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弘  鞠海涛 《精武》2012,(29):57-57,59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高校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评价模型的构建进行了尝试和探索,旨在科学地制定高校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评价指标的基本维度,进一步完善高校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论如下:高校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评价的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30个。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广西高校乒乓球普修课技术评价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西高校乒乓球普修课技术评价存在技术评价标准脱离班级教学实际、技术评价指标难以体现比赛能力、乒乓球课程教学指导思想发展滞后的问题,影响到乒乓球普修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通过提高击球有效性、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转变乒乓球课程评价思想,合理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加大体育教师理论培训力度等对策,为解决广西高校乒乓球普修课技术评价有效性缺失问题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学体育专业教师标准评价能客观反映高校体育教师应达到的标准条件,是双一流本科高校体育教师个人素质提高的前提与依据。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调查、统计,构建出教学者、科研者、文化传播者、社会服务者4个一级指标,围绕四个主要一级指标构建出教育理念、教育知识等14个二级指标,并计算出指标体系权重,旨在为未来高校制定高校体育教师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运用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教师的职后培训的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旨在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的职后培训提供理论参考.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在规章制度、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次数等方面与高校体育教师的实际需要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提出应积极构建高校体育教师职后培训法规制度,建立高校体育教师职后培训机构,充实高校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内容,提供多元化高校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形式与建立高校教师职后培训的激励机制等具体、可操作性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温州市高校公共体育教师培训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温。州高校公共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应从改变观念入手,并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确定与目标适应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实现教师技能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效能,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运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构建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展开研究。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主要围绕素质、教学、科研、指导任务和社会服务五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根据专家的建议赋予它们合适的权重,为高校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参考,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发展战略,灵活调整具体指标的内容和权重。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育教师胜任特征模型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校体育教师、高校师资管理部门领导、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为调查和访谈对象,调查分析并构建由20个胜任特征组成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胜任特征模型,在此基础上编制并检验<高校体育教师胜任特征评价量表>.结果表明,自信、责任心、专业技能、调动积极性、反思能力、终身学习、明确的发展目标、创造性、关注细节9个因素,能够较好地解释高校体育教师胜任力模型,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评价高校体育教师胜任特征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不断变化对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以胜任力为切入点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进行体系构建,并以此为依据提出高校体育教师胜任力发展的具体办法。结论:高校体育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包括完善的知识体系和扎实的技能、与时俱进的思维认知和理解能力、组织管理与创新能力。高校体育教师胜任力的提升应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为思路,建立基于胜任力结构内容的合理考评体系、自主构建健全的个体职业素养、完善胜任力结构内容培训机制,进一步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各类体育教师培训项目实践研究为基础,分析新时期体育教师培训品牌化的趋势,剖析体育教师培训品牌形成的核心,对绩效目标定位、培训课程设计、培训模式创新、管理文化探寻4个要素进行分析,并对体育教师培训品牌的经营提出新思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培训的个体需求将由重学历性培训、轻非学历性培训,转变为终身需求知识性培训、学术性培训和教学性培训并重。应通过政策引导、全面推行体育教师职务聘任制、实施教师培训制度、建立培训运行保障机制等措施,促使体育教师重视非学历培训和教学性培训,提高培训效果,满足高校体育教师培训的个体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