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世平 《考试周刊》2012,(17):21-22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某事物的名称,而是用与之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它,也就是改换事物的名称。它可以使人一听到名称,就联想到该事物的特点,获得鲜明的印象.使文章的语言生动活泼。借代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类型。  相似文献   

2.
王旭东 《地理教育》2005,(2):38-38,41
一、建立起知识网络 1.熟记地理事物:重要的地理事物、地理名称、地理数据等等(大洋、大河、大山名称,重要国家、城市、工业部门、农作物名称等等).  相似文献   

3.
借代就是借用一个同甲事物(本体)有关的乙事物(借体)来代替甲事物,也就是用借体的名称来代替本体的名称,又叫换名。从本体与借体的关系之一角度来分类,中学语文课文中的借代大致有以下十九种形式:  相似文献   

4.
"胡"本义为"颔下垂肉",由此产生的事物名称有"胡袋、胡皴、鹈鹕"等;"胡"引申为"喉"义,"胡咙、胡夷鱼"等词语中即用此义;又引申为"胡须"义,相关的事物名称有"胡孙、蝴蝶"等;又引申为"西北部民族"义,与此相关的事物名称有"胡琴、胡笳、胡饼、胡蒜、胡萝卜、胡瓜、胡豆、胡椒、胡服"等;又引申为"大"义,使用此义的名称词语有"胡鳙、胡沙、胡考、胡耉"等。分析"胡"的意义引申情况,能够解开"胡"类事物名称的命名之因。  相似文献   

5.
给事物命名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瓜果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对广州话中瓜果的名称进行研究,不仅能揭示广州话瓜果命名的规律,同时还可以了解广州人认识事物时体现出的思维特征。文章试用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对广州话瓜果的名称进行考释。  相似文献   

6.
在说话或写作中,往往不把要说的事物名称直说出来,却拿与它有关系的事物名称或它本身最突出、最具有特征性的一部分来代替它,这种修辞方法叫借代。借代的手法是复杂纷纭的,这里只谈在毛主席诗词中常用的几种: 以事物状态代替事物,这是借代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帐寥  相似文献   

7.
论专有名词     
一、专有名词的意义及类型专有名词指的是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中存在的独一无二的事物的名称。譬如一个人的名字:庄子、德漠克里特、罗素等;一个地方的名称:山东省、临沂地区等;一个国家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等;一个团体的名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九三学社等,之所以称这些名称为专名,完全是为了与另一类名词即普遍名词区分开来。普遍名词如:国、山、社团等等,它们是一类事物的总称,这里的类包含着至少两个以上的事物分子,较之专名的独一无二性来说,能够被更广泛或更普遍地运  相似文献   

8.
借代是汉英共有的词格.汉英谚语都广泛使用了这种手法.所谓借代,即以甲事物的名称取代与其密切相关的乙事物的名称.它形似比喻,却又不是比喻.它的基本点是本喻体的相关性,而比喻的基本点是本喻体的相似点.汉英谚语中的借代通过巧妙的名称替换引起读者的联想,突出事物的特征,具有形象描绘的作用和诙谐幽默的谐趣.其具体方法多种多样,本文将对此做出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9.
说到词语的品味和锤炼,自然会先想到动词和形容词,因为它们常常让人品出生动传神的表达效果。对名词的品味和锤炼则说得较少,其实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这也是一项值得关注的内容。名词表示事物,是事物的名称。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事物有多个不同的名称。在一篇作品中,作者往往根据表达的需要,选用恰当的名词,有时会不断更换名称。  相似文献   

10.
借代,是借有关系的事物名称,来替代所说的事物名称的一种修辞方法。借代在课文中运用有如下几种形式。一、以古地代指今地。例如:①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  相似文献   

11.
三、借代借代是用有关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事物本来名称的一种修辞手法.事物的名称,往往是泛指的,说出来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想象,如果找出事物的特征,用它来称呼,就会使人联想到这种特征,从而得到鲜明的印象。如饲养员赵大叔叫那头干活儿挺起劲,力气也大,可就是脾气太坏,又踢又咬的“灰骡子”叫“火神爷”,就把“灰骡子”的性格揭露出来了。所以,运用借代手法,目的在使语言变化多样,把事物说得更为生动具体.借代是语言中运用很广的一种手法,它用以代替的东西是多种多样的.例如:  相似文献   

12.
鉴于现今我国旅游中文化特有事物名称英译普遍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就景点地名、中餐名和旅游中其它特有事物名称的直译、意译、音译以及半音半直(意)译,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标准化、规范化英译设想。  相似文献   

13.
打开名词     
写作文经常写到各种各样的事物.自然要经常用到表示事物名称的名词。准确地运用这类名词,会使描写或记叙更真切、形象、生动。使文章现场感强、生活气息浓、内容鲜活。打开名词.就是打开世界。也许.在写作中恰当使用表示具体事物名称的名词,是让鲜活的社会生活、丰富的自然存在进入作文的起点。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名称和事物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固有的联系,名称是我们约定俗成的,在约定之后词义就稳定下来.但是,名称和事物之间的关系也不是随意的,无任何联系的.麻雀在方言中有很多别名,仅在<汉语方言大词典>小字条目中就有八种别名.这八种别名可以分成两组,每组的内部都是相关联的.我们通过分析探讨得出小字条目麻雀别名的得名原因.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说话或写文章时,常常会舍去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与它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来替代,以达到突出事物特征,引起人们联想,增强语言表现力的目的。这就是在运用借代辞格。在小语古诗课文中,借代辞格运用得很多,现简略地作一些分析: 一、用事物的特征来代替事物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相似文献   

16.
换名是指用甲事物的名称来代替乙事物的名称。它是一种运用广泛的修辞艺术。语言具有共性,汉英两种语言不谋而合地存在着艺术换名。本从换名的含义与特点,表现手法和修辞功能三个方面对汉英换名修辞艺术进行比较,找出共性与个性。  相似文献   

17.
地理概念包括地理名词、地理名称和地理数据三方面。地理名词,如天体的名词就有恒星、行星、卫星、星云等,这些地理名词都是表示一个地理概念。地理名称就是地名,如伦教、上海、江汉平原等具体名称。地理数据就是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地理数字,如目地距离、人均耕地面积、森林覆盖率及地理事物的地位等。由于地理概念不清,使学生记忆混乱,出现答题错误。  相似文献   

18.
一、两者构成的基础不同 借喻构成的基础是两种事物的“相似性”,借喻中的喻体是拿来作比方的事物,它和要说的事物是有本质区别的两回事;而借代构成的基础是事物本身所包含的“相关性”,它虽用一个名称来代替事物的本名,但所指却是同样的东西或密切相关的两个事物。  相似文献   

19.
专名的指称就是专名所指的对象。专名问题争论的焦点是围绕专名有无涵义展开的。实例证明,一个事物,并非固定地非使用某个名称不可,只是由于人们的相互约定。一个名称,并非固定地非用来指称某个事物不可,也只是由于人们在交往中相互的约定。  相似文献   

20.
试析现代英语的构词理据李兴华关键词现代英语;构词理据词的理据是指事物和现象获得名称的依据,也就是名称和事物之间的关系问题。现代语言理论强调人类交际系统的任意性和约定俗成。索绪尔强调“符号的任意性”。他指出,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