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日,职业足球联盟筹备工作再度重启,社会组织开始成为重要力量参与到职业足球的治理体系中,并由此带来了政社关系的转变,标志着我国职业足球治理模式的重构进入了“突变”期。基于跨时间的多人、多轮访谈调研,借鉴治理理论,从政社关系视角对我国职业足球治理模式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进行分析。首先,回顾了我国职业足球治理由“政府管控”模式演进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模式的发展过程;其次,论述当前我国职业足球的塔状结构治理模式,归纳出职业足球组织间关系交叉、组织内运行机制不够完善2个方面的治理问题,并认为职业足球治理体系中各主体目标不同、改革的顶层设计与执行实施存在差异、社会组织发展较薄弱和发展环境的非均衡等是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针对上述讨论提出我国职业足球“平等—协作”治理模式构想,并从实现条件、实施方式和保障体系3个层面提出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足协在国家足球治理中的作用。结论:英联邦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由4个国家(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组成,每部分都相互独立,解释英格兰取得的体育成就比较复杂。足协在国家足球治理和发展中的作用,与英国分权倾向密切相关,是民族性格的概念,视自豪的和竞技性的努力为上,远超过运动训练、准备、技术和技巧。在足协层面上,形成了教练、运动员与球迷共同作用的英格兰文化,这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英格兰足球的历史成就。  相似文献   

3.
中国足球改革实质是一种用主观意志和主观愿望来"规范重构"和"引导推进"足球发展的思维路线与行动路线。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以"实践批判理论"为依托,厘清中国足球历史现状、政策演进、制度安排和现实困境。研究表明,中国足球改革发展应从思想、观念、价值和设计理论层面出发,契合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实情;中国足球应遵循规律和立足国情,从核心要义、理性选择、路径模式、保障体系、工作方式和发展根基六个维度建构集职业、社会和校园足球于一体的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的足球道路。  相似文献   

4.
德国足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分析和归纳德国足球发展的历史和文化,从历史演进的视角探讨德国足球的发展脉络和兴衰缘由,其经历被排斥的英国舶来品;中产阶级的玩物;亲近政府服务政治和军事;特定历史时期的优异表现产生的强大政治功效和文化认同;经济职能的彰显与疯狂;制度建设的完善与理性发展;公共文化产品核心理念确立的过程。德国足球长期保持强盛的根本原因在于获得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5.
从历史演进视角对日本足球归化运动员进行研究,将归化演进历程分为业余足球主导期、职业足球改革探索期、职业足球稳定发展期3个阶段。归化运作逻辑体现:以技术足球理念为基准,合理实施归化行为;以填补位置短板为目的,提高国家队竞技水平;以保障职业角色转换为举措,营造良性发展氛围;以规避资源挤占矛盾为导向,逐步改变归化价值取向。启示:我国应厘清主体责任和发展理念,做好归化顶层设计;正视国家归化需求,消解文化融合与社会认同障碍;建立长效服务机制,扩大归化行为示范效应;把握足球运动规律,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研究法、饱和经验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对苏、浙、沪三省市地方足球协会进行实证研究,依据软法制定主体和实施主体的不同,提炼概括了当前地方足球协会的两种软法治理模式,即省级层面地方足球协会"政府主导型"软法治理模式和市级层面地方足球协会"多维互动型"软法治理模式,并对这两种模式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继而归纳了当前地方足球协会软法治理"程序缺失、责任制度不规范、承诺滞后和权利救济缺失"的四个困境,从"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相关主体法治观念、软法的程序、监督问责机制"四个方面阐释了产生软法治理困境的原因,最后提出四项地方足协软法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等方法,对英国职业足球发展历程与经验进行研究,期望能为新时期中国职业足球发展战略制定与改革创新带来有益借鉴。英国职业足球经历了初创期、前商业化期、后商业化期3个发展阶段后,形成了内生路径与政府适时外部调控、融资渠道国际化、共享收益与绩效分配相结合以及职业裁判制度等演进特征。对我国职业足球改革的启示:"内外混合"路径转型;"稳扎稳推"渐进改革;优化产业环境;转变俱乐部经营方式;"创新驱动"生产要素培育。  相似文献   

