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学习,离不开听、说、读、写的训练。而当前形势的语文教学,不管有没有使用多媒体,都一样急功近利,课堂上只注重听、说、写的训练,唯独忽视了“读”,因为“读”在试卷中不会出现。忽视“读”的训练,也就忽略了语感的培养,而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核心层面就是语感能力,语感水平左右着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活动的能力和效率。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所谓语感,简而言之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良好的语感体现为具有较为直接、迅速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深刻的直觉。语文素质的核心内容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语感强的人话听得明白,说得得体;文读得透彻,写得畅达。语感弱的人则反之。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那么,怎样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3.
语感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语感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与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是语言文字训练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所谓语感,简而言之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良好的语感体现为具有较为直接、迅速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深刻的直觉。语文素质的核心内容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语感强的人话听得明白,说得得体;文读得透彻,写得畅达。语感弱的人则反之。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那么,怎样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5.
语感是人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它是在长期的语言训练和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语言的听、说、读、写达到熟能生巧的能力。《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英语语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陶光生说过“语感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最核心的因素;离开了语感,文学作品无从欣赏,听说读写能力无从谈起;语感的水平决定着听说读写的水平”。以下是笔者在英语教学中加入语感训练后的一些经验和心得,望与大家探讨分享。  相似文献   

6.
随着阅读教学的不断优化,语感训练越来越得到广泛关注。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直觉的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它是左右听、说、读、写活动效率的杠杆。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语言是一个外部范文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是语感经验不断积淀的过程。这就要凭借一定的言语范例;让学生充分领悟课文的语言材料,形成鲜明的语感;熟记丰富多彩的文本材料,积淀语感经验;通过由仿到创,学会迁移运用。现就朗读训练中学生语感的训练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7.
蒋丽霞 《考试周刊》2012,(90):28-28
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语文教学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语感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能迅速捕捉到言外之意,在说、写时能以丰富的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因此,对学生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加强语感培养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觉."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能迅速捕捉到言外之意;在说、写时,能以丰富的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因此,对学生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在教学中究竟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9.
王金奇 《考试周刊》2014,(14):34-34
<正>语感训练是语文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良好的语感素质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保证,才能得到有效培养。在实际语言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要引起重视,认真落实。我就对语感的认识和培养问题谈谈看法。一听、说、读、写训练是语文科的主要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必须集中力量搞好听、说、读、写训练,才能真正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感技能。课上,教师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阅读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在阅读中形成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指出:“文学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语感,是一种感觉,一种对言语对象能够迅速做出判断的感受和领悟能力,一种以感性形态为表征的,渗透着逻辑理智因素积淀下来的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意会能力。语感是读者思想认识通向作者内心深处的桥梁,是训练学生感知语言、体察语言、把握语言的重要方式。在语文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训练学生的语感,有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一、读 曾国藩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  相似文献   

11.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都强调听、说、读、写的能力.很少涉及语感。什么是英语教学中的语感呢?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对语言的感知和感悟能力。它的特征是直觉性的.一般不需要理性思维做为中介.就能敏锐识别语言的内涵、情味、正误和优劣。叶圣陶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觉”。有良好的语感.学生在综合运用语言能力时更能游刃有余。那么怎样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肤浅的谈一谈看法。  相似文献   

12.
语感是听、说、读、写四项语文能力高度综合的表现形式。语感有直觉性、同化性、整体性、情感性。在实践中,只有抓住语感的培养,才能抓住语文教学的关键,而抓住了直觉思维训练又是抓住语感培养的关键。为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培养其较强的语感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主要应进行三方面工作:一是重视语言积累,加强语言习得;二是强化语言训练,突出语言学得;三是鼓励想象、联想,诱发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13.
卫红兵 《文教资料》2008,(3):155-156
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主轴,也是当代语文教学的热点.语感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听、说、读、写能力,因此,语感的训练和培养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学生语感训练的一个着力点--朗读;两条原则--理解性和情理性原则;三个层次--感知积累层次、分析领悟层次和内化运用层次;四项内容--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形象感.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与语感的简单分析后,提出了小学语文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的主要方法,包括加强情感沟通,以"听"训练语感;加强阅读训练,以"读"训练语感;加强对话训练,以"说"训练语感;加强写作训练,以"写"训练语感。本文旨在通过对"新课改"下语文教学对小学生语感的训练进行探讨,进一步丰富语文教学的作用及小学生语感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15.
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语文教学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能迅速捕捉到言外之意;在说、写时,能以丰富的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它左右着语文教学中的读、写、听、说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在言语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一、揣摩字词,语感训练的基础工作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品意境的深邃、景物描写的形象,都源自文本表达的贴切、形象。  相似文献   

17.
培养语感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与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是语言文字训练的最高境界.语感的形成,有一定的先天遗传因素,但主要是后天的培养训练,它需要经过长时期的语文知识积累和一系列的语文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8.
打开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我们会看到1-4册教材中安排的写话训练非常有限,而且内容是完全开放的。这传递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信息:语文,是开放的,综合的,生成的,它的课程资源蕴藏在教科书、课堂、生活这三大板块中。教师应该有效地整合各种课程资源,为学生说写搭建平台,采用多种方法来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写兴趣及能力。一、巧用故事内容,指导说写人教版小语实验教材体裁丰富多样,尤其是课文中的故事语感鲜明、文质兼美,有的课文还能引领学生自觉地走入“课文”。教学中,我创设情境,使他们进入“角色”,主动捕捉语感,对语言文字作切身感受,在…  相似文献   

19.
直感性、确切性、形象性是语感能力的基本特征,是语感培养的主要目标。语感能力是基本的语文能力,语感训练应该与基本的语文训练相统一,贯穿于语文基本训练之中。听说读写训练、品味语言训练、思维能力训练等语文基本训练,就是语感训练的基本途径,在这些基本训练中探索语感训练的方法,就能使语感训练得到有效落实,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是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语感的训练。进行语感训练要以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为基础;要让学生直接参与感知语言的实践,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应要求学生广泛交流,多方运用。我认为,通过狠抓以下几个环节,可以练就敏锐的语感。一、生活中的积累,是积累语感的基础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