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英语教学不能纸上谈兵,口语教学也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但纵观我们的课堂,学生在口语学习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心理障碍,这一问题要得以解决。一、学生在口语学习方面存在着的心理障碍1.母语的影响。从小到大,伴随学生成长的的一直是母语,学生习惯用母语表达、思考,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借用汉语的思维习惯来表述英语。2.从众的心理。课堂上尤其是高年级的课堂上,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如果没有一个学生带头回答,其他的学生就算知道答案也会保持沉默,这就是学生从众心理的折射。  相似文献   

2.
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是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心理因素会对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产生直接影响.教师要深入了解不同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的心理差异,采取种种教学手段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这是提高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心理障碍严重阻碍体育课的正常进行,直接影响中学生身心健康。对体育课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呈现形式、形成过程进行剖析,探究预防、疏导、消除策略,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有利于教学的课堂环境,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有积极意义。学生心理障碍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第一,对练习的消极、厌倦心理。第二,对练习的抵制、对抗心理。第三,对练习的忧虑、畏惧心理。第四,练习中的自满、自足心理。这四种心理障碍,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可通过学生间的情感传递,由局部感染到整体,直接影响体育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朱晨光 《考试周刊》2012,(36):107-108
在中学生立定跳远教学过程中可利用从众心理的积极效应辅助提高学生的自主练习参与度、主动学习意识,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在立定跳远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学生典型,营造积极的从众效应,而恰当的从众目标是取得积极效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赵金生 《中学教育》2003,(3):34-35,30
学习问题是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问题 ,也是教师、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据有关心理研究部门调查统计 ,中小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多半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学习问题上。因此 ,了解中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的表现、分析其成因 ,探究适合中学生心理特点的学习心理调适策略 ,从而消除学习障碍 ,摆脱学习焦虑 ,培养健康的学习心理 ,既是现实的需要 ,也是未来发展的要求。一、中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表现及成因浅析实践和研究表明 :要想克服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 ,必须对其做出正确的心理诊断 ,才能对症下药 ,药到病除。1.学习内容繁琐、教学方法呆板 ,造成学…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心理障碍,急躁心理、畏难心理、害羞心理、从众心理、自卑心理、投机心理等表现突出,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涉及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兴趣缺乏、意志薄弱、方法不当、知识断层、考试障碍、教学方法等方面,其解决的途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习毅力、勇气和专注精神,改善学习方法,开展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优化教学过程,不露痕迹地鼓励、激活背景,精心设计分层作业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7.
随着广州市中学英语教学不断深化,中考对英语口试要求的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笔者在教学工作的实践过程中,经过认真的调查,细致的分析,吸收专家的专业理论知识,总结出影响口语交流心理的六种心理障碍。即从众心理、定势心理、害臊心理、自卑心理、敷衍心理、“恐讲”心理。就这些问题,笔者归纳出克服心理因素影响的策略并依据这些策略在广州市第十三中学初中的一个实验班展开实验性的尝试。在三年的实验过程中,笔者以克服心理因素影响为目的,勇于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指引学生消除各种心理障碍。三年的实验性尝试所获得的成绩是令人满意的,也让笔者看到解决中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心理障碍,提高中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外语教学中,教学者对人的表现心理缺乏认识,以致学生形成表现心理障碍,导致了外语教学的失败.本文论述了人的表现心理及其机制,当前中学外语教学中学生表现心理障碍及其成因,提出了消除表现心理障碍,增强外语教学效果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学生口语表达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教师应该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来克服学生心理障碍,提高口语水平。本文从营造口语表达氛围、丰富课堂表达活动、开展口语练习和测试等方面探讨了激发学生口语表达兴趣、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口语教学方法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学习同仁先进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了以下口语教学方法。一、心理疏导法影响学生口语表达的心理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孤僻心理,不想讲话;羞怯心理,不愿讲话;自卑心理,不敢讲话;世故心理,讲不讲无所谓;从众心理,随大流,不愿带头讲话等等。因此,搞好心理疏导是加强口语教学的前提。首先从正面引导,使学生明确口语表达的重要性,深刻认识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其次根据不同的心理障碍采取不同的方法,舒缓心理压力,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坚持训练,保护他们讲话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讲话兴趣,尽量为学生提供…  相似文献   

11.
洪春鸣 《宁夏教育》2009,(11):74-74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半独立、半依赖、半成熟、半幼稚的成长时期,有其特殊的心理矛盾,有成人难以理解的困惑和苦恼。他们的许多心理冲突,得不到正确的疏导和化解,就会诱发各种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因此,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对中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直接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而实际上在达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涉及到与语言有关的许多方面,诸如语境、思维、心理素质等等,其中尤其是心理素质和口语交际训练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因此,教师要经常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消除他们在口语交际训练中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3.
吴永宏 《考试周刊》2010,(52):46-47
一、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类型 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心理活动梗塞、心理调节和适应机制不良,从而导致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和行为倾向。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表现得尤为突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陆小林 《教育导刊》2002,(10):15-16
1.中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分析 1.1 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这是导致中学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生巨大变化阶段,这一时期正是半成熟半幼稚、半独立半依赖的时期.他们的大脑皮质的控制能力较差,不善于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阅历浅,缺乏社会经验,在处理问题时容易顾此失彼,不计后果.尤其是目前青少年较普遍存在着身体发育提前而心理发育滞后的情况,各种心理矛盾困惑就容易产生.  相似文献   

15.
相当部分中职学生害怕英语口语学习,口语能力低下.长期以来形成的心理障碍是影响中职学生口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对中职学生口语学习主要心理障碍的调查分析,从学习动机、学习意志、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厌学心理等方面提出疏导对策,以期全面提高其口语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语言环境,正规的课堂口语训练少,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自言自语法"讲英语是帮助学生克服害羞心理、创造练习英语口语的机会、逐步建立起言语自信、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口语交流能力的策略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重视激励性评价;创造语言交流环境。提高学生口语交流能力的实验研究内容有:利用课前时间,安排学生演讲;有效利用教材,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练习口语;督促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外口语练习。  相似文献   

18.
调查统计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往往会在需要与可能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冲突;在需要与目标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压力;在压力与动力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对抗。这些矛盾激化的结果,容易导致青少年的心理障碍。处于青春发育时期的中学生易受到心理困扰,心理矛盾突出,心理失衡现象较普遍。如有的学生情绪波动,时而热情豪放,时而郁郁寡欢;有的学生脾气暴躁,冒险逆反;有的学生孤独寂寞,意志消沉;有的学生依赖从众,情感脆弱;有的学生自卑烦恼,多思多虑;有的学生嫉贤妒…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依赖心理、急躁心理、焦虑心理、自卑心理、恐惧心理等方面。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外部的原因如片面追求升学率,教法单调、呆板等;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如未真正认识到数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学习方法不正确等。教学中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中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领悟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进而爱学、乐学、会学,做数学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卢熙 《成才之路》2011,(23):64-64
走进语文课堂,见得最多的,依然只有基础知识、阅读、作文这三大教学内容,教师除了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口语交际活动外,还需为学生寻找更广阔的发展口语交际能力的天地。而对于综合性学习较强的口语交际课却往往被很多语文教师忽略。一、排除思想和心理障碍,培养学生敢于在公众场合说话的胆量中学生对待口语交际的不良心理状态主要有三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