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是企业金卡的诞生地,也是金卡集邮的发源地。1994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个金卡集邮组织“金卡集邮联谊会”在北京正式成立。会刊《金卡集邮》至1998年12月,共出版了41期。2000年初,北京的金卡集邮爱好者重新筹建金卡集邮组织,2001年4月成立了“北京金卡集邮研究会”,会刊《金卡》现已出版13期。 1995年1月1日,“河南金卡集邮联谊会”在郑州成立,会刊初名《金卡集邮》。1997年5月18日从第6期起更名为《河南金卡集邮》,与郑州邮政广告信息公司联合主办,4开4版彩印,是印刷质量最好的金卡邮刊。  相似文献   

2.
我爱收藏邮票、书画及相关的艺术品,1995年在挚友的影响下迷上了企业金卡。邮资企业金卡能够用于通信,是一种不寻常的艺术性邮品。由于囿于西安时间长,人员关系比较密切,促成了《收藏》杂志社、秋林公司制作过图案优美的金卡,又和中国工商银行西安分行热爱收藏的朋友一起建议以古画为题材作图案制作企业金卡,这些单位的企业金卡获得了集邮爱好者的喜欢和好评。在陕西国际投资公司以文物图案制作企业金卡套卡过程中,我参与了文物的挑选和试印样张的一些工作,陕西是个文物大省,国家瑰  相似文献   

3.
生活中可能有一部分人现场看过时装表演,而大多数人是通过电视来欣赏时装表演的。现在有不少金卡上就有时装表演,也有模特的表演,T型台就在您眼前。金卡尺寸较大,画面静止,可以让您看个够,就像女歌手那英在一首歌中唱的那样,“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最早出现在金卡上的时装是1995年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金卡,全套两枚,模特穿的羊绒衫不同,女模特身穿黄红黑白彩色拼块的羊绒衫站在T台上(图1)。  相似文献   

4.
《求是》杂志是党在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阵地。《求是》杂志社自1995年发行第一枚金卡起,迄今连续八年共发行了九枚金卡,其中1997年发行了两枚。《求是》杂志的前身是《红旗》杂志。1997京(BK)-0047卡  相似文献   

5.
企业拜年卡,又名企业金卡,简称“金卡”,是国家邮政部门发行的、以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为载体、将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背面图案缩小或取消,印刷申请发行单位提供的新内容,并交由申请发行单位自行支配使用的一种邮政用品。(以下简称“金卡”)“金卡”的产生和发展 1991年底,原邮电部在贺年邮资明信片的基础上,推出了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1993年底发行时,  相似文献   

6.
重庆’97全国邮展中,据统计30部专题邮集中共用了55张金卡,其中1993年的1张,1994年的8张,1995年的33张,1996年的11张,1997年的2张,包括金奖《说茶》等沾金带银的获奖邮集中也有使用,使金卡在全国邮展中初露头角。 人们青睐企业拜年卡是因为它往往有着其他邮品  相似文献   

7.
邮票,集邮爱好者喜欢集藏之物,小型张邮票更是众多邮票中的佼佼者,它发行量少,设计独特,印刷精美,令人爱不释手。由于印量少所以难求,由于年代久远所以难觅,由于市场价格不菲更不好轻易得到。1993年中国邮政推出企业金卡之后,不少小型张先后印在了金卡上。  相似文献   

8.
最近看电视,一位足球运动员说:足球就是我的生活!我马上就联想集金卡就是我的生活!我开始集金卡是1993年,收集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只有自己知道,但始终乐此不疲,因自己亲身经历与金卡集邮发展大多相关,所以定名十年金卡情缘。 92年底好友王晋枫首次向我介绍金卡,还向我讲了六四○一的生肖年份、长城酿酒等卡,引起我极大兴趣,可以说这是我与金卡的初次相识。紧接着我在北京、武汉等地陆续购到不少金卡,手中较多的卡就是昆明宏达,从此踏入集金卡之路, 一走就是十年。  相似文献   

9.
悉尼组委会推行奥运会主会场“金卡”为筹措资金,悉尼奥运会组委会推出主会场“金卡”计划。“金卡”每份价值10000澳元,持有者在悉尼奥运会上拥有在主会场最佳席位观看所有精彩比赛的权利,其中包括男子100米决赛,男子4×100米决赛等。为促进销售,组委会...  相似文献   

10.
北京金卡集邮研究会征稿启事得到各地金卡集邮组织和卡友的热烈响应,纷纷推荐十年来发表在公开发行的报刊、内部准印刊物和民刊上的金卡集邮文章,选送的索引条目共有约一千条,大体上反映了我国金卡集邮发展的概貌。限于篇幅,笔者仅从中精选了金卡研究、金卡集邮与邮展、金卡MC等几个方面的部分文  相似文献   

