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日甲午战争后,发生了著名的“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本文对于这一事件的经过及影响,作一简要地叙述。一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各资本帝国主义国家向来狼狈为奸,日本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正是在列强的支持和怂恿下发动的。现在,俄,德、法三国竟不惜为辽东半岛归还中国而联合对日干涉,它们意图何在? 俄国是“干涉还辽”的为首国家。它的经济实  相似文献   

2.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起因对此,人民版(2005年)必修Ⅰ第25页说:“日本获得的极大利益,勾起了西方列强对华的更大野心。1900年,英、德、法、俄、美、日、意、奥等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笔者认为这一表述不够准确。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获得了极大利益,勾起了西方列强对华的更大野心,所导致的是列强随后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  相似文献   

3.
“台湾民主国”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产物,它的成立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首先,侵占台湾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战略目标,甲午战争为其割占台湾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其次,西方列强以自身利益为标杆,对日本侵台给予默许或支持,为日本侵台提供有利的国际形势;其三,清延过分倚重外援,忽视自身革新与自强,武备松弛,将才非人,三者的合力共同促成日本割台的成功及中国反割台斗争的失败。  相似文献   

4.
光绪与慈禧之间的矛盾性质问题,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两种说法流传甚广,一种是“母子间嫌隙”或“满洲家族的口角”说;一种是“权力之争”说。后一种说法,至今仍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有很大影响。有的著作把光绪在甲午战争中主张抵抗,说成是他“借抗战之名动用军队,  相似文献   

5.
李顿调查团报告书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际联盟对日本侵华态度的集中反映,①也是国联干预中日问题的一个较为积极的成果。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对报告书基本持否定态度,有的说,“这是牺牲中国主权,由帝国主义列强宰割东北的计划”。②有的说,西方帝国主义“不甘心让日本独占东北,而是企图把它变为列强共管的殖民地”。③有的则说,李顿调查团“费时七个月,草成了十几万字的歪曲事实的  相似文献   

6.
在1897年末到1898年初之际,帝国主义列强以“租借”形式侵占了许多中国的港口,建立了广大的“势力范围”,取得了新的租借权和特权。在这个危急的时期,统治中国的清朝政府充分地暴露了自身的昏庸腐朽。它惶恐地等待着帝国主义列强底新的要求,它无力抗拒列强底勒索,只把希望寄托于这些强国相互之间的矛盾,并指望帝国主义者把清朝的制度作为保全他们所必需的“秩序”之保证而加以支持。封建政权害怕爱国主义的高涨、争取革新的斗争和群众反帝运动的增长。1898年九月间,清朝反动集  相似文献   

7.
甲午战争对中国政治及远东局势的重大影响石志新中日甲午战争不仅对中国和日本造成巨大和深远影响,而且对远东地区也是一个划时代的重大事件。中国在这次战争中的惨重失败,一方面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迅速膨胀,同时也改变了远东局势,助长了欧美等帝国主义列强侵...  相似文献   

8.
1894年到1905年是近代日俄关系中的重要时期。这期间,日俄在远东的关系错综复杂,既兵戎相见,又相互勾结,它受到国际关系的制约,给远东及世界形势的发展以深刻影响。一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到日俄两国签订“朴茨茅斯条约”这一时期的日俄关系,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甲午战争爆发到三国干涉还辽前(1894年7月—1895年4月)。明治维新后,日本军国主义作为一个新的竞争者,加入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激烈争夺,它是通  相似文献   

9.
中日甲午战争受到欧洲列强远东政策的支配。英俄矛盾是当时远东国际关系中最主要的矛盾。决定了远东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对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进程和结局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英国和俄国在调停中日矛盾过程中所采取的政策.体现着各自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0.
樊锥是近代中国为维新变法奔波了一生的仁人志士,在戊戌变法过程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有关中国近代史的论著,对于樊锥却涉及不多,这与其在近代史上的地位很不相称。本文拟就樊锥戊戌时期的政治思想作一简略评述,敬祈史学界同仁匡正。一樊锥(1872——1906),字春渠,湖南邵阳人。少年时,在家乡求学,甲午战争时期,来到省城长沙,进入城南书院。当时,中国面临着被列强瓜分的危机,中华民族经受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当时,社会各阶层对于被“蛮夷小邦”日本打败的结局,非常不满,十分焦虑,作为“慷慨爱国之士”的樊锥也不例外,他说:“夫以堂堂之九土,而至万不如区区  相似文献   

