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礼貌用语在中西文化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小爱 《考试周刊》2009,(35):42-43
礼貌表现的方式和判断的标准在不同的文化中是不同的。它与某一特定社会群体的典型行为密切相关。现代汉语中,“礼貌”是由中国历史上的“礼”演化而来的。而西方文化中的礼貌也有着其自身特殊的文化起源和内涵,因此,在中西文化中,礼貌虽有着类似的社会功能,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较英语和汉语中的礼貌用语差异可以帮助我们学好英语。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由于英汉语言的礼貌用语受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其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这种差异往往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进行。礼貌是各种文化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礼貌用语是人们日常语言交际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适当地给学生讲解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言与文化相依相存。礼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其基本语言表现形式——礼貌用语,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差异性。本文拟从称呼语、招呼语、告别用语等日常对话用语论述礼貌用语在德汉两种语言中的语用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浅谈德汉礼貌用语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4.
礼貌准则是人们衡量言语交际是否得当的一条重要准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在不同的文化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比较英汉礼貌准则差异的基础上,分析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问候语、称呼语、谦语与敬语、委婉语四个方面礼貌用语的差异,并以此为出发点,结合实例,探讨英、汉礼貌用语的互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杨永佳 《考试周刊》2012,(57):22-23
礼貌是各语言、各文化所共有的社会现象。本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礼貌用语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不同的社会文化对礼貌用语的影响。了解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有助于中国大学生更透彻地掌握英语语言,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礼貌原则在英汉语言文化中的差异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英汉两种文化之差异出发,就Leech的英语语言文化中的礼貌原则和顾曰国的汉语言文化中的礼貌原则作了比较研究,剖析了两种礼貌原则在英汉语言文化中的准则侧重、隐私、称呼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表现,有助于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准确地使用礼貌用语,从而促进成功的语言交际。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英汉两种文化之差异出发,就Leech的英语语言文化中的礼貌原则和顾曰国的汉语言文化中的礼貌原则作了比较研究,剖析了两种礼貌原则在英汉语言文化中的准则侧重、隐私、称呼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表现,有助于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准确地使用礼貌用语,从而促进成功的语言交际.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懂得说话有礼貌是好品质,教育学生做到说话有礼貌,会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要点: 1.对人说话有礼貌是好品质,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2.对人说话态度要和气,学会使用“您”、“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故事引入。先讲“问路论礼”的故事,后提问:(1)小青年问路,老爷爷为什么不理他?(2)老爷爷最后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9.
礼貌用语是人们成功地进行社会交际的重要因素。汉语和葡萄牙语的礼貌用语差异可从语言本身、语用和文化三方面体现出来。本文通过对中葡一系列日常礼貌用语(包括称呼语)的语义对比和语用、文化上的举例分析,阐述了这些差异对中葡跨文化交际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自从80年代以来,礼貌现象一直受到许多语言学家的关注。一时之间礼貌用语成为语用学家重点关注的对象。其中影响最大的是Geoffrey Leech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以及Brown和Levinson的“正面面子(”positive face)和“负面面子(”negative face)理论。教师适当地运用礼貌用语能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更加自信、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相似文献   

11.
敬语法是韩语的重要特征之一,其结构复杂且表现形式很丰富,如何正确使用敬语是韩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韩语敬语法的研究,进一步解释敬语法定义、分类、表现形式以及所受的制约,从而让学习者正确使用敬语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2.
敬语和谦语是汉语的一大特色,反映了中国的社会文化传统和道德习惯.通过时一些典型的敬语和谦语进行语用比较和分析,展示了汉英两种语言的语用差异,同时强调为实现语用等值,译者应关注原文的具体语境,在语言文化对比的基础上准确传达源语信息.  相似文献   

13.
Teachers' language is one important part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Politeness is regarded as a powerful strategy in dealing with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Based on Lakoff's Polite Model,Leech's Politeness Principle,and Brown & Levinson's Politeness Theory,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politeness in teachers' language in the classroom context.  相似文献   

14.
模糊是语言的特性之一,模糊限制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本文介绍了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及其在言语交际中与语用学的会话含意、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的关系;总结了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从而强调了它在人们日常交际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邢媛 《太原大学学报》2012,13(4):124-127
礼貌原则是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应当遵守的重要的语用原则之一。礼貌服务被视为酒店生命线,而礼貌原则在酒店服务英语中又处处得以体现。教师在教授酒店英语过程中应渗透Geoffrey Leech礼貌原则,在课堂教学语言的使用上应该遵守礼貌原则。  相似文献   

16.
Polite principle is influenced deeply by a nation'shistory,culture,custom and so on,therefor different countries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and expressions of politenessand indirect speech acts.This paper shows some main factorsinfluencing a polite speech.Through this article,readers cancomprehensively know about politeness and indirect speech acts.  相似文献   

17.
敬语是日语中比较难于掌握的语法知识。对于日语教育者而言,如何提高敬语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加以使用,也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教学实践中尝试讲授语法的同时渗透日本文化的方法,既能加强学生对敬语的感性认识,又能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敬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从语用学的角度,根据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和Leech提出的礼貌准则,对唠叨话进行深层分析探究.唠叨话,之所以通常被认为是失败的交际话语,是因为其严重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归属于竞争类和冲突类的言外行为,唠叨话常常违反了礼貌原则中的策略准则和赞扬准则.  相似文献   

19.
英语委婉语与"面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讨论英语委婉语与“面子论”中的礼貌策略的关系,指出英语委婉语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维护交际各方的面子。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和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函电往来日益增多,探讨外贸函电中语言表达的手段技巧也日趋重要。礼貌用语运用得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商贸业务的成功与失败。因此,探讨外贸函电中礼貌的具体表现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