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思维的惯性,又称思维定式。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已形成或建立起各种思维定式。所谓“熟能生巧”,其“巧”的实质就是大脑皮层中已形成各种固定的联系。勿容置疑,多种思维定式的建立,对于小学学习阶段是十分有益的。如:观察与模仿,操作与形象思维和记忆;它决定了对所学学科能否入门,是否学得又好又快。然而,思维习惯具有两重性:良好的思维定式可使学习效率提高;但习惯性思维也能束缚头脑,使之不能产生新的思路、阻碍更多更优良的思维品质的建立。因此,为适应中学学习的需要,必须突破小学学习中形成的思维惯性。小学生往往习惯…  相似文献   

2.
思维定式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既具有积极作用又具有消极作用。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思维定式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类推思维、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对思维的规约、钳制,挣脱思维定式的枷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胡正操 《成才之路》2010,(32):70-70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质是思维定式的建立过程,因此在解题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思维定式,消除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思维定式是指人们用某种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孩子在解题时受已有模式的影响,就会抑制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家长要鼓励孩子在解题时突破定式思维的束缚,另辟蹊径,灵活解题。  相似文献   

5.
思维定式在数学学习中有它积极的一面,同时也具有消极因素的一面.本文通过6个例子浅谈在高三数学教学中如何突破思维定式和培养逆向思维.  相似文献   

6.
思维定式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双重影响,为克服其不利影响,教师可通过"追问引导""有效整合""变式训练"等来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式,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自然流淌。  相似文献   

7.
思维定式是指人们按照某种固定的思路和模式去考虑问题,即"过去的思维影响当前的思维".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中学学习物理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定式,经常会束缚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广阔性及创造性等.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培养、指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和创新能力被高度重视。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 ,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 ,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的人才 ,是当前讨论的热门话题。一、创新思维的规律1 超常性———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式。思维定式是人们在思考、解决问题时具有的思维倾向。这种思维倾向是在过去的经验和既有的知识影响下形成的。但是这些经验或知识时常成为人们思维的固定模式。这种不为人们所觉察的思维定式在暗中悄悄地扼杀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第一步就是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维定式 ,从而找到…  相似文献   

9.
徐琼 《河南教育》2011,(8):86-87
联想思维是写作思维的核心。重视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和开发,能够使他们在写作构思时,突破思维定式,写出内容丰富、主题深刻、形式新颖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正>定向思维是指人们按照某种固定的模式或习惯的方法去思考和研究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往往会阻碍学生思维创造性和灵活性的发挥,造成思想和方法上的定式化,所造成的影响极为严重.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使学生学能从多个角度、多个方向思考问题,养成认真缜密的思维习惯,从而突破定式思维的负面干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呢?  相似文献   

11.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特有的本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人这可贵在于能够进行创造性思维。”那么,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呢?通俗地说:凡是克服思维定式的思维活动即可称之为创造性思维。它的特点是创新,敢于突破传统的习惯势力所形成的思维定式,正如但丁所说的:“走自己的路,让人们去说吧。”  相似文献   

12.
<正>思维定式又叫思维定势,也称为习惯性思维,致使人们思考问题单一,不敢突破创新。目前,对思维定式的研究多呈现在中学数学、物理等理科学科中,对历史学科的思维定式研究较少。即使很早已经提出创建思维型课堂,但在历史学科中深入结合实践的甚少。其实历史教学中依旧存在着无视历史学科特征,沦入思维定式,背离课程改革初衷的问题。全国多个省份已推行统编新教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指出“拓宽历史视野,强化历史思维,确立正确的历史观念。”  相似文献   

13.
提起定向思维,人们总是想到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把定向思维等同于思维定式。打开电脑搜索关键词“思维定式”,我们就会看到“破除思维定式”“打破思维定式”“冲出思维定式”等观点。总之,思维定式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其实,定向思维与思维定式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思维定式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是指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照现成的方案或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4.
<正>设计理念:说起思维定式,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打破思维定式,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思维定式。思维定式有积极和消极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其积极作用,破除消极的思维定式。本节课我们针对消极的思维定式,希望去其束缚,让思维自由放飞。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中生,而思维定式是一个相对抽象的话题,为了符合初中生的思维认知特点,我们设计了系列活动来达到教学目标。通过"别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突破,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认知品质,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启动学生学习经验、介入学生学习体验、实施教师引导,都可以为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形成重要支撑力。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高中政治课堂,应该注重创设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去学生发现问题并突破思维定式的解决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逆向思维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思维方式制约着教学方法的选取.教师的思维定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而逆向思维是打破教师思维定式的有效方法.下面列举三种常见的思维定式说明.定式一教师出题,  相似文献   

18.
赵丽娟 《成才之路》2014,(28):52-52
"逆向思维"是针对正向思维而言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在习惯了正向思维定式下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突破学生因"思维惯性"而带来的思维"死角"和"误区",训练他们学会由果索因,创造性地进行逆向思维,重建思维结构,提高思维能力,成为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发展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途径有三:其一教师要巧设问题;其二要开展多元解读;其三要突破思维定式.  相似文献   

20.
教学中,教师常常抱怨学生的思维定式,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实际上,思维定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把"双刃剑",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教师应消除学生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发挥思维定式的正能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