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艺术教育的发展,口琴、竖笛、竹笛等简易乐器进课堂,学生人人学一件简易乐器,越来越得到学校、家长的重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很少注重学生的口腔卫生保健:学生在课前课后随意拿别人的口琴、竖笛、竹笛乱吹;有的学生因忘了带琴,向别班同学借用;有的随便用手触摸吹孔、吹口等不卫生现象比较严重。笔者认为在口琴、竖笛、竹笛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口腔保健、吹奏卫生教育,防止病从口入。  相似文献   

2.
竖笛作为一种课堂教学乐器,深受师生们的喜爱。但在课堂教学中,若引导不当,往往容易使学生在最初的新鲜感消失以后就会厌倦枯燥的竖笛学习,或是勉强地在课堂上做重复演练。这样一来,竖笛教学不但达不到器乐教学在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方面的作用,反而会使学生觉得学习竖笛是一种负担。为此我在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切入点,提高学生感受音乐情感的能力,去表现竖笛音乐的美,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竖笛的乐趣,而不是“负担”。一、体验竖笛的音色美1.听一听,欣赏竖笛音乐。在众多的乐器中,竖笛有其独特的音色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  相似文献   

3.
王红 《宁夏教育》2007,(9):50-50
乐器教学进入课堂,能否贯彻实施普及于广大学生,从根本上说是对教师自身素质的一次综合性检验。竖笛的学习必须融入到音乐课的整体教学中去,用竖笛吹奏来表现优美的音乐,是激发学生学习竖笛兴趣的关键,最终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4.
姜慧  田甜 《黑河教育》2011,(9):47-47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更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乐器教学中的竖笛教学,已越来越来越受到广大音乐教师的青睐。针对竖笛携带方便、简单易享的特点I我校开展了利用竖笛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课题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日本小学音乐教育领域包括音乐表现和音乐鉴赏两大类,音乐表现又包括歌唱、器乐、即兴表现三项内容。因此,器乐教学在日本小学音乐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日本小学器乐教学中,学生使用的乐器是以打击乐器和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为主,如:响板、三角铁、手鼓、手铃、铜钹、小鼓、大鼓、口琴、竖笛、口风琴、风琴、木琴、铁琴、合奏手风琴(没有低音贝司)等。小学一、二年级以演奏打击乐器、口琴为主,合奏时,也加入口风琴、风琴、木琴演奏,不过,旋律和节奏都很简单。响板和口琴是一、二年级学生自备乐器,每次上音乐课都要带进课堂。进入小学三年级以后,是以演奏竖笛为主要乐器,竖笛也是学生的自备乐器。合奏时,要加入其他乐器。日本小学生演奏的口琴,只有十五个单排簧的音孔,比普通口琴简单并易于演奏。竖笛是塑料制的,有八个音孔,音色柔美;便于转调,适于齐奏或与其他乐器合  相似文献   

6.
我市在音乐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和读谱能力外,还开展了竖笛器乐教学实验,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在学生没有真正了解和掌握竖笛的吹奏方法前,对这种乐器是十分陌生和好奇的,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教学。第一节竖笛教学可以不教任何教学内容,而上一节欣赏课,由教师吹奏各种旋律优美的曲子,让学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0,(55):153-154
竖笛这件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常常用于演奏的竖笛是八孔竖笛。作为一件易上手、音色美、价格优的乐器,八孔竖笛成了小学音乐课堂器乐学习的首选乐器。目前在小学音乐教材中,从三年级开始到六年级,每个单元都有相对应的竖笛教学内容和教学曲目。可以说,竖笛在小学生的音乐学习中,承担了了解乐器演奏、促进音乐表现能力、增强音乐双基能力、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8.
郭欣 《吉林教育》2006,(11):54-54
几年来,我分别将竖笛、口风琴引进课堂,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在不同程度上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我首先采用竖笛练习。竖笛经济、耐用、指法单一,对于初学者来说再适合不过了,还降低了学生学习乐器的难度。学生不但识谱的速度很快,而且口、手、脑、眼结合得有条不紊。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我引入了难度略大的乐器——口风琴。口风琴教学在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进一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竖笛作为一种课堂教学乐器,深受师生们的喜爱.但在课堂教学中,若引导不当,往往容易使学生在最初的新鲜感消失以后就会厌倦枯燥的竖笛学习,或是勉强地在课堂上做重复演练.这样一来,竖笛教学不但达不到器乐教学在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方面的作用,反而会使学生觉得学习竖笛是一种负担.  相似文献   

