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英国、法国、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和锡安主义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盟友.但同时又是争夺阿拉伯世界的竞争对手。在英国的主导下。阿拉伯民族主义者与锡安主义者签订《魏兹曼一费萨尔协定》,幻想通过在巴勒斯坦的妥协让步换取锡安主义者和英国的支持。反对法国对叙利亚和黎巴嫩的野心。英国利用《魏兹曼一费萨尔协定》取得政治上的话语优势的同时,又转而与法国妥协.在争夺巴勒斯坦、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的斗争中相互利用和施展阴谋.最终使阿拉伯人实现民族独立和与锡安主义者“合作”的梦想化为泡影。《魏兹曼一费萨尔协定》是阿、犹谋求合作的一个重要文件。它对我们理解英、犹、阿三方相互冲突与依赖的复杂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英帝国在近代外交史上长期立于不败之地。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争结束后英国对中东阿拉伯诸行省的安排,既给阿拉伯人许诺,支持阿拉伯人"独立"和"统一",又给犹太人允诺,支持犹太人建立"民族之家",同时允许法国人得到叙利亚(包括黎巴嫩),与法国共同受国际联盟"委托"统治阿拉伯地区。而英国的真实意图则是如何建立自己在中东的持久控制,既不想让犹太人建国,也不想让阿拉伯地区统一,还不想让法国人过多染指。事实上犹太人、阿拉伯人看到希望却得不到实利;法国表面上与英国平起平坐,实则受到英国支配。最终英国在巴勒斯坦的统治陷入失控状态,以不体面的方式收场。  相似文献   

3.
“世界大舞台”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盛行的文学主题,展开就是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演员,这个主题可以有多角度的阐释方式。文章选择了阿拉伯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中《睡着的人和醒着的人》,英国莎士比亚的喜剧《驯悍记》,意大利薄伽丘的《十日谈》中第三天第八个故事,试图分析“世界大舞台”主题的喜剧展开方式。  相似文献   

4.
“灰姑娘型”童话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姑娘型”童话故事因法国夏尔·贝洛尔的《灰姑娘》童话文本而传遍欧洲,因德国格林兄弟的《灰姑娘》童话文本而得名并传遍世界。周作人及英国人的研究都认为“灰姑娘型”童话故事最早的书面记录,是公元9世纪(晚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之一《支诺皋·上》中关于叶限姑娘的故事。该故事通过来大唐做生意的阿拉伯人传播到了阿拉伯地区,经在阿拉伯地区游学的法国学者扩散到了欧洲并传遍世界。《酉阳杂俎》续集之一《支诺皋·上》中叶限姑娘的故事表明,“灰姑娘型”童话故事的源头在今贵州东南侗族聚居地区。  相似文献   

5.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有很多故事都涉及到中国一词,但是这个中国不是实际世界中的中国,这里的中国只是遥远的阿拉伯人对远方国度的一个美好想象。研究《一千零一夜》故事中有关中国的部分,有助于了解中古阿拉伯人对以中国为代表的异域文化的接受,以及他们对异域文化达成认同的心态取向。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在中近东地区实施双轨外交,对土耳其亚洲领土做出了互为矛盾的承诺,试图将法国和阿拉伯王公都纳入自己的战略体系.本文着重分析英国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诸多矛盾,探讨英国不断调整政策的根源和实质,阐释英国对阿拉伯人的食言和背叛在阿拉伯世界造成的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7.
据英国《泰晤士报》日前报道,以色列科学家正在全力破译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基因差异,以研制只攻击阿拉伯人的基因炸弹。英国生物学家断言,基因武器近年即将问世。20克超级基因武器就足以使60亿地球人死亡。目前,多个国家正研制基因武器。  相似文献   

8.
我们今天学习的代数知识,其实并不是什么现代的东西,早在1000多年以前,人们已经了解并掌握了一些代数的知识,并用它解决了许多生活实际当中的问题.然而,把代数作为一门系统的独立学科,并首次创立了代数学的名称的人却是一位名叫花拉子米(783年~850年)的阿拉伯人.代表作为《代数学》,当然是用阿拉伯写的,原书名直译为《还原与对消的科学》。  相似文献   

9.
正胜地:阿拉伯代表影片:《阿拉伯的劳伦斯》《阿拉伯的劳伦斯》这部老电影,很适合在大银幕上观看,所有那些你不可能在电脑屏幕上发现的细节—谁知道那蜿蜒的巨型沙丘上还有那么多复杂别致的纹路呢—都会深深地震撼到你,让你触目惊心。在所有涉及沙漠的电影中,这一部把沙漠拍得最美。  相似文献   

