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体技术的变革使信息传播、呈现多元化,舆情形成、传播的规律相应发生改变,由传统媒体呈现、升温、爆发到熄灭,变成了新媒体启动、传统媒体助力,新旧媒体共同作用下骤起骤落式的舆情“大剧”.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传播的“自鸣”与“自明” 在传统媒体传播模式下,舆情传播多为两种模式:一种是经由政府宣传部门或传统媒体构建的舆论场来集中呈现;另一种体现为散落在坊间的集合性意见,经由人际或组织内口头传播而呈现.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这种传统舆情传播模式被打破.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跻身主流媒体,网民成为公民记者,意见领袖不断地在网络热点事件中发声,网络舆情逐渐成为政治生态的晴雨表和体温计.诸多研究报告显示,网络已成为执政的第二空间,网络舆情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舆论生态的改变.一方面是网络媒体的崛起和传统媒体的式微,另一方面是网络媒体的受众数量的庞大.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纸媒等传统媒体的失语越来越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尤其在娱乐新闻报道方面,新媒体以压倒性优势抢夺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引导着舆情走势。本文基于乔任梁去世事件,通过纸媒对娱乐事件新闻报道进行的内容分析及网络舆情分析,探寻纸媒这一传统媒体是如何一步步丢失娱乐事件报道的舆论阵地和新媒体环境下舆论传播主动权、舆论场及舆论推手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普及,以网络新媒体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已经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舆论影响力,同时以党报、党刊、电视台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已经形成官方舆论场,并且形成了民间舆论场和官方舆论场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舆论新格局.本文从两个舆论场的议题形成到其相互影响的表征,探讨如何使两个舆论场在良性互动中提升我国舆论影响力,引导我国舆论向积极的方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陈磊  郑丽萍 《今传媒》2020,29(3):36-38
以微信、微博、客户端为代表的"两微一端"移动舆论场已成为中国网络舆论的中心地带,具有传播速度快、内容多元化、互动性强、随意性强、影响和规模大等特点,其生成与演进机制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的舆情发展状况。因此,把握舆情的发展规律及各个阶段舆情的特点,才能掌控最好的处置时机,达到最好的处置效果。  相似文献   

6.
网络舆情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舆论对社会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并与传统媒体舆论互动融合,在社会舆论格局中日渐形成主导地位.了解网络舆情的特点,及时有效地做好网络舆情研判,是正确开展网络舆论引导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在涉电舆情生成与传播过程中, 传统媒体与网络空间两大舆论场此消彼长, 微信、 微博 "两微" 平台中的外媒舆论场和精英舆论场异军突起, 个体利益诉求公众化呈现、 不当利益诉求群体化呈现、 不法利益诉求非理性呈现, 以及合法权益诉求与不当利益诉求、 个体利益表示与公共利益表达交叉呈现, 打开了一扇大门. 涉电舆论有效回应和引导, 还面临突发性的事件危机、 主张表达的议题危机、 日积月累的思潮危机交织呈现的挑战. 基于这一新常态舆论环境, 在涉电舆情处置实践中, 坚持民意通达、舆论回应、 依法治理、 舆情引导的统筹联动, 既是一份责任担当, 也是一种有效宣传策略和操作规程. 本文立足于国有昆山市供电公司涉电舆情处置的经验和教训, 针对企业品牌建树和舆论回应面临的突出难题, 探索在新媒体和新常态舆论环境下, 摒弃简单的应对理念和陈旧做法, 建构并完善舆情处置的 "使命担当、 舆情引导、 品牌建树"三位一体的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8.
这些年.传统媒体的发展在发生着转变,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传统媒体作为主流地位在新的媒体生态中被普遍确认;二是受众一度很是担心的两个"舆论场"开始打通;三是传统媒体的报道和评论更多成为网络和其他媒体的转发、跟进对象。从一定意义上说,传统媒体言论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舆论引导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9.
正数字技术突飞猛进和移动互联网蓬勃兴起,带来了媒体格局深刻裂变,传统媒体正经受着来自网络的全面挤压。而以微博、微信、微电影为代表的微媒体迅速崛起,正在深刻影响着信息传播格局。微时代的到来,其即时性、互动性和平民化的特性改变了以往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模式,使网络舆情的产生、发酵和传播速度大大加快。在这种环境下,传统主流媒体要在新的媒介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能够在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两个主战场发挥舆论影响力,就必须与新  相似文献   

10.
当前的网络舆情事件中,公众的表达存在态度不友善、言语不客观等问题.这与网络舆情表达主体和客体存在某些伦理失范有关.网络舆情表达主体包括个体表达、群体表达、整体表达和全体表达.网络舆情的表达伦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动机代替是非、态度甚于事实、关系超越道理以及表达主体的不平衡现象.认识表达伦理存在的问题,有利于规范网络舆论,使表达主体的言论自由而负责.  相似文献   

