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陆世雄 《考试周刊》2009,(35):23-24
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自1930年发表以来.便成为文学批评者竞相讨论的对象,而其中的一个主要话题是女主人公爱米丽的悲剧命运。有的学者认为,爱米丽杀死恋人是因为对方的薄情令她由爱生恨。而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爱米丽的悲剧是由南方盛行的父权社会和传统妇道观所致。本文认为。爱米丽悲剧的成因可以分为外因和内因两种.外因是南方传统价值观的影响,内因则是爱米丽的个性。  相似文献   

2.
福克纳著名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讲述了一个南方贵族小姐爱米丽悲剧的一生。按照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从爱米丽生活的家庭及社会背景方面进行探讨,可以找到造成爱米丽悲剧一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他的短篇小说中的精品。本文试从女性主义角度,主要着眼于父权统治、社会压力、时代因素、爱米丽的性格、荷默的背叛五个方面来分析爱米丽的悲剧成因。爱米丽的命运被一种无形而又不可抗拒的力量所支配,最终导致了一场爱情悲剧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威廉·福克纳的《送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被普遍认为是反映了南方新旧两种制度的冲突.本文从女性角度出发重新解读,认为爱米丽个人的不幸遭遇反映了美国南方社会的父权制和淑女制对女性的性别及情感阉割;而在爱米丽死后,杰弗生镇上的人们在她家二楼密室里的骇然发现实际上是爱米丽对虚伪的南方社会的一个绝大的报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了《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悲剧成因,论证了爱米丽的去世是“倒下的南方贵族纪念碑”的这一深远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6.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小说描写了主人公爱米丽悲惨的一生。试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分析其悲剧的根源,归纳为三个方面:南方社会以父亲为首的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压迫和统治;清教思想下的妇女观和贵族观的束缚使女性不能享有正常的权利;重重压力下爱米丽反抗的不彻底性。内因外因的双重作用下,爱米丽的希望彻底毁灭,最终杀害自己最爱的人,取得女性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7.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作者福克纳对主人公爱米丽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表现出无尽的同情和怜悯。从女性主义视角,包括社会、家庭和婚姻制度三个方面对爱米丽的悲剧人生进行解析,从中可以看到南方非人道的道德观和男权社会对女性精神世界的控制、摧残和扭曲。  相似文献   

8.
曹慧慧  周梅 《文教资料》2010,(21):20-22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的女主人公爱米丽怪异、暴戾的行为与当时美国南方文化传统、历史是密不可分的。作为南方传统的象征,爱米丽身上背负着南方人往昔荣耀的深深眷恋,因此她无法挣脱旧南方道德规范体制的约束和制约,而她的人生悲剧也正是在这一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下被众人一步一步地塑造而成的。文章旨在从分析各个人物的性格出发,立足当时大的社会背景,通过主人公和各个人物矛盾冲突之来揭示出爱米丽人生悲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福克纳的小说《献给爱米丽一朵玫瑰花》中描写的爱米丽是一个人性扭曲、孤傲、残忍的形象,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她的生活环境以及她逐步恶化的心理息息相关,爱的失落使她做出疯狂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美国南方文学代表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经典短篇小说,该小说女主人公爱米丽彷徨在南方旧传统和北方新文化之间,逐渐迷失了自我。为了找寻自我,爱米丽试图摆脱"他者"的身份,冲破传统文化、权力和制度的规训,却以失败而告终,最终成为社会更新换代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1.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福克纳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女主角爱米丽,通过从不同层面和视角分析探究了导致爱米丽悲剧命运的影响因素。爱米丽的人生是悲苦而凄凉的,其中三个因素影响导致了她的悲剧人生,一是爱米丽所处的家族父权和家长制对她的性格的影响,二是爱米丽所处时代的传统伦理价值观对她的思想的禁锢,三是爱米丽自身畸形的爱情观促使她最终会有这样的一种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2.
福克纳的爱米丽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自问世以来.人们一直从不同角度对其加以评述.可见其巨大的魅力。要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分析才能正确地发现爱米丽悲剧的成因。首先是她那坚持清教思想家庭伦理观的父亲剥夺了爱米丽青春时期爱的权利;然后是镇上人为维护旧的传统观念.对已是老处女的爱米丽的爱情横加指责和干涉。内外夹击中倍受煎熬的爱米丽在遭到爱人遗弃时失去理智.酿成了一桩惨烈的悲剧。爱米丽作为一个普通女人的爱的权利一再遭到剥夺和侵犯.是其人生悲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女主人公爱米丽是一位与外部世界和他人格格不入,内心充满冲突,生活在自我世界的囚徒.她是社会和历史的殉葬品,她在两种来自男性的定义中顺从,反叛,失去自我,从最初的"屋中天使"异化成了"魔鬼".试图从社会,他人和自我三个方面入手,揭示爱米丽的异化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4.
谈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象征意义与悲剧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是福克纳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主人公爱米丽小姐的命运令人同情与深思。从分析爱米丽这一人物入手,揭示该作品的象征意义与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5.
《一朵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的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爱米丽便是此短篇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本文主要从家庭和个人性格两个方面分析爱米丽悲剧的成因,并由此揭示爱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6.
郭燕玲 《海外英语》2011,(6):235-236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美国作家福克纳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该文通过对小说里不同人物的分析,试图从这看似颠倒混乱、无理无序的叙述中揭示爱米丽病态的精神世界和爱米丽,荷默以及老仆人之间的不同的爱情观念,从而体现南北社会意识形态上的尖锐对立和南北文化间的激烈冲突,以及写作上值得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福克纳短篇小说中的经典之作。爱米丽从一个大家闺秀逐渐变为大逆不道的叛逆者,正是由于传统的父权制、清教思想等对妇女身心的压制,才导致了爱米丽的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18.
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向读者呈现了爱米丽小姐充满悲剧性的人生,而玫瑰花在小说中的寓意恰与爱米丽人物境遇的悲剧色彩相吻合,象征了爱米丽的悲剧人生。文章从分析爱米丽的女性形象入手,探求该人物的悲剧色彩,解析它所体现出的女性意识,并且分析杰弗生镇的人们对爱米丽的态度,从以上三方面探求玫瑰的意象在小说中的寓意。  相似文献   

19.
袁春梅 《海外英语》2014,(11):210+226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是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作者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小说女主人公爱米丽度过了悲惨孤独的一生。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是爱米丽生活在以男权为绝对中心的美国南方社会,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又有着一个暴君式的父亲,这一切导致她性格扭曲,最终杀死她唯一的爱人,陪其尸体度过四十余年。  相似文献   

20.
一、作品及主要人物介绍1.1《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的爱米丽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美国小说家。爱米丽是其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的主要人物也是一个悲剧人物。爱米丽的父亲为自恃门第固守这旧世家的傲慢自大而赶走了所有有意于自己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