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压裂裂缝几何尺寸和裂缝延伸方向决定了井网的部署、射孔的方位、压裂设计的优化等,对区块油田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采用地面倾斜仪对沙埝油田两口井进行裂缝监测,从而对小断块油田水力压裂裂缝延伸的复杂性以及裂缝真实的延伸情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能在井网部署、压裂设计优化、压裂后效果评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瓦2断块属于窄条状油藏,实施过大范围的压裂,压裂后增油效果较好,分析部分井压裂增产低的原因,包括储层物性差和压裂规模偏小等。压裂后断块整体含水低于50%,含水上升率不高,断块没有出现水淹,压裂后油井的含水主要以缓慢上升型为主。考虑裂缝方向实施井网调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梁秀红 《内江科技》2012,(4):157-158
史深100为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西段沙三段深层低渗油藏,非均质性严重,对其进行了矢量井网加密研究,计算了不同渗透率级别下的技术极限井距,并与适量压裂相结合,建立了史深100适量压裂加密井网,将该井网应用于矿场实践,取得了很好的开发效果,该方法对于同类油藏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按照矢量化井网开发的思路,以井网适应性研究为切入点,深入探讨营11沙三低渗透油藏井网形式、井距、排距与储层非均质性、地应力方向的匹配关系,找到了一套改善营11沙三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途径,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以实际气藏为基础进行模拟,对裂缝长度与方位、裂缝导流能力争压裂级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当水平井水平段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最大水平地应力方向时,随着垂直缝长度的增加和导流能力的提高,水平井累积产气量也呈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逐渐变缓。压裂后,裂缝数目越多的气井,日产量越大,但随着生产时间的延续,日产量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这为低渗气藏压裂方案设计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陈涛华 《内江科技》2012,(2):119+109
本文介绍了地应力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介绍了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同时根据测试结果,论述了地应力对射孔、优化压裂设计、部署井网的影响,阐明了地应力研究在油田开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吕维刚 《内江科技》2012,(11):122+70
由于滨363块低渗透油藏井网适应性差,注采井距大,使得水驱开发效果差,区块采油速度低,储量动用较低。为了探讨适应该区块开发的合理井网井距,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及经济评价技术对不同井网、井距进行优化对比研究,通过综合对比得出,滨363块采用正方形反五点面积井网,井距180米开发,开发效果和经济收益最好。  相似文献   

8.
对于低孔、低渗致密性页岩储层,其有效开发手段是进行水力压裂改造,而地应力是水力压裂改造的核心参数,直接影响水力压裂的最终效果。在对国内外地应力研究成果全面调研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页岩储层地应力的测量方法,探索了储层岩石力学关键参数对地应力的影响,介绍了储层应力场模拟的有限元方法。页岩储层地应力测量方法主要有水压致裂法、应力解除法、井壁崩落法和声发射法;水平最小主应力和最大主应力与杨氏模量和Biot系数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与泊松比基本无关;有限元构造应力场模拟通过构建研究区的几何模型、地质模型、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从而获得研究区构造应力场分布,预测构造裂缝的平面展布,对页岩气勘探开发优选有利区,选定钻探井位,制定合适的压裂方案等工作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9.
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技术是罗1井区水平井主要投产方式。为了给研究区内水平井压裂设计提供决策依据,基于罗1井区长8油藏实际非均质地质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系统分析了影响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的主要因素,并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分析了这些主要因素对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罗1井区压裂水平井的产能的最主要因素是油层厚度和裂缝导流能力,影响罗1井区压裂水平井增产倍数最主要的因素是裂缝导流能力和储层渗透率。  相似文献   

10.
柴达木盆地X地区为低渗透气藏区块,需要通过压裂方法提高单井产能。不同的井网部署,产生的开发效果截然不同。设计井网时,既要考虑单井控制储量以及整个气田开发的经济合理性,井网不能太密;又要充分考虑井与井之间的压力传递关系,井距不能过大。通过对柴达木X地区全水平井五点井网优化,分别研究了排距、井距、水平段长度对日产气量和累积产气量的影响。对井网参数进行了优化,提出合理的井网开发方案,指导油气田生产。  相似文献   

