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多年来,乾安地区调整井固井技术难题一直作为吉林油田的重点攻关方向.由于调整井分布的区域、油层埋藏深度、地质情况各不相同.所以所做工作重点和技术也有所侧重。该区块属于生产老区。井深在1800—2500米,封固不好,存在着不合格井,固井质量比较低,从地质资料看,该地区青山口组和泉头组地层油气水十分活跃,层间夹层薄,为解决该地区固井难题,采取了一定的技术措施,如双凝双密度的水泥浆体系,首浆G级原浆.尾浆研究了降失水体系和微膨胀降失水体系.固井还采用常规纤维水泥浆体系、常规防气窜水泥浆体系、低密度水泥浆体系并配合相应的固井施工技术。明显的提高了调整井的固井质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井-地电位的方法原理及其成像方法在孤东油田的应用,分析了该方法在孤东油田八 区的剩余油分布研究中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挖掘工艺措施潜力角度入手,总结了孤东油田稠油井作业措施实施现状和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永军 《内江科技》2011,32(1):143+155-143,155
随着孤东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的后期,套管损坏问题日趋严重,特别是近年来套管损坏速度明显加快,套损井治理挖潜成了油田增产增注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孤东油田套管损坏井治理技术和挖潜技术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现场应用,有效地实现了套损井的治理和挖潜,取得了良好的增产增注效果,同时对应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5.
马明勇  周伟东  黄宗杰  沈华 《内江科技》2004,25(2):33-33,42
本文通过对孤东油田七区中聚合物驱单元孔道描述和窜聚速度的计算,提出了孔道的分级方法,对初期窜聚井进行了分类治理,取得良好效果。对油田的治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邵保林 《内江科技》2011,32(2):143+107-143,107
伴随着油田的开发.躺井率呈上升趋势。已严重影响了油田的生产。以孤东油田采油一矿为例。年躺井两次及以上的躺井即短命井井数,已占到总躺井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如何预防和治理短命井做为有效控制递减和降低作业成本的主要方面,需要做好短命井躺井分析和对策研究。本文通过对历年来短命井躺井原因的分析、研究。给出了技术管理、投入方向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张秀舟 《内江科技》2007,28(9):111-111
在对孤东油田稠油注蒸汽井防砂和注蒸汽的现状分析基础上,探讨了注蒸汽井出砂的规律和产生汽窜的原因与特点,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同时具有防砂与注蒸汽转向功能一体化的材料,在孤东油田现场应用试验2井次,成功率100%,取得了良好的防砂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飞 《内江科技》2012,(1):122+106
本文对胜坨油田固井质量现状进行调查,找出固井质量对胜坨油田开发生产的影响因素并分析,提出提高胜坨油田固井质量的技术对策,形成针对胜坨油田油藏特点的提高固井质量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9.
大庆油田针对调整井储层流体介质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固井质量问题,分析了近年来调整井固井质量变化规律,试验研究了以喇嘛甸聚驱试验区为典型区块的储层流体水质特点,探索了影响调整井固井质量的主导因素,提出了防渗增强水泥浆体系的研究思路和配套措施,经过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见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田常铭 《金秋科苑》2011,(1):125-125
八面河地区属浅井施工,地层松软,稳定性差。为此,开发应用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低压高孔高渗松软地层固井、热采井预应力固井、大斜度井水平井筛管完井固井等固井工艺技术系列。介绍了主要固井工艺技术的应用,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玉芹 《内江科技》2006,27(2):152-153
本文探索和研究适合孤东油田的一整套注聚前、中、后期调整技术,改善孤东油田开发状况。  相似文献   

12.
川东北高压气井固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东北是川气东送工程的重要气源区块,该区块地质构造非常复杂,在须家河和嘉陵江、飞仙关地层存在高压气层,固井极易发生气窜影响固井质量,影响川气东送工程建设。本文从川东北气井固井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影响气井固井质量的主要因素,兼顾固井工艺及水泥浆技术研究出一套适应川东北高压气井实际情况的固井工艺,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以孤东油田六区3-5注聚区为例,对改善化学驱开发效果综合调整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总结出了调整井网转流向、强化极端井治理、提液引效等四项综合调整技术,有效地改善了开发效果,对其它同类油田的化学驱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孤东油田三区是孤东油田整装多层砂岩油藏的典型代表,单元自1985年8月投入开发,先后经历了注水、二元复合驱开发,2013年1月转入后续水驱。针对单元层间矛盾突出、储量控制和动用不均衡、常规手段调整效果差等问题,结合油藏特点,在剩余油研究的基础上,对单元实施了层系井网矢量重组,重建开发体系,取得显著效果,使整装老油田保持了较高的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15.
董燕 《内江科技》2007,28(7):128-128
本文应用了井网密度评价新公式,分析了注采井数比与水驱采收率关系和经济因素下注采井数比的确定,并对孤东油田四区馆上5~6层系合理注采井数比进行研究,同时为四区5-6层系顺利投入注聚开发奠定了良好的井网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油田长期开发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套管损坏井给井下作业带来很大困难,甚至影响到油田的稳定生产,因此,修复套管损坏井已成为油田开发中一项重要任务。小套管一次固井已经成为治理套损井的一种有效手段,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本论文主要围绕小套管二次固井工艺、小套管井相关管、杆、泵配套技术以及其在油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681”战略目标,吉林油田公司根据油气并举的原则着力于深层探井的勘探和开发工作深层探井技术在吉林油田得到了迅速的应用和发展,2005年以来从长深1井试气获得高产气流开始,到如今完钻井深为5732米昌40井成功完井,固井技术也经历了一个逐渐完善的发展阶段。本文主要介绍了吉林油田深层探井的固井技术难点,采取的技术措施以及取得的成功经验,其中的一些技术措施和成功经验的实施,为今后利用深层探井固井技术开发剩余油藏提高产能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东进 《内江科技》2012,(10):141-142
近年来,随着扶余油田开发步伐的加快,调整井工作量不断增加,同时出现了制约钻井生产和施工速度的技术问题。如该井区注水压力高,注水井水窜、套变等地质因素,经常出现地表裂缝,在钻井过程中经常出现严重漏失现象,钻井液密度难以控制,经常发生井涌、井漏、固井质量不达标等一系列问题。为保障老油田的开发,本文研究出一套适合扶余油田浅井调整井的钻井及完井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9.
深层气井固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油田双坨子地区和长岭地区是两个已探明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的区块。具有深浅层多套烃源岩器系.几十个其层分布在几百米至4000米之间.需要封固段的井段长达3500多米。2005年在双坨子地区开发四口井取得突破性进展,固井质量全部优质.同时在长岭地区长深等井的开发,获得了良好的天然气资源显示划为该地区的深层天然气资源大规模开发增加了信心。因此相应的固井技术研究工作十分重要.针对吉林油田深层气井的固井难题,施工工艺上采用分级固井、平衡压力固井,同时对水泥浆的性能进行优化.收到更好的效果,为吉林油田气井的勘探和开发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张秀舟 《内江科技》2007,28(7):131-131
本文针对孤东油田绕丝防砂井一段时间后绕丝筛管堵塞严重,采用拔绕丝处理方法作业费用高、占井时间长的问题,开展了绕丝脉冲解堵技术研究,通过研制射流解堵器进行旋转水射流,解除绕丝堵塞问题,从现场应用6口井看,见到了较好的提液增油解除堵塞的效果,该工艺的应用为孤东油田解除绕丝堵塞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