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文章使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出2003—2014年江苏省制造业细分行业的TFP(TFP);并将FDI、控制变量研发投入(R&D)和人力资本(HUM)与TFP纳入统一框架之下,考察分行业FDI对TFP以及分解指标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制造业TFP出现明显的负增长;FDI对江苏省制造业TPF及其分解指标不存在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外资的流入对这三者的提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大量外资的流入成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有力支撑点。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提升本国企业的技术水平是我国“以市场换技术”引资政策的重要依据。然而,引进了外资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掌握外资企业的先进技术,因为成功地掌握内舍在外资中的先进技术有一个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技术扩散过程。了解FDI的技术溢出途径,针对FDI对我国技术溢出存在的问题,从增强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提高人力资本的素质、大力推动跨国公司进行R&D投资、高产业集聚能力六个方面着手培育与提升本土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假设,将区域吸收能力与FDI的交互项引入回归模型,选取1985-2011年26年的数据,通过平稳性、协整等相关检验发现,FDI对福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较弱的促进作用;吸收能力整体上对福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显著;人力资本、对外开放程度对FDI促进福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技术创新能力对FDI促进福建产业结构升级的调节作用不显著.针对检验实证提出继续扩大FDI的规模并提升其质量、优化FDI在三大产业或各行业的分布、加快提升福建区域吸收能力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促进企业长期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当前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探究服务业FDI是否影响服务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匹配中国2008年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库中二位行业代码为51-97的服务企业数据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微观数据,得到64,436家服务企业研究样本。以企业专利数作为企业创新的代理指标,以企业所在地离海岸线距离作为FDI的工具变量,实证剖析了服务业FDI对服务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FDI通过企业学习效应和行业竞争效应显著促进了东道国服务企业创新。进一步按外资来源细分发现:非技术优势型港澳台外资通过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促进东道国服务企业创新,而技术优势型西方外资却通过竞争效应抑制了东道国服务企业创新。从区域制度异质性的效果看,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和知识产权制度执行较好的地区,服务业FDI的企业创新溢出效应更为显著。因此,在加大引进服务业FDI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加强服务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和吸收能力,以应对来自FDI的竞争压力,增强对FDI的学习效果,更大地发挥服务业FDI对服务企业创新的作用。同时,加快地区市场开放、加强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执行有利于增大服务业FDI的企业创新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5.
基于教育对外开放对促进"双循环"、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使用国家层面时间序列数据和省级层面面板数据,验证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影响效应.实证结果发现,留学归国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出国留学对经济增长无明确影响;来华外国留学生、国际合作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均促进了经济增长;消费、外资、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四个要素在教育对外开放影响经济增长中起到了中介作用.为助力经济发展新格局形成,我国应加快和扩大教育领域有序对外开放,吸引外国学生来华留学,鼓励国内学生出国留学并引导留学人员回国发展,大力推动国际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1978-2008我国年度数据对FDI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改革开放以来,FDI和国际贸易均显著地促进了我国技术进步;国内研发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的技术进步;以人力资本度量的吸收能力大小对技术吸收结果起到关键作用。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人力资本、融资环境、交通基础设施、外向型经济水平四个维度引入吸收能力转换变量构建PSTR非线性模型,利用珠三角9个城市2006-2015年的数据分析了OFDI的动态非线性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四个维度都呈现出单一的门槛水平。高体制水平区域的吸收能力变量值高于相应的门槛水平时,OFDI显著的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区域吸收能力变量值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之间存在一个非线性动态转换机制。不同城市在不同的吸收能力变量方面,表现出差异化显著的超越门槛值比例。对外开放度和人力资本变量对于区域吸收能力及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最大。本文最后建议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格局,提升区域人力资本水平,完善企业融资环境和促进区域物流畅通。  相似文献   

8.