11.
唐伊娜 《东南传播》2015,(12):54-56
中国的两个舆论场由来已久,官方媒体曾长期占据舆论场舞台,一枝独秀的格局直到互联网的普及才被逐渐改变。这一变化体现在新闻传播现象中,浅层的是传统媒体受到新兴媒体的冲击;更深层次的表现在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这两个舆论场之间的互动。本文将以"夏俊峰案"为案例,梳理案件从发生到落幕的四年多时间里,两个舆论场的互动过程和各自观点的转变,以探索两个舆论场未来的离合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之下,新媒体的兴起使高校网络舆情呈现出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多样化、开放式的特征,改变了人们信息收集和信息传播的渠道,对大众舆论尤其是高校网络舆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之,新媒体的发展也快速颠覆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传统媒体的发展也开始努力寻求新的出路,媒体议程设置功能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媒体,已经快速波及到新媒体的发展当中,同时作用于当代高校大学生群体。本文着重分析议程设置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并针对现阶段媒体议程设置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所体现的问题给予对策。  相似文献   

13.
赵前卫 《今传媒》2016,(6):27-29
随着移动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舆论场发生了新变化,呈现出新特点。网络舆论从边缘步入中心,社交媒体平台成为舆论传播的主场;传播主体多员化,传统媒体主导的话语权转移到社交媒体;意见领袖影响力下降,网络社群力量开始兴起,并影响舆论形成;社交媒体信息把关能力的短板,导致舆情反转现象频现;不同移动互联网世代之间存在刻板印象和不通约的现象,给舆论引导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时代,网络的开放性和互动性绎公众提供了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每当出现重大突发性群体事件时,传统媒体与网络舆论两个舆论场便开始了新一轮的博弈,而更多的时候,传统媒体成为这场博弈的输家。在网络舆论来势汹汹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从业者如何摆脱在重大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报道中的尴尬处境?传统媒体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引导舆论?这无疑给每一个传统媒体工作者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洪文军 《军事记者》2013,(12):25-26
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与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各自营造了一个舆论场。彼此有交集的地方,但是交集内容、“公约数”比较少.对于涉及外交、军事和政府职能等方面的资讯,两个舆论场甚至存在割裂、对立现象,良性融合的内容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8,(6):56-63
网络舆论场是一个复杂系统,媒介、网民、政府等舆情构成要素在不同类型舆情事件中发挥的作用不同。本文基于社会协同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探讨媒介、网民、政府在舆情事件中的参与角色与作用。研究发现,媒介、网民、政府存在不同信息偏好,网络媒介在舆情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网民对不同类型舆情事件的态度倾向存在差异,网络意见领袖主要出现在文化体育、企业财经和教育舆情事件中,网络动员现象在环境、食品安全和文化体育舆情事件中更为普遍;政府对不同类型舆情事件的干预时效、干预方式不同,少有事件能推动政府政策修改。社会现实是舆情事件产生的土壤,社会心态是舆情事件传播的动力,社会管理者应该在把握网民心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媒介特点引导舆论,确保网络舆论场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7.
周海燕  谭超 《新闻记者》2012,(10):56-58
缺少正常的沟通才特别危险问():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中最早提出两个"舆论场"的观点。最近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祝华新在一次会议上再次提出,在中国的舆论界客观上存在两个"舆论场",即以党报为代表构建的一个舆论场和相对而言以微博、博客及网上论坛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你曾经是新浪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新闻的快速发展,网络舆论在社会舆论形成和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微博的快速发展,以短平快、互动性强的优势异军突起,吸引了众多网友和意见领袖.由于网络已日益成为舆论生成的集散地,又是不容忽视的社会情绪“晴雨表”,如何认识、把握、利用网络舆情,已成为传统媒体面临的新课题.对于舆情的形成,网络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南京天价烟局长”等事件中,网络以最迅捷的姿态介入,并形成汹涌的“民意大潮”.网络已成为社情民意的重要表达渠道.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使网络舆情表现出与传统媒体引发的公共舆情完全不同的特点:更为迅速、难以控制、且多元混杂。网络舆情的生成和表达都与公共修辞、话语共同体建构和社会焦虑这几个方面密切相关,对于这三个层面的探讨有助于推进对于新媒体语境中舆论引导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在微博舆情新形态下,主持人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之间游走延伸出了“意见领袖”这一全新的角色定位.播音员主持人作为广播电视传统媒体的“喉舌”,在面对社会公共舆论事件时,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行动空间.在微博舆情时代,如何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如何体察“微舆情”,反馈“微互动”,敏锐鉴别信息真伪,积极引导舆论走向,使微博与传统媒体形成良性互动,引导微博舆论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播音员主持人能力培养的新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