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河池学院2007级学生在07学年度和09学年度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男生在三年中身体指标发育更加合理,身体充盈度有所提高,肺活量和力量素质有明显提升,而心血管机能和柔韧素质有所下降。女生体重和克托莱指数有所降低,肺活量明显增加,心血管机能和柔韧、力量素质均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运用献资料比较研究法对广东省大学生1985、1991、1995、2000年4次体质调研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反映体质强弱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体能素质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耐力素质在1995年比1985年下降的基础上,又有大幅度的下降。分析了体质下降的原因,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为揭示江苏省7~18岁学生身体素质发展趋势和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利用1990年和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结果,对江苏省7~18岁学生的数据进行统计检验和分析。研究结果:江苏省7~18岁学生在速度、力量和耐力三大素质上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江苏省7~14岁乡村学生的下肢爆发力呈现下降现象;14~18岁的城市学生在柔韧素质方面具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0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检测细则,对广州城市7—18岁男女中小学生24个年龄组,共计2400名学生“九五”期间体质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城市中小学生形态指标随年龄的增长符合一般发育规律,但存在明显的肥胖趋势,女生优于男生;与1995年体调结果相比,2000年城市中小学生体质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身体机能的下降尤为突出;小学阶段体质增长情况优于中学阶段;小学阶段身体素质水平男女间无明显区别,中学阶段以后差距拉大。建议体育教育管理部门加大青少年体质检测力度,深入体育素质教育改革,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2000年吉林省大学生在校四年学习期间,除男、女学生的柔韧素质下降外,其他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总体水平呈现提高的趋势,但是各年龄段发展水平不一。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除反映学生柔韧性素质的立体体前屈指标水平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占林省大学生其他体能素质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体现在大学二年级(20岁)以后的各年龄段。15年来,吉林省大学生体育素质的发展具有较明显的阶段发展不平衡性;各项素质指标发展的不平衡性;男、女学生间素质发展的不平衡性;大学期间各项素质发展过程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6.
河南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985年和1995年河南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资料为样本,对7~22岁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发展及健康变化进行动态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中小学生形态发育迅速,大学生形态发育趋于稳定,身体发育匀称度,充实度有所改善,速度、力量、爆发力等素质指标有所提高,龋齿等常见病有所下降,学生口腔保健水平有所提高;而耐力、柔韧素质、肺活量仍有下降趋势,肥胖及超体重学生比例增加,近视率居高不下,乡村学生口腔卫生保健水平仍较低;城乡间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仍有一定的差距等。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生体质下降趋势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文献资料和比较研究法对辽宁省大学生1988、1999、2000、2003年4次体质调研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反映体质强弱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体能素质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耐力素质在1999年比1988年下降的基础上,又有大幅度的下降。分析了体质下降的原因,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指标三学年跟踪研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指标三学年跟踪研究结果表明:江南大学2002级学生身体形态发展状况良好,明显好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女生在身体发育匀称度和营养状况不断改善同时,身体机能水平同步提高,而男生身体机能水平却未能同步提高.营养不良、较低体重的检出率逐年下降,表明营养状况明显改善,但男生肥胖比例明显增多且呈上升趋势.速度素质不断提高,握力和仰卧起坐先升后降,耐力素质整体呈下降趋势.体质健康标准成绩总体呈偏态分布,评分结果明显偏高.  相似文献   

9.
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广东省7个城市14所学校的13~18岁的城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进行研究,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三个方面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学生的身体形态指标明显高于乡村学生;城市男生的肺活量水平低于乡村男生,但城市女生的肺活量水平优于乡村女生;在柔韧素质方面,城市学生总体的呈下降,并低于乡村学生;在力量素质方面,城市男生的力量素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女生的力量素质是呈上升趋势;在耐力素质方面,城市男生的耐力素质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逐步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耐力素质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图通过对社会历史、教育方式、娱乐形式、身体形态和生理心理诸方面的分析,探讨当今高校学生耐力素质普遍下降的原因。并从理论教学、教学环境、练习项目的多样化以及教学原则的角度,提出改善高校学生耐力素质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自编的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消费调查问卷。对956名江苏省高职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江苏省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较弱,体育消费观念有待加强;体育消费结构以实物型消费为主,劳务型消费为辅。实物型体育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劳务型体育消费水平;江苏省高职院校学生的性别,生源,月生活支出是影响江苏省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体育选项课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等方法对公共体育选项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选项课教学优于传统的体育普修课教学,且不仅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也能较显著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为体育选项课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体育院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在网络化环境下,体育院校图书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建设与兄弟院校图书馆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进而提出了转变观念,开展网络信息服务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体质测量、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2008—2011年山西师范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8—2011年,除男生体重外,男女学生身高与女生体重均呈现明显下降态势,且体重正常学生所占比例下降,"胖子"和"豆芽菜"比例增加;(2)2008—2011年,反映高校学生心肺功能的肺活量、肺活量指数、台阶指数均呈现连续的下降态势;(3)2008—2011年,反映高校学生下肢爆发力和肌肉总体力量的立定跳远和握力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但与2008年相比,2011年男女学生的下肢爆发力和握力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藏、汉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采用UPI对361名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藏族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显著优于汉族学生,但存在心理亚健康的学生比例均较高;藏族与汉族学中,女生总体心理亚健康状况都显著差于男生,但其心理亚健康水平都没有受到城乡、父母关系等因素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采用运动训练(HIIT)、营养配餐、健康教育的联合干预方法,观察肥胖女大学生身体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上海市某高校42名肥胖女大学生,在为期8周半封闭式环境下,为她们统一制订实施运动训练、营养配餐、健康教育联合干预方案,实验前后对实验者身体形态、身体成分、心肺功能和血液指标等进行测试。结果:实验后肥胖女大学生身高、腰臀比、BMR无明显变化(P>0.05),而体重、体脂肪重、体脂率、腰围、臀围、BMI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减肥效果明显;HDL-C空腹值未见明显降低(P>0.05),而安静心率、血压和Glu、TC、TG、LDL-C四项空腹值明显下降(P<0.05),心血管系统整体生理机能得到提高。结论:系统采用HIIT、营养配餐和健康教育的联合干预方法,对肥胖女大学生的减肥效果明显,同时可降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其方法是科学和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本科专修学生教学技能微格训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和系统分析法,对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进行了微格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微格教学训练对于提高田径专修学生的教学技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健美操已纳入大学体育课程的重要内容.探讨了异质分组教学模式在大学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实验对照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研究表明:异质分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健美操的动作技能、动作配合、创编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研究能提高高校健美操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为以后的健美操教学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语境对二语习得者非常重要,文章讨论学伴用随原则在大学英语口语中的应用,探讨如何利用语境、互动和协同来促进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提高学生动口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