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通过对半山电厂3台燃机NG-901FA-R余热锅炉炉底加热系统投用的情况进行分析概括,总结了该系统的作用和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确保了3台燃机运行的安全性,同时也达到了节能降耗目标。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再热炉的步进式炉底机械部分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杨惠玲 《中国科技纵横》2010,(24):305-305,299
目的:提高炉水水质,减少排污,优化蒸汽品质,消除盐类暂时消失现象,降低运行人员劳动强度,减少酸性氯化物腐蚀的风险。方法:将原来磷酸三钠处理炉水改为氢氧化处理,经调试、运行后加以改进和完善。结果:氢氧化钠处理炉水能够达到要求的目的,且操作简便,允许炉水氯化物浓度较高,可以不需要费钱的凝结水净化设备,避免与磷酸盐有关的化学监督和控制的复杂性,并易于执行。结论:我厂三期扩建能够改为氢氧化钠处理炉水,提高了炉水和蒸汽质量,消除了盐类暂时消失现象,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6.
7.
祁海东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9):116-116,233
青海桥头铝电有限公司电解铝分公司铸造车间4#混合炉电热炉盖在使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混合炉炉衬材料上涨使炉盖无法开合、更换妒盖电热元件困难、保温性能不好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对混合炉炉盖结构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炉盖使用时更为安全和平稳.  相似文献   

8.
青海桥头铝电有限公司电解铝分公司铸造车间4#混合炉电热炉盖在使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混合炉炉衬材料上涨使炉盖无法开合、更换炉盖电热元件困难、保温性能不好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对混合炉炉盖结构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炉盖使用时更为安全和平稳。  相似文献   

9.
顾俊 《科技风》2012,(11):273+275
宝钢股份罗泾炼铁厂采用的 COREX 炉是最先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也是工艺最成熟的熔融还原炼铁工艺.该工艺由多个流程实现,而每一个流程都会产生一种或多种废弃物或副产品.如果对每一个流程产生的废弃物或副产品及钢铁厂中其他工艺流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或副产品加以回收或利用,不但会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效果,而且有利于 COREX工艺今后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提出某中频炉谐波测试报告,叙述了测试概况、测试依据、测试仪器、测试方法、测试内容及结果、测试结论等,并提出了谐波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频炉是由可控硅中频电源和无芯感应熔炼炉组成的成套设备。它广泛使用在铸造行业,主要用于合金钢、铸铁和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溶炼。这种炉在运行当中,经常出现各种故障,如可控硅中频电源的电气故障,无芯感应熔炼炉的穿炉胆故障等。  相似文献   

12.
1、前言锅炉在能源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这其中相当多的是低效率运行的中小型锅炉,每年消耗的煤约是全国原煤的1/3以上,在这些锅炉身上有着巨大的节能潜力。常用的手段有许多,但在这些措施当中,只有应用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提高控制水平,才可以快捷地应用于目前正在运行的锅炉上,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控制技术,可以得到相当好的节能效果,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是,目前的中小型煤粉炉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要维护锅炉的最佳状态,就必须使送风系统和送煤系统互相协调。但是,烟气含氧量会随煤种、负荷的变化而变化,而在中小型粉煤炉中,这两种因素恰恰是多变的。本方法是要找到一种性能价格比比较高的、适于在中小型煤粉炉上应用优化  相似文献   

13.
老屋     
落脚浙江,普陀山飘渺的香火、西湖水如镜的倩影缠不住我向往的双脚——到桐炉去,那里有魂牵梦绕的老屋。  相似文献   

14.
15.
16.
浅谈LF炉电极调整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F炉是应用广泛的炉外精炼设备,电极调整控制系统为LF炉的核心控制系统,该系统基于PLC硬件、软件,以电弧阻抗为控制变量,实现对电极的精确控制。本文介绍马钢第四钢轧总厂2#LF电极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相似文献   

17.
从物料、生产过程、设备等方面对煤气发生炉风险识别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皮成松 《云南科技管理》2011,24(3):75+77-75,77
管式炉在15万吨/年焦油加工装置中的应用,出现焦油管式炉一段焦油出口温度过高,通过对焦油管式炉对流段炉管的改进,降低对流段焦油出口温度,使其满足工艺要求,减少酚、萘油的损失,同时更好地控制辐射段焦油出口温度,避免了由于对流段出口温度过高致使二段焦油泵不上量,焦现象。  相似文献   

19.
20.
在现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性价比更高的国产BCNET-MPI模块代替传统的以太网通迅CP处理器来实现更多功能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