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4G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手机媒体以APP、电子书等为代表的新型信息传播方式,被冠以"第五媒体"的称号,并被广泛应用于传媒领域,手机阅读则是其重要应用之一.本文以新疆大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基于手机阅读的方式和特点,通过对其阅读内容的倾向分析,对大学生手机阅读的良性发展提出思考与建议,从而促使大学生正确对待与利用手机阅读.  相似文献   

2.
日本手机媒体发展启示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文波 《传媒》2006,(6):50-52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手机媒体起步最早、也最为发达的国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发展我国的手机媒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日本手机媒体发展早,技术先进,内容传播丰富,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本文以日本手机媒体内容传播中最能体现媒介特性、发展最成熟的手机报、手机小说为研究对象,剖析日本手机作为阅读媒体在内容组织及传播方面的特点,并提出手机媒体内容组织互动性、提供内容能吸引受众多次访问、社会责任性、对象性及内容媒介融合等对我国手机媒体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李颖 《传媒》2006,(7):14-16
当前,我国传媒产业总体上仍保持增长的态势(CTR研究显示2005年中国广告额增长18%),但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感受.互联网、手机等所谓"新媒体"迅速崛起,而"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和期刊则面临广告下滑、发行量下降的压力,"狼"真的来了.  相似文献   

5.
对手机媒体分众化传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截至2007年12月,我国手机用户数达到5.47286亿,①在新媒体的作用日益凸显的今天,号称“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体也正在以几何级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6.
手机媒体发展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胡忠青  邹华华 《新闻界》2006,(5):111-112,119
一、手机媒体的发展现状及其突出特征(一)手机媒体的发展轨迹世界上第一条短信息是1992年在英国Vodafone的GSM网络上通过PC向移动电话发送成功的,而在我国开通手机短信业务则是在1998年。短短几年的时间,手机短信由纯文本的形式逐步向融声音、图片、文字为一体的多媒体形式转变  相似文献   

7.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作为网络媒体的延伸,除了具有网络传播的各种优势外,手机媒体还打破了地域、时间和电脑终端设备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接收文字、图片、声音等各类信息,实现了用户与信息的同步.随着第三代手机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和逐渐普及,手机将成为随身携带、个性化、交互式、多媒体的大众媒体.手机正在从人际传播走向大众传播,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兴媒体.信息产业部统计显示,截至2006年4月底,全球移动用户已达23.47亿户,3C用户超过2.448亿户.到2007年年底,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人,全国手机用户达到5.47亿户,手机网民数达到5040万人.可以预见,随着网络手机的应用和普及,我国将会拥有全球最大的手机消费群体.从长远来看,手机必将发展为一种新型的可随身携带的媒体中心,成为获取信息和娱乐的最便利终端,从而引发令人瞠目的媒体应用的革命.目前,这一端倪已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8.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当天,有近20万用户通过手机电视收看了开幕式,包括CCTV、新浪、搜狐、腾讯在内的传统强势媒体也纷纷介入手机媒体业务,争夺手机媒体的用户.这一信息清晰地告诉我们,手机媒体时代已经来临,并且已经向传统媒体发起了冲击.  相似文献   

9.
目前手机媒体最为发达的是日本,而美国的手机媒体业务虽然起步较晚,但它的手机视频和手机搜索业务发展也很有特色.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日本与美国手机媒体的发展历程和特色业务,为我国处于跨越期的手机媒体提供一些发展启示.  相似文献   

10.
邓璇 《青年记者》2012,(8):65-66
从报纸到广播、电视、互联网,媒体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四个时代.在发展中,随着数字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新媒体异军突起,在传统媒体的市场空间中划分着自己的份额.在新媒体中,更是有一股强势力量——手机媒体,正在逐步开辟属于自己的“第五媒体”时代.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无线终端,WAP网络为平台的大众传播媒介.手机媒体的形式较多,早期以短信、彩信、手机报为主.2009年国内3G正式上市以后,手机业务变得更加丰富,手机电视、手机微博、WAP网站等都成了手机媒体的媒介形式.  相似文献   

