夕夜神州百姓吃团圆饭,成了年末岁终各家新闻媒体必配的一道例菜。例牌菜的生命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继承传统,二是发展创新。盘点最近几年各家新闻媒体的年终特刊,笔惊喜地看到,这道例菜无论在继承传统方面,还是在发展创新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为了行的方便和风格的统一。笔把传统的一面称作“老口感”,把创新的一面称作“新味道”。  相似文献   

13.
"那一瞬间":《新年献词》的时间与生活辩证法从1998年起,《南方周末》都会在年终特刊的第一版显著位置献上自己的新年献词,这既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又是对新的一年的期许,其中许多语句脍炙人口,成为经典,这些语言充满感染力,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悲天悯人,时而富于理性与建设性。1999年的《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文中大量出现阳光、温暖、希望等字眼,让人们看见了一个温情  相似文献   

14.
各位手头拿到的这本特刊,是辽宁日报编辑部2011年的总结。去年我们就搞过一次创新,把年终的总结表彰大会从礼堂"搬到"纸上,今年亦然。有些同志可能会说,大家辛辛苦苦忙活了一年,应该开个总结会热闹热闹,好比过年就应该放鞭炮吃饺子一样。这种想法很对,我也理解。但是,辽报集团有这么多的单位,年终又都要各自开总结会,太多了。没有新意不说,还可能造成攀比。如果认真地算一笔账,这会是多大的花销啊!  相似文献   

15.
《燕赵晚报》行业特刊的推出是在2004年。这时的行业特刊还只是汽车与房产两种;到了2005年人才、通讯等行业特刊也开始出现,到了2006年,特刊已渐渐成为晚报的一大特色。我认为,所谓"行业特刊",是指报纸围绕重大节日、重大事件、重要消费行业,进行的全方位新闻深度报道整合,并配合事件主题开辟广告宣传版位,进而推出系列主题性版面的新型出版形式。其中"特"着重表现在特别企划;精制封面;善用导言;视觉优先;元素组合;广告轰炸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推出“2011年终特刊”,紧扣“坐标2011”主题,以8个版的篇幅,从政治、经济、文化、民生、人物、影像等方面回顾2011年,讲究整体性、运用大图片、力求冲击力,是打破党报传统版面惰性、探索视觉传播效果最大化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7.
2008年8月26日,深圳特区成立28周年.这天,深圳商报向读者捧出了40个版的大型特刊--"改革开放30年·从深圳开始".  相似文献   

18.
在“记住2008”年终特刊中,后4个版的年终特稿被定位为深度报道,思考挖掘年度新闻事件的核心本质及其深远影响,稿件篇幅长、质量要求高,有幸承担其中两个版面的编辑工作,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和学习机会。由于版面编辑职责所限,平时多牵绊于日常工作报道的编辑工作,此次初体验特稿编辑并对比其规律特点,获益良多。  相似文献   

19.
梁超 《新闻前哨》2014,(9):57-59
2014年5月19日,长江日报以12个版面的篇幅刊登了《武汉一日:“走进城市深处”》纪实影像特刊,纪念武汉解放65周年.摄影特刊图片生动鲜活,版面清新活泼,恢弘大气,每个版除了照片外,还有一段简短的抒情文字.值得一提的是,摄影特刊刊登的近60幅照片全部都是一天之内拍摄的,而且摄影作者专职摄影记者很少,大部分是活跃在各行各业的摄影网友.特刊出来后,在摄影界及读者群中赢得广泛赞誉和轰动.一位读者看了特刊后说,看到摄影特刊感觉很震撼,很精彩,百看不厌,开眼极了.  相似文献   

20.
特刊,算不上新鲜事物.早在1997年7月1日,<广州日报>推出"97版香港回归特刊",当时在中国内地受到广泛好评.此后,出版特刊成为各大报纸在竞争中制胜的法宝.十多年过去了,每到重大纪念日、重大赛事、重大事件等,不少报纸都会重兵投入,推出特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