10.
<正>竖笛(recorder)又称直笛、木笛,是欧洲传统的专业木管乐器,有高、中和低音等近十个品种。高音竖笛因其音色优美、价格便宜和携带方便等特点,成了中小学音乐课堂的首选乐器,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纵观目前中小学竖笛教学实际,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竖笛教学的缺失或不重视。竖笛教学通常是音乐教学中靠边站的"机动"环节,时有时无;有些教师不具备竖笛吹奏的能力,致使竖笛教学的缺失。二是教学方式和方法单一。  相似文献   

11.
竖笛作为一种课堂教学乐器.深受师生们的喜爱。但在课堂教学中,若引导不当.往往容易使学生在最初的新鲜感消失以后就会厌倦枯燥的竖笛学习,或是勉强地在课堂上做重复演练。这样一来.竖笛教学不但达不到器乐教学在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方面的作用,反而会使学生觉得学习竖笛是一种负担。为此我在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切入点.提高学生感受音乐情感的能力,去表现竖笛音乐的美.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竖笛的乐趣.而不是“负担”。  相似文献   

12.
<正>在许多课堂教学乐器中,竖笛既经济又实用,深受广大老师的青睐。但说起竖笛教学,很多老师都会皱起眉头。竖笛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表现和享受音乐的过程。但同时它又是一种持之以恒的训练,一旦进入学习就必须付出艰苦卓绝的脑力加体力的劳动。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喜欢竖笛,让竖笛真正的走进课堂,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呢?一、充分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竖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学好竖笛的关键。如何把刚进入三年级的孩子引  相似文献   

13.
<正>2011年,新版的音乐课程标准重新把课堂乐器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进行了量化和要求。八孔竖笛因其携带方便、音色柔美、简易实用等特点,成为小学课堂器乐教学的首选,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习竖笛的基本动力。一些机械的、单调的技能训练,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竖笛的好奇心。笔者从事课堂乐器教学多年,由最初的课堂乱成一团糟,到如今校园里悠扬的竖笛声,竖笛教学可以说渐入佳境。  相似文献   

14.
学生学习竖笛能培养音准,增强音乐表现能力,尤其在视唱和欣赏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竖笛可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对培养乐感来说,竖笛作为一种乐器有着其它艺术表现形式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在多年的竖笛教学中笔者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谈一谈笔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竖笛是历史悠久的木管乐器,其音色优美、简单易学,是一种易于广泛普及的乐器之一。很多小学音乐教师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导下,将竖笛教学应用于音乐课堂中,以期达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升学校音乐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就竖笛教学在音乐课堂中的作用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更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14年学校正式将乐器引进课堂,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学校班级容量大的情况下,如何将竖笛教学融入音乐课,成为低年级音乐教师必须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在众多的乐器中,竖笛以其结构简单、音色优美、易于学习的优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被广泛应用。通过"竖笛教学进课堂",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心灵,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相似文献   

18.
以往农村中学音乐课就是一堂课一首歌就完成教学任务,音乐课堂的器乐教学基本为零。但在素质教育背景要求下,2012年7月起湘版初中音乐课本加入了竖笛器乐教学。这要求教师除了完成教学基本内容外,还应该教会学生一二样简单的乐器。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来,器乐进课堂越来越成为众多教师关心的热门话题。其中竖笛以其携带轻巧、音色优美、易于掌握的特点,逐渐成为了许多老师课堂乐器教学的首选。在音乐课堂中融入竖笛教学,不但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专注力和于脑协同能力,同时对深化音乐感知能力和发展艺术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特别是集体授课条件下,教师们会面临一些现实的困难和问题。本文针对课堂器乐教学中的共性问题,以竖笛入门阶段的教学为例,观察寻找现象背后的成因,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指出:器乐演奏对于学生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表达力和创造力有着重要作用。竖笛作为一种乐器有着其它艺术表现形式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学生学习竖笛能增强音乐表现能力,培养音准,尤其运用竖笛在视唱和唱歌、欣赏教学的过程中可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