11.
刘圣红 《传媒》2016,(12):93-96
近年来,随着手机媒体的高速发展,手机为人们的社交提供了便捷服务.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手机媒体社交功能虽带来了便利,但人们的社交仍然存在“情感交流贫乏”“更感孤独”等现象.本文通过聚焦手机媒体各发展阶段对社交的促进与限制、对媒体大环境的影响以及实例研究,提出“建立回归本源需求的社交模式、建构手机媒体科学发展机制”的建议,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交流需求.  相似文献   

12.
第一部分手机媒体的定义、特点和研究现状 手机媒体的定义 手机也被称为移动电话或无线电话,是一种通讯工具.早期的手机只有语音通信功能.手机自从有了文本编辑和短信收发功能后,就被赋予了媒体的属性,成为手机媒体.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我国手机媒体已进入高速增长阶段,表现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增速惊人;手机媒体的高速发展加速了产业融合和竞争格局变革;手机媒体产业的发展、创新、演进仍然存在巨大的空间。但是,手机媒体领域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面临严峻挑战。2013年12月,工信部公布的2013年11月通信业主要指标数据显示,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达到了12.23297亿,达到了历史新高。2013年,全世界手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评议IT业5月热门关键词的话,手机、移动互联网应有一席之地.月初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是以手机、移动媒体为对象的"坐而论道",月中及月末的互联网公司进军手机终端则是"起而行动".很多媒体用"一石激起千层浪"来形容百度、网易、360涉足手机、移动互联网的种种行为.  相似文献   

15.
2014年是中国手机媒体迅猛发展的一年.这一年,手机超越传统PC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4G技术发展迅猛取得初步成效,手机硬件市场的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媒体不断借势手机媒体实现媒介融合和媒介转型的尝试.然而,手机媒体的发展也面临隐私保护、盈利模式等诸多现实问题. 本文通过对2014年手机媒体的发展进行系统回顾,探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2015年的发展进行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6.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昕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截至2007年12月,我国手机用户数达到5.47286亿,在新媒体的作用日益凸显的今天,号称“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体也正在以几何级的增长速度从单一的移动通讯终端向传播媒介发展和渗透。相对于传统媒介的“大众传媒”这一提法,笔者认为新兴的手机媒体是典型的“小众传媒”(或日分众传媒),原因正是基于手机媒体的传播特性得出的。  相似文献   

17.
高晓娜 《今传媒》2016,(12):64-65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手机媒体对"90"后的大学生来说,不仅是联系工具,更是学习、生活、娱乐不可缺少的"伴侣".本文通过对运城学院大学生使用手机的调查研究,掌握该校学生对手机媒体的使用情况,分析手机媒体对他们的影响,以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媒体.  相似文献   

18.
手机媒体作为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之后的第五大媒体出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它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那么,手机媒体具体有哪些传播特点,它在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呢?本文简单介绍手机媒体的传播现状,继而又对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融合的类型进行简述,然后论述手机媒体的传播特点,最后探讨手机媒体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次调查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以兰州市区的手机用户为样本,进行了关于手机媒体在公共事件中所起作用的调查.我们通过广泛调查手机媒体的使用情况,发现手机媒体在公共事件的传播上所起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当技术障碍一个个被超越后,手机越来越显现出媒体特性:有固定的内容提供商、成规模的受众、定期发送或者可自选的大量信息……尽管手机作为媒体的商用只不过一两年时间,但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同样被称为新媒体的网络在国内发展也不过才10年。新媒体的转变之快,以至于手机媒体运营者还在探索赢利模式的时候,投资方就已经不再把手机媒体作为风险投资的重点了。挤去浮躁的泡沫,超越标准之争,手机媒体运营者正在做的,是在现有条件下抓住移动受众的注意力。而内容,则是传统媒体应对新挑战的法宝,向新媒体延伸,为个性化终端用户服务,3G时代,内容依然为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