11.
在煤层气压裂过程中,当井眼应力大于煤层的拉伸强度时,煤层就会被压开,形成压裂裂缝。但到目前为止,针对大倾角煤层L井的压裂技术研究却几乎很少,这就使得在进行L井压裂施工时可能会盲目的增大压力,进而导致施工设备的损坏。本文首先针对煤层倾角大的特点,分析了井筒周围的应力状态;其次,根据断层力学、弹性力学,建立大倾角煤层L井破裂点及破裂压力计算模型,最后,采用约束变尺度法对模型进行了优化求解。  相似文献   

12.
张燕  李英  李媛媛  黄丽 《内江科技》2012,(5):107-108
大王北油田大37块属于低渗油藏,渗透率低、井网井距大、注入水水质差、储层污染等因素造成油藏开发效果差。本文针对这些原因,通过开展渗流机理、合理井网、井距的研究,辅以压裂、酸化、负压射孔等开发配套技术,提高和改善大37块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透镜体岩性油藏砂体形态不规则、核缘物性差异大、压裂裂缝和沉积性与井网匹配性多向性的问题,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人工裂缝与井网不同夹角时剩余油分布规律以及不同沉积相条件下的剩余油分布规律,为该类型油藏的剩余油挖潜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叶文波  李长胜 《内江科技》2006,27(5):158-158,154
低渗透油藏一般具有启动压力和天然或人工裂缝,其开发效果的好坏主要与上述两个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对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对井距的影响研究,以及开发井网对裂缝的适应性研究,进行了坪北油田SP199井区井网部署,对于同类型低基透油田采用合理的井网进行有效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仿水平井注水开发技术是高效开发低渗透油藏的一种新兴技术手段。为了合理开发低渗透油藏,本文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低渗透储层仿水平井注水开发排状井网模型,对相关裂缝参数和井网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可知不同的裂缝与井排角度、半缝长、裂缝导流能力,以及井距大小,对该技术开采效果具有影响。同时根据剩余油分布,对比仿水平井注水开发与直井、水平井的区别,直观上得知仿水平井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的优势。此次研究对完善仿水平井注水开发技术在低渗透油藏中的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实现其在低渗透油藏中的规模性运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水平井井网空间渗流问题,利用拟三维方法,将三维问题二维化,得到水平井在空间某点势的精确表达式。进行无因次化处理,通过编程计算,从平行正对水平井和平行交错水平井两种形式,水平井长度、注采井距大小、井间距大小三个方面进行量化分析势能的敏感性。该研究对于不同形式水平井井网的井网设计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伟 《科技风》2013,(6):109
本文分析了直井定方位射孔技术在樊170井应用情况,并与同区块邻井樊143、樊167井应用普通射孔工艺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在低孔低渗储层压裂措施改造中采用定方位射孔工艺可以降低地层破裂压力及压裂施工压力,最大限度沟通裂缝性油气层的天然裂缝,解决了压裂施工时常规射孔孔眼有效率低、压裂弯曲摩阻大等问题,减小地面压裂施工难度,提高了低孔渗储层压裂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18.
于东 《内江科技》2014,(5):109-110
<正>准确监测裂缝形态及延伸规律对于井网布置和水力压裂至关重要。文章总结了现今主要应用的远离裂缝的直接成像技术,可以分为地面测斜仪裂缝监测技术、近微地震监测技术和电位法裂缝测试技术三类。本文重点比较了各方法的获取参数、技术应用局限,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水力压裂是必不可少开发低渗油气藏的关键技术,而认识裂缝规律是压裂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压裂缝监测指通过  相似文献   

19.
从油气渗流理论出发,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保角变换法和等值渗流阻力法对水平井与水平井联合井网的开发渗流理论进行了研究,推导出四点法水平井井网在XYZ三维空间的产能公式,同时研究了影响四点法井网水平井产能的参数:水平井井距,井网排距,油层各向异性,水平井长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地应力剖面解释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地应力解释技术在压裂中应用推广力度不断提高,在对以往井压裂施工进行分析总结时,我们发现高应力部位射孔是导致许多井压裂失败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海拉尔两口典型井失败与成功经验的分析总结,结合对这类井现场处理及试验,总结出高应力部位射孔问题的预防、识别及处理方法。形成了针对高应力部位射孔引起的近井高摩阻问题的预防、识别技术和包括增加低砂比段注入时间、粉砂段塞及控缝高技术在内的高应力部位射孔处理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高应力部位射孔造成的低砂比砂堵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