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王艳琼 《贵州教育》2012,(19):7-8,16
通过学习《全省教育系统"十二五"、"12345"主要工作思路》、《贵州教育精神》、《贵州教师誓词》,我深知自己"肩上扛着民族的希望",自己的职责在于创造新的精神生命,教育的真谛是呵护生命,要以自己的生命催生学生的生命;为学生生命提供自由自为发展的空间;"为全体学生美好未来,奉献全部智慧和力量!"明晰贵州教师精神内涵:"爱心是从教的前提","博学是为师的本分","创造是教师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诗歌中月亮意象丰富而深邃。"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中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有清新飘逸之美;"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有沉郁顿挫之美;"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中有情致缠绵之美。  相似文献   

3.
杨其国 《考试周刊》2011,(69):72-73
为有效开展"互动教学",本文作者阐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互动之花"的沃土:宽松和谐的课堂;"互动之花"的培植:教师适时的掌握;"互动之花"的盛开:师生、生生的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4.
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化教学是有效克服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诸多弊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实现审美化教学的核心与关键在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贯穿"创美"与"立美"。"创美"是实现课堂教学审美化的前提条件,是"立美"的基础;"立美"则是"创美"之实践和升华。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一门洋溢着灵性的课程,它能陶冶人的情操、发展人的个性。在强烈倡导人文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我们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飞扬着人性之美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开始生命的旅程。  相似文献   

6.
开栏小语 教育,美在课堂,教师,美在课堂。成长中的生命,美在课堂。 课堂之美,美在教师职业生命的尽情绽放,美在学生生命的自然律动,美在课堂节奏的自如开合,美在课件媒体的和谐组合,美在本负载的知情契合,美在春风化雨的生命滋养……[编按]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一堂好的语课,这是我经常思考的。语学科是一门飞扬着作灵性的具有浓郁人特色的课程:它不仅是一门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能力的课程,更是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其人格素质的特殊载体。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学生作为人,是一种生长着的生命存在,它需要教师从人的高度对其生命发展加以关照。也只有洋溢人性之美的语课堂生活,才能体现语教学的人价值取向。所以我认为一堂好的语课应具备浓郁的人情怀。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小学语教育已经出现的“失美”状况,暴露出以往语教育的许多缺陷。分析造成语教育“失美”现状的 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应试教育剥离了语教育的人之美;教师施 教失误导致语教育质量滑坡;家庭化氛围的贫乏削减了孩子对语的兴趣;社会商业化的冲击改变了学生对语言的审美认同。  相似文献   

9.
教师以舌耕为业,教学语言是教学的生命。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语文教师要明确语言的分类、标准及要求。运用教学语言的技巧,表现教学语言的情感美,用完美的教学语言教育学生、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育要获得质的提升需要完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人的哲学、生命的哲学。人的身心是一个整体,心灵则是生命之体,身体则为生命之用,身心畅通是生命机体活跃充沛的条件,自孔子"六艺"到阳明"良知学"都以此为本。依照心灵大体的观念,当下及未来之教育必须着眼于具有平民人格的"精神贵族"即儒家之"大人"或"大丈夫",如儿童教育则重在心灵开放、气机通达,使之身心舒畅,进而步步提升前进。教育理念上必须"由器入道",方法上要以生命的养成为鹄的,才能造就健康、向上、奋进的社会栋梁。  相似文献   

11.
常丽华 《成才之路》2011,(3):95-I0024
"语文"一词,《辞海》和《辞源》未收编作注。语文,顾名思义:"语"加"文"才是语文。"语"者讲话也,即口头表达;"文"者,文章也,属书面表达。在语文教学中,"语"和"文"本是两相兼顾,不可偏废的,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却重"文"轻"语"———忽视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原因之一:片面追求升学率。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不是考虑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掌握与提高,而是从考试出题、  相似文献   

12.
语言本身具有很强的审美性。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审美性指教师娴熟地运用语言的机智、出神入化的演说、完美严密的推导等。形成一种引人入胜的优美意境,给学生带来浓郁的审美感受。这种审美性不仅体现在语言内容包含着积极的思想教育和健康的情感滋润上,而且体现在语言本身的美育作用上。教师如果能够巧妙地艺术化地运用启迪语、诱导语、讲授语、阐释语、鼓励语、批评语、表扬语等教学语言,可以促使学生自信、自强、自悟、自得。增强语言的教育效果。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流程中融洽畅达的沟通美、新鲜有趣的导入美、天衣无缝的衔接美、动静交错的起伏美、抑扬顿挫的节奏美以及耐人寻味的结语美等形式贯穿于意境美、形象美、情感美和理智美的形态之中形成一种整体和谐的美,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言语与美学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13.
评价语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关系到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发展。新课改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呼唤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因此,教师对学生日常的语文学习表现,应在"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的精神感召下,使评价语言回归真实,开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应让评价语充满人文关怀,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应加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4.
<正>唐代大诗人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见,杜甫在诗歌创作中十分重视语言的选择和锤炼。教师也应学习杜甫创作诗歌的态度,精心锤炼课堂语言,努力追求课堂语言之美。一、追求语言灵动之美课堂语言之美是灵动之美。所谓灵动之美,即教师的语言灵活变换、灵巧有趣、动感十足、美不胜收。语言灵动之美,表现为鲜活生动、风趣幽默、节奏明快、甜润灵秀、柔婉含蓄、热情豪放等。鲜活生动。语言生动鲜明、惟妙惟肖、呼之欲  相似文献   

15.
语文审美教育是以美学和审美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受教者的审美创美能力和审美心理结构为直接目的,以塑造全面发展的完美个性为最终指向,通过各种美的形态特别是语文美和语文教育美所进行的一种文化型的形象化情感教育。语文教学肩负着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渗透审美教育。一、语言美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客观要求事实上,语言教学是语文学科自身的也是最根本的任务。语文学科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和发展语言。语言是一个人素质的反映,而提高素质离不开语言训练。语…  相似文献   

16.
"它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这个可以粘住一切的东西,就是语言。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最多、最有效的是口语。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教师语德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语言道德规范.由价值冲突和教育理念引起的造成学生心理损害的不文明语言,压抑学生看法的狭隘偏激、有失公正的语言等教师语德问题,是影响教师形象及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问题之一.应以强化教师的职业伦理、提高教师人文素质以及树立新型师生观等为切入点来提高教师的语德涵养.  相似文献   

18.
读者心声     
《教育科学论坛》的栏目设置科学规范。"理论视野",高屋建瓴,给教师以理论导向;"课改研究",介绍课改经验,给教师以实践指导;"科研导航",交流科研动向,为教师科研工作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19.
刘勰认为,万物(包括人)生命自然的形式是美的形式产生的根源。他对学语言形式生命特征的把握表现在:其一,论述了学作品结构具有生命同构的有机整体性。其二,推崇学语言形式的飞举之力与圆转流动之美。这是生命形式的运动性、节奏性以及在多样统一与变化中求对称平衡等特征在语言形式中的表现。与先秦“中和”趋于静态的稳定平衡之美不同,“风骨”强调一种富于动态的飞举流动之美。  相似文献   

20.
<正>语言源于生活,学习语言必须走进生活,语言只有在生活中被运用起来,才算得上是真正有生命的语言。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即他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所以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尽量地创设生活化的语言环境,提供生活化的语言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