8.
体育社会组织日益成为体育治理的重要主体,但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在合作治理实践过程中存在组织属性、价值取向方面的差异,主体之间的权责边界、资源分配、监管反馈仍需要进一步明确。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及实证分析法,对英格兰1998至2018年共4版“政府与志愿及社区组织关系协定”的背景、内容、运行机制、合作网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英格兰政社合作框架的历史嬗变过程可划分为雏形构建、改革发轫、转型提升以及成熟推广阶段,梳理其政社合作治理的运行机制发现多元主体参与、协议程序透明、建立共享机制是形成政府与社会力量合力共进的运行基础,并提出政社合作有关模式、结构及运营的发展建议:借助契约开辟联动通路,促进服务供给效能提升;打造软硬约束治理模式,健全政社合作治理网络;凝聚合作力量聚点围圆,共创互补关系实现善治。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西班牙足球发展历程进行回顾与梳理,认为西班牙足球经历了历史发展的4个重要时期,即二战前的发轫时期(1945年前)、佛朗哥政治足球时期(1946年至1975年)、民主化时代的变革(1976年至2000年)、新千年后的崛起(2001年至今)。并且认为促成西班牙足球走向崛起的成功因素包括:文化层面,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多元性与碰撞性是西班牙走向“艺术足球”顶峰的内部核心动力;管理层面,民主化背景下足球管理体制、足球法制、利益分配机制的改革促使西班牙足球走向制度治理;人才层面,西班牙大众足球基础的夯实以及青少年足球训练体系的改革与科学化构建是西班牙足球走向崛起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0.
对日本足球转型发展的历史脉络、动力机制及其战略价值进行研究。基于日本政治、社会及足球发展演变规律特征,认为日本足球转型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1)军国民教育主导下以校园为依托的足球发展阶段(二战前);2)奥运战略导向下以企业为依托的足球发展阶段(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末);3)国际化导向下以职业俱乐部为依托的足球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基于日本足球转型发展的动力特征,研究认为,日本足球转型发展得益于文化建设、体制转型、战略支撑、人才锻造4个层面的动力助推。日本足球转型发展在经济、教育和政治等层面皆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具体表现为:1)满足国家经济振兴诉求,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满足国家教育发展诉求,强化青少年身心健康基础;3)满足国家政治强大诉求,塑造世界一流强国形象。日本足球转型发展对我国足球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的同化与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概念分析入手,阐述了“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两种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模式的现状及发展情况。从概念的范畴、内容的指向性、发展目标、培养的思路、培养的理念等五方面探讨了“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两种培养模式的趋同性;从所处地位、培养对象、培养形式、结合模式、学训方式,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探讨了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认为区分二者的异同点,将有助于我们进行理性的思考,科学的决策,不断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晓雯 《收藏》2012,(3):12-16
有宋一代,私人收藏文物之风炽盛,无论文人士大夫,或者大商人,或多或少都有书画或其他文物庋藏。北宋初期较为著名的私人藏家有楚昭辅、王溥、王贻正等。嗣后,苏易简一家四代皆好收藏,米芾曾赞日:"四世好事有精鉴,亦张彦远之比。"据史书记载,"靖康之变"后,南渡的私人藏家尚有宗室赵令畤(zhi)、赵与懃(qin),以及苏轼、苏颂、黄庭坚、秦观、晁补之、陆游、周必大、朱熹、叶适、刘克庄、贾似道等文人士大夫。两宋私人书画藏家人数众多,蔚为壮观,折射出宋代书画收藏之繁盛。然而,以书画成就而驰名艺坛的米芾却因其书画盛名,而掩其鉴藏大名,以致少有人关注米芾作为书画鉴藏家的一面。  相似文献   

13.
体育科研和训练用仪器器材的研制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必须实行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训练器材与训练理论和方法;训练、测试与诊断、评定;工程技术知识与体育科学知识;工程技术人员与教练员、运动员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体力活动不足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客观、准确的体力活动监测方法和仪器对于开展体力活动研究、运动干预和人们的日常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Actigraph是目前国外应用最多的加速度传感器能量消耗监测仪器之一,首先介绍了Actigraph的基本技术、参数,然后对相关Actigraph的文献从"信度"、"效度"、"能量消耗推算方程"、"仪器对比研究"等方面进行回顾,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田径课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田径课教学正面临巨大的困境。造成的主要原因是:教学内容陈旧,缺乏趣味性;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组织形式呆板枯燥,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考试评价体系标准规则化,定量化,使学生对掌握田径运动的实用性、健身性产生怀疑。思想认识与资源开发不足,使田径课教学失去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6.
17.
科学技术与体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社会科学知识对体育发展的指导作用和自然科学技术对体育发展的推动作用。实践也证明 :“体育振兴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体育科学技术要面向体育运动的发展”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方针。  相似文献   

18.
梁晓龙同志多年在国家体育总局从事体育理论研究和管理工作,对体育理论问题有较深入的研究和自己独到的见解。本刊将陆续发表作者对中国体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和研究的系列文章,以求推动对中国体育基本理论问题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赵宝琴 《收藏》2007,(10):126-130
傅山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丁未闰六月十九日,即公元1607年8月11日。卒于康熙二十三年甲子(1684年)六月十二日,享年78岁。山西省太原市阳曲人。初名鼎臣,后改名山。字青竹,后改为青主。其字号颇多,计有仁仲、公他、公它、真山、朱衣道人、朱衣道士、五峰道人、龙池道人、石道人、侨黄真山、侨黄老人、松侨老人、青半庵主、丹崖翁、丹崖子、啬庐、观化翁等达70多种,这些“字号”无不体现了他的经历、思想和个性。  相似文献   

20.
艺术体操和健美操的同异及教学中的互补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体操和健美操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两个体育项目,它们有共同的特征,也有不同的特点,在教学中将两者适当的结合起来,发挥它们的互补作用,可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更完美的锻炼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