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星星姐姐,开学后,老师让我同一个“差生”坐同桌,我心里很不痛快,曾向老师几次提出调整座位,可老师就是不答应。最近,我又同那位“差生”为一点小事儿吵  相似文献   

2.
我是差生     
打小我就是大人们说的“差生”,学习不好,纪律太差,爹娘不疼,老师不爱。老师还说我们差生是“三不够”,意思是说:吃零食时吃不够,玩的时候玩不够,睡觉的时候睡不够。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由于我天天不愿意写作业,于是就成了全班最典型的“差生”之一。几乎每天上课,我都要受到老师的讽刺;下了课,我又要受到同学们的白眼与轻视,回到家里原以为可以轻松一下了,可是看到的又是父母的横眉竖眼。我的个子很矮,本来应调到教室的第一排,可是由于我是一名“差生”,却被调到了最后一排。每一次考试对我来说都是“世界末日”。其实,如果我好好学习的…  相似文献   

3.
据教育部门统计,在我国现有的3亿学生中被老师和家长列入“差生”行列的学生已达5000万人,即每六个学生中就有一个“差生”,而“差生”中数学学困生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高中生中的这一比例还要高。学生的学习不仅与其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像力等智力因素的积极有关,也与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4.
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要转化数学差生,关键之一在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我的做法是:第一步,阐明观点,沟通感情。即要旗帜鲜明地表明老师对差生的态度。体现在一个字上,那就是“爱”。想方设法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这种“爱”的客观存在,以便在融洽的气氛中迈出转化的第一步。例如,我上六乙班的第一堂数学课,首先就表明我的宗旨是提高全班的数学成绩,尤其是差生,只要按老师的要求一步  相似文献   

5.
有人把差生比作一块荒地。我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 要在这块荒地中耕耘,传播知识的种子,塑造美好的心灵。不管是沃土还是荒地,只要下功夫,自有丰硕收获。 一、爱是转化差生的动力 马卡连柯说:“教师的心应充满对每一个他要与之打交道的具体的孩子的爱,尽管这个孩子的本质已非常败坏,尽管他可能会给教师带来许多不愉快的事情。”教师对学生的爱是职业对教师的一种要求,而且这种客观要求只有转化为教师主观心理要求,才能真正实现对每个学生包括差生的爱,班主任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谈心是转化差生常用的方法。教师首先应与对方摆平位置,言谈中不训斥,态度上不歧视,情感上不冷淡,不居高临下,不以救世主面目出现,这样才能克服差生的感情障碍,使之信任、亲近我们,从而达到情感思想的交流。我曾教过一位差生,外号“小霸王”。上学  相似文献   

6.
没有水,哪儿来的龙王晓春症状:一位小学生家长正在和老师说话:“您说我这儿子,看电视没够,他可就是不爱看书,家里一摞摞给他买的书。没少花钱,他就是不看,什么都爱,就是不爱学习,您说我望子成龙,不是要落空了吗?”老师:“冒昧地问一句,您自己是否爱看书?您...  相似文献   

7.
“老师!”……一个粗重浑厚的声音在我身后响起,回头一看,一个又高又瘦的男生站在我的面前,虽然他已经脱尽稚气,可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王山(化名)。他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第一次见面就记住了他。在高中入学自我介绍中,他这样说过自己:“我爱踢球,不喜欢学习,曾经逃过学,旷过课,打过架,捣过乱。我不是个好学生,老师都不喜欢我。”  相似文献   

8.
中央教科所一位资深教授谈到素质教育要从幼儿抓起时指出“从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的衔接来看,现在最薄弱的一环就是‘幼小衔接’。‘幼小衔接’不解决,那么我们承担的课题的基础就不扎实了。”那么“幼小衔接”该从哪几个 方面入手呢 ?  一、情感相容,提高教学质量。一个好教师要善于管理,能够控制班里的孩子,但又不能太严厉,以至于使孩子们怕他;好老师要爱孩子,但又不能爱得过分,以至于根本不管教孩子。每位老师都应在管教孩子和爱孩子中间寻找一个最佳的平衡点。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感情脆弱,一不小心,就会伤害他…  相似文献   

9.
我一直清楚地记得这样一件事:一次晚自修前,学生小A(平时不爱学习,成绩较差的男生)向值勤老师请假回宿舍休息,理由是身体不适,老师没准,只是让他趴在桌上休息。随后又有一名同班女生向该老师以同理由请假,该老师准假了。当晚自修开始我进去时,就见小A趴在桌上,其他同学窃窃私语,突然小A站起来,哭着说:"不公平!"然后他冲出了教室……第二天,我找他谈话,说:“老师这样做,是因为你是男孩子,比女孩子坚强。”他只是很冷淡地说:“不,因为我是差生!”  相似文献   

10.
我觉得自己是个“差生”,一个十足的灰头灰脸的“差生”。尽管老师嘴里不说,可我是一直这样认为的。因为自己的成绩一直不理想。老师今天教了这,我呢?明天就忘记那!从老师的叹气声中,我知道他对我的失望。当老师觉得烦恼时,还有一群小干部来“教导”我,决不比老师逊色,可我压根儿不知道要说声谢谢。日子一长,我发现小老师也远离了我,我成了一匹“孤独的狼”。有一次,又考试了,结果出乎意料的差,因为我的作文离题了,分数是可想而知。老师气得满脸通红,我知道老师肯定要下“疾风暴雨”了。为了迎接这场“暴雨”,我做了一下深呼吸,并扬起了高傲…  相似文献   