11.
1992年企业拜年卡面世,它是在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专门为企业作“拜年”之用的一种明信片,同时可以宣传企业形象,介绍产品,集邮界称之为“企业金卡”。当年仅发行41种,239万多枚。经过10年,到2001年金卡发行量达到13000多万枚。为什么金卡发展得如此快?因为金卡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被誉为“永久性广告”的金卡收费低廉,为其发展铺平了道路。有人埋怨金卡发行过于膨胀,增长太快,希望缩小发行量。我认为有这种想法的人可能不了解金卡的发展历史。作为沟通企业与用户之  相似文献   

12.
读者看到此篇文章的时候,2003年企业金卡已经发行了,笔者在此放一个“马后炮”,对2002年的企业金卡情况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以便读者与2003年的企业金卡进行比较。一、发行时间有所提前。以往企业金卡的发行总要落后于同年的贺年(有奖)明信片,早的要到12月中旬,迟的更要拖到春节前后才能交货。我从江苏省邮电印刷厂了解到,每年12月份到次年春节前,前来催货、提货的客户络绎不绝,由于企业金卡的时效性很强,越往后拖,其宣传效果就越差,因此客户对此也时有怨言,但2002年企业金卡和贺年(有奖)明信片是同步发行  相似文献   

13.
企业金卡自1992年诞生以来,北京的金卡集邮组织对历年发行的企业金卡进行了六次评选。第一次评选是1994年10月8日,《中国集邮》编辑部、《科技日报》社金卡尔广告公司和《邮政指南报》社在人民邮电出版社联合召开企业金卡研讨会,对1993年和1994年的金卡进行研讨。与会人员现场评选,评出一个最佳卡,两个优秀设计卡和两个最佳广告用语卡。  相似文献   

14.
企业金卡十年的发展历史,是中国经济在改革中腾飞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市场经济旺盛的生命力。2002年企业金卡上亿的发行总量,在1992年发行之初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回顾这十年企业金卡的发展历史,它经历了几个过程。金卡发行初期阶段,人们从不认识到认识,这是一个重要过程。1992年底企业金卡正式发行上市,它不是通过邮政窗口或邮票公司出售,而是由企业自主分发。由于发行方式打破了惯例,也未加宣传,所以有人认为它缺少严肃性和权威性,没有什么价值,加之面市后很长时间无人知晓,大量的金卡在默默无闻中自然消耗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企业金卡是正宗邮品。自1993年问世以来,发展迅猛,爱好者也越来越多。在全国出现了不少金卡集邮联谊会的组织。由于金卡的发行品种多,必然会出现一定数量的“超前片”。这样,缓解了自制极限片片源的不足,为自制极限片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在1996年发行的金卡中,豫编1号为南阳花岗岩厂的恐龙蛋卡,而中非共和国于1996年4月26日,发行了一枚《中国南阳恐龙蛋化石》小全  相似文献   

16.
企业金卡(企业拜年卡)上的生肖年年有,而且越来越多,呈直线上升趋势。首枚生肖金卡——六十花甲子1993年企业金卡在贺年(有奖)邮资明信片基础上面世,是当年惟一的一枚生肖卡,6401企业金卡成为开路先锋,这枚金卡十分特别,没有厂长标准像、没有产品图像,正中摆着一个六十甲子年表,顶头一排是12生肖剪纸,因为当年是鸡年,所以鸡打头。六十花甲子,图覆盖面广,拿到企业金卡的人,都想查查自己的属相,再一看原来是6401发行的,就  相似文献   

17.
金培 《集邮博览》2014,(8):44-46
正拜读《集邮博览》2012年第11期刊登的《企业贺年有奖片不都叫金卡》(以下简称"叫金卡")之后,笔者认为,其中有关企业金卡的若干说法不太确切,现根据所见资料谈谈自己的见解。一、关于企业金卡的起源"叫金卡"称:"当年在筹印1993年贺年有奖片时,中国邮政广告公司(以下简称中邮公司)联系了15家获得国家金奖产品的企业,在贺年有奖片背面加印广告。由于这些企业的产品都获得了国家金奖,所以在广告图的下方印上一行文字—贺年(有奖)明信片企  相似文献   

18.
为扩大警察形象的宣传,北京市公安局推出了《北京警察卡通形象》2003年贺年有奖明信片(即企业金卡)。由北京南方广告公司设计,共八幅,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北京警察基础形象,即男警与女警。第二  相似文献   

19.
子心 《集邮博览》2011,(11):46-47
企业金卡自1992年问世至今,发行过的种类不计其数,题材更是包罗万象,受到很多集邮爱好者的青睐。众所周知,企业金卡的主要功能是广告功能,但笔者在收集企业金卡的过程中却发现,有的企业金卡还有其它的附加功能。  相似文献   

20.
企业金卡自1993年在中国面世以来,由于自身的特点使其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已经成为邮政的一项重要业务。企业金卡的发展完全得益于她的不断改进和完善。附卡设计应继续改进近几年来,企业金卡载体的设计几乎是年年有变化,特别是在附卡的设计上改进尤多,值得称道。如把“金卡”正面的定价删去,把兑奖剪裁线下端的剪刀图案拿掉,把邮政娃娃由正卡左上方移至附卡上方等等。然而,笔者以为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一是附卡下方的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