在借鉴国内外FDI行业技术溢出效应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FDI技术溢出效应的经验模型,并利用重庆市1999—2006年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对经验模型进行了检验,其结果表明:FDI在我国西部地区存在行业内技术溢出效应,而西部地区开放度的提高和国内资本的大量进入是影响FDI技术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因此,西部地区在引进外资方面,应该更多地关注内含先进技术的外资进入,而不仅仅是外资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蔡弘志 《考试周刊》2015,(7):193-194
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汽车制造大国,汽车需求快速增长的同时为外商直接投资带来了巨大动力。跨国公司的合资过程也是FDI技术溢出的过程,在FDI技术溢出过程中存在合资技术上依赖外方、自主品牌境况堪忧、吸收消化技术方面薄弱、高技术人才匮乏等问题。因此,应增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吸收能力,实施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政策,调整我国利用FDI的战略和政策,提升我国人力资本存量水平。本文加强FDI技术溢出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分析,FDI技术溢出促进了汽车产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并确定了广州市服务业利用FDI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路径,然后利用VAR模型中的脉冲响应方法对传导路径中的时滞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服务业利用FDI可以通过资本积累效应、人力资本效应、技术效应和就业效应四条路径促进经济增长,但由于各种效应本身的特点以及广州市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导致这些效应的发挥存在一定的时滞区别,时滞长度从资本累计效应、技术效应、就业效应到人力资本效应逐步增加。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已持续30多年,其中制度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外资政策是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既是研究外资和经济增长的理论需要,也是完善外资政策及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要求。中国外资政策通过资本积累传导机制、人力资本发展传导机制、技术进步传导机制和制度变迁传导机制影响经济增长,一方面增加了国内物质资本存量、改善了人力资本存量、促进了技术进步,增加了生产要素投入,从而推动了经济规模的扩张;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了经济增长质量。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环境污染、拉大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从而制约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外资依赖,影响了产业安全,制约了内资企业发展并出现了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隐患。有鉴于此,政府应采取改善外商投资环境、提高外资进入门槛、增强外资政策导向、完善环境法制体系、健全外资管理体制等措施,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加工贸易技术溢出中的联系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加工贸易技术溢出中的联系效应。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是加工贸易联系效应产生的主要途径;跨国公司的国内采购率和本地企业的国外采购率、本地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加工贸易产品的性质与东道国国内金融发展水平是决定加工贸易联系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随后分析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是现代世界经济中的一个突出现象,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由于强调企业的优势而对此缺乏解释力,文章把对外直接投资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从动态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并分析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关于外商直接投资(FDI)是否能促进中国技术创新这一命题,国内外的研究都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本文运用面板协整工具和动态最小二乘法(DOLS)来检验我国1990-2004年间的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与我国技术创新的相关关系。实证的经验结果显示:FDI与中国技术创新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如果跨越了一定的人力资本门槛,那么FDI从总体上就对中国的技术创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就是说人力资本在FDI促进中国技术创新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 Introduction a Many existing researches have shown tha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ha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with those of domestic investment. Johnson [1] defined FDI as “the capital in a package, management and production technology”, namel…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FDI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FDI的流入与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普遍认为:FDI带来的资本及其外溢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东道国的经济增长。福建作为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如何更好地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是一个很值得讨论和研究的问题。文章结合经济增长理论相关知识,通过Eviews软件研究FDI与GDP的内在联系,以此来分析FDI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福建省如何有效利用外资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对于FDI的分析由来已久,分析的领域不仅涉及引起FDI流动的原因,也涉及FDI对宗主国与东道国经济的影响。从已有文献看,引起FDI流动的原因不仅包括宗主国的利润追求,还包括包括东道国经济开放度、经济发展前景、引进外资优惠政策等等。但是,一国工业化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国FDI流入,鉴于此通过中国1990-2012年间FDI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这种关系确实存在,工业化水平提高促进了FDI流入。  相似文献   

18.
FDI对我国产权制度变迁有多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FDI促进了我国产权交易的进行;FDI的进入提高了产权结构的效率。FDI影响我国产权制度变迁的主要渠道有:竞争机制、外资并购、改变国企改革的条件、外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招商引资策略,使得外资企业不断增加.透过一些机制和渠道,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成为当地企业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重要来源,有助于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然而,当前我国存在着很多限制技术溢出效应的主客观因素.因此,应采取必要措施,减轻或者消除这些抑制因素,扩大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提高本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本在各国吸引外资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的研究大多忽视了人力资本这一重要因素。对人力资本在我国吸引FDI流入中作用的计量分析表明,人力资本的影响十分显著,其中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以及基础教育的普及推动了劳动力素质的普遍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FDI的流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是构建我国持续吸引外资的比较优势和提高外资利用效率的必要条件,这是值得业内人士深思和考虑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