11.
一、动之以情,发挥学习主动性差生由于学习不好,老师和家长都不喜欢他们,还常常批评他们,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打,同学们也疏远他们,许多活动他们都不能参加,时间一长,他们产生了自卑、孤独、遗弃、憎恨的心理,加上他们的意志脆弱、任性,就使他们产生了怕老师、怕学习、逃学等现象。针对差生这些心理特点,我采取的对策是: 1.施之爱心,沟通感情。平时,我和他们多接触、多拉家长、多聊天,使他们感到老师在关心自己,真心帮助自己。差生小张已升入三年级了,但却通过家长向我提出能否让他留一级,和他妹妹编到一个班,因为他对学习数学怕的要死。后来,我经常和他一起打羽毛球、下棋等,消除了他的恐惧心理,又帮助他补  相似文献   

12.
差生的困惑     
“差生”是校园里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而更确切的表述方式应为学习不良,它是教育实践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而不是所谓的分类学生的“标签”。至2000年,在中国现有的3亿学生当中,被全国各类学校划入“差生”行列的学生达到5000万人。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个法国、10个瑞士、100个卢森堡的人口。爱一个好学生比较容易,爱一个差学生就不太容易。因此,帮助困难学生就成了学校成功教育的试金石,也是学校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王少军(男初三学生)他这样抱怨到,根本没人理解我们,只有破罐破摔。“差生”在学校里抬不起头来,老师不喜欢,同学也看不起,好不容…  相似文献   

13.
我在一次调查中发现,有些差生的学习总成绩很差,但并不是门门都差.例如有一名差生,六门课总分只考了209分,而数学却得了65分.我问他:你为什么能在数学上获得比别的课好的成绩呢?他答道:数学老师对我好,我喜欢听她的课,上课也专心……这位学生的话,使我很受后发:差生尽管许多方面表现都差,但他们毕竟是有感情、会思想的青少年.他们一旦体验到了教师对自己的真诚的爱,就能把这种体验转化为上进的意志力量.如果我们能在校内为学生找到一位爱学生,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我班有个学生,脑筋灵活,就是不爱学习。父母劝勉、打驾,老师苦心教育,均无效果。你关心他的生活,他不动情感;抓住他的优点表扬,他无动于衷;批评他的缺点,他只当耳边风。我不理解,为什么竟有这样“软硬不吃”的学生?作为一个教师,有责任教好每一个学生。但是,对这种学生该怎么办呢?我感到实在苦恼。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一些“差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思想爱溜号的毛病,李元昌决定改变上课前师生之间的问候语。当老师走进教室后,由班长领着全班同学起立,并高喊四句话:“用勤奋的我战胜懒惰的我!用主动的我战胜被动的我!使愚笨的我发展为聪明的我!平庸的我上升为高尚的我!”他说:“这四句话,有发展目标,让学生在上课之前提醒自己应该怎样听课,怎样学习,学生个个精神饱满,神态轻松,教学效果非常好。”  相似文献   

16.
一般来说,“差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经受不住刺激。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不揭短,差生有一个怕遭冷落的共同心理;升温则水,降温则冰,要转化先感化,经常亲近之。因此,只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热爱“差生”,融洽师生的感情,才是转化“差生”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在教学过程中,多给予“差生”爱的情感。老师心中有“差生”,“差生”心中才会有老师。师生感情上的一致性才会引起双方信息的共振,此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教学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如果教师既爱他的事业,又爱他的学生,那么他就是一个十分好的老师。”这是名人列夫一托尔斯泰评价教师的一句话。在江口县桃映土家族苗族乡,有这样一位老师,廿二年来,用他那颗宽广的心怀、那份深沉的爱意、那种执著的追求,成为家长最信任的老师、同事学习的榜样——他就是矮埂小学代课老师张吉端。  相似文献   

18.
数学学习差生分为智力型和非智力型两种。非智力型数学差生一般在“兴趣、情感、态度、意志”等方面存在问题,相对而言对他们的教学和转化容易一些。智力型学习差生就是我们平时感觉比较“笨”的学生。教师一般可以从学生回答问题和完成的作业中判断出来。精确地判断一个学生是不是智力型学习差生需要借助各种智力量表,如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瑞文推理量表,等等。  相似文献   

19.
爱洒天下     
作为老师,爱成绩好的学生不难,难的是不歧视“差生”。可以这样说,爱“差生”的老师是“神”! 刚踏上工作岗位时,我也曾信心满满的认为自己一定能成为学生心中的“神”。但是,很快我就发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在中国现有的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下,在学校只注重升学率不管其他管理制度的情况下,在家长只关心分数不注重人文环境的重压下,老师们也就会自然而然、理所当然的将眼球、注意力、爱心聚焦到那些能为自己挣面子、捞荣誉的佼佼者——”好生”身上,而臼益疏忽和冷落那些本来就更需要理解、尊重和关爱的所谓”差生们”。  相似文献   

20.
一次考试结束,笔者问一名未及格学生是否分析过考差原因,他回答说:“原因在于你没教好。”笔者大吃一惊.心中有些不快,又问:“同样是我教的,为什么有同学分数考120多分呢?”他又笑答说:“这正是我说你没教好的原因,因为你不能让每个学生都学好。”笔者仔细一想,这话确实也有道理,是啊,教学的目的何在?不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吗?可现实中的教育似乎仅在于教给学生知识本身而非学习方法,在于分化“好”与“差”两个极端?关注中等以上学生如何考上好大学,而忽视了“差生”如何转化,这是传统教育的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