10.
由于翻译成中文的阿拉伯文学作品相对较少,因此中国读者很难对阿拉伯文学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总体把握。《一千零一夜》在中国被普遍认为是阿拉伯文学的最高成就,但它在阿拉伯评论家和阿拉伯读者的心目中的地位却较低。这是因为:首先,阿拉伯人认为《一千零一夜》作为一种民间俗文学,无论如何是无法和正统的高雅文学相媲美的。第二,他们把阿拉伯古代的诗歌看成最能代表阿拉伯文学成就的文类,早期流传下来的诗歌具有很强的历史价值,相比之下《一千零一夜》就显得无足轻重了。第三,《一千零一夜》是舶来品,虽然其中有一些纯阿拉伯的故事,但它最初…  相似文献   

11.
试论英国中近东政策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30年代,英国关于“维持奥斯曼帝国完整”的中近东政策经历了不明确、初见端倪到形成确立的变化过程。本文分析了这一变化及变化的原因,并阐述了英国外交大臣帕麦斯顿根据英国中近东政策的需要,促成1841年《海峡公约》的签订。  相似文献   

12.
杜鲁门政府为了控制巴勒斯坦地区,并以此为据点进一步向中东扩张势力,采取了排挤英国、遏制苏联的基本方针.但在具体施政中,白宫同国务院、国防部意见相左,他们或者强调公众舆论,重视国内政治;或者强调经济利益,重视军事安全.时局多变,英国不甘退让、苏联步步进逼、犹太国终为既成事实;再三权衡,搁置"分治决议"、放弃"国际托管"、交锋于白宫会场,"承认"问题上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3.
新保守主义对布什政府的外交政策特别是中东政策有显著的指导作用和空前的影响力。新保守主义之所以推行“大中东民主计划”,根源在于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今后,新保守主义和“大中东民主计划”对国际关系仍将具有重要影响,但世界政治现实决定了其前景不会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14.
中国要在中东实现和增进国家利益,无疑会面临诸多挑战与风险。在风险"场景"上,既包括美国中东"霸主"地位的强化和延续,又包括"多国"力量在中东围绕地缘政治和"低级政治"诸内容的博弈,还包括中东内部自身状况的恶化等其他方面。对相关风险场景的认知,有助于规避相应风险,谋取中国在中东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18世纪后期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对藏政策的早期阶段。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英国东印度公司对我国西藏实行以建立直接交往关系为目的的“和平”渗透政策。由于喜马拉雅地区各国在历史上同我国西藏形成的密切关系及其在地缘政治上的屏障作用,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这一地区的扩张活动同它建立英藏直接交往的尝试一样,都是其对藏渗透政策的组成部分。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廓尔喀侵藏战争中的卑劣表演最终导致了其早期对藏政策的彻底破产。  相似文献   

16.
艾德礼政府大国防务政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德礼政府坚持维护英国的大国地位,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全球防务政策,这一目标主要体现在1947年与1950年的两个防务计划上。两个防务计划有五个特点:在防务上依赖美国的同时又与美国拉开距离;把苏联作为主要敌人又避免过度刺激苏联;英帝国和英联邦是防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东在战略上的重要性;远东在防务中处于次要地位。防务政策的演变体现出两个重要趋势:从软化苏联到更加依赖美国;中东防务的重要性逐渐倾斜为欧洲本身的防务,而冷战的爆发与升级是促成这两大转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冷战期间,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始终是美、苏争夺的焦点。美国在中东的外交政策与其说是为了捍卫国家利益,不如说是保护以洛克菲勒石油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几个垄断财团的利益。可以说在中东这一地区,美国的国家利益与洛克菲勒石油跨国公司的利益出现最大程度的重叠,并使美国执行带有“中东特色”的外交政策。文章拟简单阐述,并试图从中找出美国外交政策中的经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8.
冷战背景下,争夺石油霸权是美苏争夺的焦点之一。伊朗石油国有化给美国插手中东石油带来机会。美国及其盟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国家安全问题。美国的国家利益、国家安全要求遏制苏联在中东的影响和削弱英国势力。美国的中东政策深受石油因素的影响,美国政府和石油公司把中东石油与国家安全联系起来考虑,制定政策。在伊朗石油国有化运动中,美国在国家安全的构架下,遏制苏联石油扩张,排挤英国,确保美国及其西方盟国石油供给安全,美国在中东的石油安全政策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9.
意识形态因素在英国对大革命法国的干涉战争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柏克的《法国革命论》从意识形态出发,用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政治价值准则对法国革命及其理论原则进行了系统的批判,极大地加深了英国政界对法国革命的忧虑;法国革命进程中出现的暴力和流血,“博爱法令”的颁布,促使了对法战争的爆发。反法战争开始后,英国政府又把摧毁法国革命的意识形态作为对法战争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英国对法战争初期对意识形态因素的强调,开了世界近现代史上“意识形态之战”的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