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一、差异分析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特别是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来自不同地区的外来民工子女在知识储备上差异很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差异。一些经济较发  相似文献   

2.
刘玲 《教学与管理》2006,(10):93-94
一、词文化差异的对比和分析 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内涵和意义,以下从这几方面来探讨文化的差异和内涵。  相似文献   

3.
翻译是一种思维活动,更是一种逻辑活动。由于中西两种不同思维意识的差异,为使译文与不同思维习惯保持一致,这就要求译者对逻辑思维在英汉互译中的不同表现形式有所了解,特别是应注意英汉在句子结构、句子主干方面等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公正”一词意义很多 ,表现在教师行为规范中指教师在职业形象、职业表现、职业道德、人格风范等方面对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扮演和承担。教师的行为公正首先是指教师应客观、正确地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环境及自身特点的不同 ,学生往往表现出千差万别的个性差异 ,如不同的相貌、性别 ;不同气质、个性 ;不同的兴趣、爱好、习惯 ;以至于在语言、思维、想象、表达、动手能力等方面的不同 ,这些都构成了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和特点。这也就决定了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上 ,应能主持正义 ,公平地对待学生。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教师要…  相似文献   

5.
汉英民族思维方式的主要差异及其语言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民族不仅有彼此不同的民族文化,而且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这就是思维差异。思维差异反映着讲某一种语言的民族群体千万年来形成的语言倾向。每一种语言都体现着该语言民族的思维特征,汉英两种语言亦不例外。本文拟从汉英两种语言在词汇选择、句式结构以及篇章布局等方面的影响着手,研究汉英思维差异所造成的语言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聋校配戴助听设备和未配戴助听设备,以及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听障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其结果为配戴助听设备与否对听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影响差异不大,没有显著性差异;男生和女生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异,但除了焦虑、敌对、恐怖外,男生得分几乎都比女生高;高一年级在"焦虑"、"恐怖"、"精神病性"这三个因子方面显著高于高二年级;与普通高中生相比,除人际敏感这一项因子无显著性差异外,在其他因子分方面都显著高于普通高中生。  相似文献   

7.
赵莉 《黑河教育》2013,(5):69-69
中西文化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对话就能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解文化差异的重要性。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对学生学好英语很有必要。一、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一)问候方面熟悉的人在见面时都有打招呼的习惯,这是世界各族人民共有的行为。只是问候的内容和方式不同而已。在中国看到熟人外出,我们通常会说:出去啊?去哪里啊?  相似文献   

8.
王琪 《文教资料》2010,(36):32-33
英汉称谓语在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方面存在差异,这与中西方在宗族观念、群体意识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英汉称谓系统在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方面均存在差异,这是与中西方在血统观念、群体意识、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教学风格的特征差异,实现教师教学风格的科学测量,对于远程教育中个性化服务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教师教学风格的测量主要是通过观察归纳和测量量表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都无法适应远程教育对教学风格判定的需求,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教学风格的建模和测量。针对这一问题,文章首先提出了一套面向多媒体课堂的话语分析编码系统,然后利用该编码系统从话语类型、话轮转换和话语词汇三个方面研究了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话语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在课堂话语类型和话轮转换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而在话语词汇方面则没有明显的区别。最后,文章探讨了一种基于课堂话语特征的教师教学风格建模与估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曹魏代汉和晋代魏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大的政治事件,影响深远。曹氏代汉和司马氏代魏都经历了长时间的霸府统治阶段,以武力为后盾,在禅让的名义下实现了皇权更替。两者的禅代也存在着差异,主要体现在依靠的力量、所面临的政治环境、禅代的方式三个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Policy and practice responses to diversity and difference in pupil populations continue to challenge education systems around the world. This paper considers how teachers’ understandings of diversity and difference and their pedagogical responses at the local level are influenced by, and can be reconciled with, policy at the general level with its impulse for categorisation, normalcy and ‘ableness’. Two frameworks around orientations to diversity and types of pedagogic need are combined in order to examine this tension and develop possible responses. This is illustrated through the example of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as a type of difference. The paper argues that for critical, ethical and socially just pedagogies, policy needs to support teachers in acknowledging and troubling difference at the classroom level.  相似文献   

13.
许晔 《培训与研究》2006,23(1):129-131
文化背景的不同,风俗的不同,联想的不同,制度、信仰、世界观的不同和社交礼节的不同构成了第一个主要差异——社会文化与观念的差异。思维模式的差异,主要包括时间概念和空间位置关系两方面。信仰差异中经验信仰、信息信仰和推论信仰共同作用对翻译产生影响。因而,我们必须用一种客观公平的态度来看待各种文化,尽量实现翻译中文化功能的对等。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及其对差异调控的政策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采用各地级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加权标准差、加权变异系数以及各地级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全省平均值的离差和比率等指标,定量分析1991~2001年江西省区域经济的总体差异的动态变化特征以及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并就这些分析对区域经济差异调控的政策启示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5.
美、日企业CEO薪酬差异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EO薪酬是企业治理的重要因素,它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绩效,本文以对美、日两国的CEO薪酬巨大差异比较为切入点,在寻找差异原因的同时试图发现对我国公司治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Cosmopolitanism is commonly understood as a universal norm—moral and political—in the light of enduring differences, and for that reason it has historically embodied a seemingly inevitable dilemma of universality/particularity. Since its inception, cosmopolitan thinkers have struggled with the dilemma and have attempted ways to address the question of difference so that the universal norm and obligation can be justified and defended. One of the most common strategies is to give primacy to universal humanity and override difference; another recent strategy is to give up universalism to take difference seriously and frame difference in agonistic terms. I argue in this article that both strategies are inadequate and unsatisfactory in conceptualising and dealing with difference. Briefly tracing some of the major cosmopolitan approaches, I argue that the conceptualisation of difference and human subjectivity is at the core of the problem as well as the solution. Drawing on Lévinas and his emphasis on the primacy of difference in the constitution of human subjectivity and community, I propose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self and the Other for the success of the cosmopolitan project.  相似文献   

17.
董星华 《培训与研究》2007,24(1):121-122
了解英汉亲属标准称谓词的差异是保证跨文化交际不可或缺的基础和语言交际顺利进行的前提。英汉亲属标准称谓词的差异反映了英汉民族文化对它们的影响,只有了解了文化差异,才能从根本上了解英汉亲属标准称谓词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数学学习成败归因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从师生两方面对数学学习成败归因进行双向研究,并探讨数学学习归因的区域特征是十分必要的.优等生的师生归因间存在着差异,中等生的师生归因差异不大,而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归因上述差异极其显著;城市和乡村优等生对家庭因素的认识上存在差异,但不十分显著,而困难学生在同一因素的认识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首先得到相对差集存在的一些必要条件。然后把型2拟差集推广到阿贝尔型2拟差集,并得到阿贝尔型2拟差集存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汉民族和德意志民族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哲学宗教以及不同的社会发展经历.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代表了东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从两个民族的社交语用上探讨和研究这种差异,对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因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相异的思维方式而产生的不必要误解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