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6年第4期刊登了《一类盈亏问题的解法》一文,文章内容由浅及深,层层递进,让人读后受益匪浅。但笔者在欣赏的同时,发现文中三道例题还可以利用图形进行解答。这种解答方法与过程不仅直观可感,且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2.
《数学通报》1863号问题:设x,y∈R+,且x+2y=3,求1/x3+2/y3的最小值. 上述问题刊登出来就引起很多数学爱好者的关注与研究,其中孙建斌老师在文[1]中、薛茂文老师在文[3]中、王增强老师在文[4]都采用了构造"数字式"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解答,刘成龙,余小芬两位老师在文[2]中给出基本不等式的解法,拜读了上述老师的解答深受启迪,笔者觉得文[1]、文[3]、文[4]采用的构造"数字式"方法新颖,但似乎难以想到;文[2]给出基本不等式的解法,总觉得没有完全展现均值不等式精髓.  相似文献   

3.
《数学通报》2006年第4期刊登的第1609号问题是: 求内切圆半径为1的三角形面积的最小值.文[1]对问题的解答作了很好的改进和推广,文[2]对此问题又给出了一种解法,但笔者认为此方法并不十分简单.实际上,若用一点凸函数的性质,可以得到此类问题的规律性解法.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例解兰州市十中王国士把一定数量的物体用两种方案平均分成一定的份数,已知按两种方案分配时每份分得的数量和余数(或不足数),求被分配的物体的总数量和要分配的份数,这类问题叫盈亏问题。下面谈谈盈亏问题的类型和解法。1.一盈一亏问题例1.有几...  相似文献   

5.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6年第4期刊登了《一类盈亏问题的解法》一文,文章内容由浅及深,层层递进,让人读后受益匪浅。但笔者在欣赏的同时,发现文中三道例题还可以利用图形进行解答。这种解答方法与过程不仅直观可感,且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例2把一些苹果和梨平均分成几堆。如果5个苹果和3个梨分成一堆,梨分完后苹果还剩4个;如果7个苹果和3个梨分成一堆,苹果分完后梨还剩下12个。问有多少个苹果多少个梨?解析:根据题中的两组条件先画出图1(粗线表示第一种分法,细线表示第二种分法),把图1中的两个图拼成图2,并标明序号。75苹果43梨12图1①…  相似文献   

6.
最近,笔者有幸拜读了《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7年第10期庞永红、张荣平二位老师的《"多点"、"少点"不在话下》一文。文中,庞、张二位老师通过五道不同类型的例题,详细地阐述了盈亏问题的解法,笔者深  相似文献   

7.
《初中数学教与学)2014年第1期刊登了孙红艺老师的《转化构图巧解题》一文,简称文[1],读完这篇文章,被孙老师构造不同位置的等腰三角形四种巧妙解法所折服.但是,将这些方法搬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也许会问:“这些巧夺天工的妙法您是如何想到的?”  相似文献   

8.
《中学数学杂志》2009年第2期刊出了唐兴东老师的《重心与图形面积平分问题》(以下简称文[1])一文之后,在第6期又刊出了邵亚明老师的《“重心与图形面积平分问题”的商榷》(以下简称文[2])和钟拥政老师的《也谈图形平分问题与探求重心》(以下简称文[3])两篇文章,  相似文献   

9.
本刊1998年第6期刊登了《解物理题不应违背数学原理》一文(以下简称《解》文),对常见的典型问题——滑轨问题的通常解法提出异议.《解》文作者认为该题的常规解法违背了数学原理.对这种观点,笔者不能苟同.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0年第5期刊登了林运蓉老师的一篇文章《对一道等边三角形问题的探究》(以下简称“文[1]”),笔者仔细拜读后,激发出关于文[1]许多新的“念头”.现结合自身平时的教学和研究,就这道源于课本、植根于课堂的试题再做一番探讨,以便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1.
贵刊2002年11期刊登了叶桂华老师题为《高中物理绳吊物体问题的解法技巧》(以下简称《技巧》)一文,文章针对学生容易做错的绳吊物体问题,通过具体的例题,总结出该类问题的解法技巧,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贵刊2002年11期刊登了叶桂华老师题为《高中物理绳吊物体问题的解法技巧》(以下简称《技巧》)一文,文章针对学生容易做错的绳吊物体问题,通过具体的例题,总结出该类问题的解法技巧,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正>《初中数学教与学》2014年第1期刊登了孙红艺老师的《转化构图巧解题》一文,简称文[1],读完这篇文章,被孙老师构造不同位置的等腰三角形四种巧妙解法所折服.但是,将这些方法搬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也许会问:"这些巧夺天工的妙法您是如何想到的?"基于这样的情况,笔者总结了解涉及一组邻边是两倍关系的平行四边形问题的三条途径:逆思、补形、分割,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潘俊 《数学教学》2010,(4):9-11,15
《数学教学》2009年第10期刊登了《对一类有序错排问题的探究》^[1]一文,文中作者解决了一个一般性的有指定顺序的错位排列问题,笔者试图从组合数学角度对结果加以说明,权当对该文已有解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15.
《湖南教育·数学教师》2007年7月号刊登了我与吴山青老师的"十二宫填数游戏的解法".前不久,收到几位老师的来信问:为什么第二类没有符合要求的填法?笔者经过思考,给出上述问题的一种简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笔者拜读了《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7第1-2期刊登吴山青老师的《一个换方问题的解法》一文后,对吴老师解题时的缜密思维感到敬佩。吴老师解此题时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确定中心数;第二步,根据中心数推导得出其他数;第三步,通过调整得出其他填法。笔者在对吴老师的解法表示认可的同时,认为这种解法不具有可操作性,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模式。笔者也有一种愚方,现提出来与吴老师及各位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17.
龚劲涛 《物理教师》2008,29(10):44-45
本刊2006年7期《力学中几个问题的讨论》一文(以下简称文[1])和2006年11期《对一道链条问题解析的商榷》一文〈以下简称文[2])都对同一道力学题的解法进行了质疑,但却各自得出了不同结论,那么两者孰对孰错,正确的结论应该是什么?笔者现在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最近,笔者有幸拜读了《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7年第10期庞永红、张荣平二位老师的《“多点”、“少点”不在话下》一文。文中,庞、张二位老师通过五道不同类型的例题,详细地阐述了盈亏问题的解法,笔者深深佩服二位老师的钻研精神。但笔者认为,庞、张二位老师所阐述的方法是算术方法,从学生思维的层面来看是逆向思维,不利于学生思考。若此类题顺着题意,用列方程的方法求解,既简便,又实用。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9.
文献[1]中给出了一个优美的3元代数不等的-问题2562,作者通过作差法给出了《数学通报》2562问题的一个新解法.相应的一些处理代数不等式的方法可以参看文献[2,3].  相似文献   

20.
盈亏问题     
通过比较把若干个东西平均分给某些人的两种分配方案和分配后的余数,反过来求分配的总人数和被分配的总量的应用题,叫做“盈亏”问题。一、一般的盈亏问题盈亏问题的解题公式是:(盈+亏)÷(两次分配每份的差数)=份数(人数)盈亏问题是一种有趣的问题,下面来看一个故事:例1.唐代有位尚书叫杨损,有学问,会算学,任人唯贤。一次,朝廷要在两个小官吏中提拔一个做大官,因为这两个人情况不相上下,所以负责提升工作的官吏感到很为难,便去请示杨损。杨损略加考虑便说:“一个官员应该具备的一大技能就是会速算,让我出题考考他们。谁算得快,就提升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