11.
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不仅是日俄两国内外政策发展的结果,而且与列强在远东的角逐密切相关.日本挑起这次战争,得到1902年第一次英日同盟的有力支持.一日本在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获胜后,资本主义迅速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军国主义者大肆鼓吹应由日本充当"东洋之盟主".日本与沙俄在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陆奥宗光在其所著《蹇蹇录》第一章洋洋得意地宣称:“将来如有人编写中日两国间当时的外交史,当必以东学党之乱为开宗明义第一章。”日本抓住东学党起义这个时机,挑起了甲午战争,使日本跻身于世界列强之林,这是日本扩张主义者一贯自诩的得意之作。一、东学道运动及其性质东学党,自称“东学道”,朝鲜民间的天道教、侍天教的前身。“东学”,就是“东方之学”,是与当时叫做“西学”的天  相似文献   

13.
“一·二八”事变爆发后 ,中国政府推行“一面抵抗 ,一面交涉”的政策 ,不断寻求西方列强的同情和支持 ,希望列强介入、干涉中日军事冲突 ,借助列强的力量对抗日本。列强也曾出现于事变的前前后后 ,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西方列强没有真正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上海停战协定》对中国来说仍然是不平等条约。半殖民地的中国依赖外国势力维护自己的权益是极其困难的  相似文献   

14.
日俄战争是1904~1905年日本和俄国为争夺中国东北及朝鲜进行的一场战争。在战争中美国采取了支持日本的政策,这是美国和俄国在争夺中国东北问题上矛盾发展的结果,其目的是企图通过支持日本以遏制俄国,进而扩张美国在中国东北的势力。美国对中国东北觊觎已久,但是美国在中国东北的扩张一直遭到俄国的抵制。甲午中日战争以后,美国企图变中国东北为自己的“势力范围”。由于军事实力不是欧洲列强的对手,美国主要依靠自己的经济优势与其他列强在中国东北展开争夺,主要是争夺中东铁路的修筑权。1896年俄国和  相似文献   

15.
《科学课》1999,(5)
“科学”和“民主”,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在列强入侵、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一批仁人志士把救亡图强的希望寄托在科学上,纷纷发表对科学的看法: 严复:西人富强的真谛,既不是技术,也不是科学,而是黜伪存真的科学方法和屈私为公的政治原则。 梁启超:应用科学改变出来的物质或建设出来的机关等等,只能谓之“科学的结果”,不能与“科学”本身并为  相似文献   

16.
太平洋战争是日、美两大帝国主义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矛盾长期发展和日本推行“南进”政策的必然结果。“九一八”事变前美日矛盾的产生和发展美西战争前,日美关系相对平和。美西战争后,美国作为胜利和甲午战争的胜利日本便开始了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争夺,到一战前,两国在中国问题上的矛盾一度变得尖锐。20世纪的前20年,特别是一战期间,日本在争夺中暂居上风。  相似文献   

17.
第一节帝国主义对天津经济加紧侵略和日寇对天津农业的摧残一、帝国主义加紧对天津的经济侵略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不能不使帝国主义者加紧压迫作为主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殖民地和附属国”,特别是在世界市场已被帝国主义列强分割的情况下,中国便成为帝国主义通过大力倾销和疯狂掠夺来转嫁经济危机的理想场所。争夺最为激烈的要算是日本和美国,各自都想把中国攫为己有。甲午战争后,日本势力已侵入中国,它又乘西方列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无暇东顾和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机会,于1931年9月18日武力占领中国东北、随后向华北、华东地区扩张,妄图独占中国。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非常重视学校的校容校貌。他曾经讲过一个故事:甲午战争之前,中国海军的力量很强,中国兵舰曾气势昂昂地开到日本去示威。当时有个叫东乡平八郎的参谋长说,中国海军不足怕,不久我们日本人就可以把这口气争过来。你们看,中国兵舰的大炮上晒着裤子,纪律如此,虽有名将,何能为力?陶先生说大炮上晒裤子,反映着全军紊乱,甲午战争中国所以失败,与这小事并非无关。他说,学校的“容貌”是全校师生精神面貌的反映,他提倡从小事做起:“一切排起队来!”要求:物要排队,人也排队,静要排队,动也排队,从排队的朴素精神贯彻之中看到学校振奋的面貌。于是…  相似文献   

19.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随着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的出现,爱国救亡成了历史主旋律。留学目的较前带上了更加鲜明的政治色彩。 甲午战败在封建朝廷上层引发的震动是剧烈的。清政府被迫寻求政治变革途径,在一些资产阶级改良派人士的推动下,开始推行所谓的“新政”。日本“明治维新”成了仿效的范例,派人赴日本留学也成了挽救朝廷命运的重要措施之一。如果说,此前中国封建朝廷面对的外敌主要是欧美几个先起的列强,留学生集中派往这些国家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一种策略的话,此后,随着日本遽然成为当前的大敌,  相似文献   

20.
编辑部报告     
《科学课》1999,(5)
本期论坛《我们应该怎样纪念“五四”》,说的是自然教师和教学研究工作者,应当如何理解和学习“五四”运动所倡导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 “五四”时期,在列强入侵,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一批志士仁人把救亡图强的希望寄托在“科学”上。由于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