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乒乓世界》2004,(1):i007-i007
俗话说:人生四十不学艺。我人到中年,却偏偏对乒乓球动了感情。60年代,我出生在山村里,在我们那里,500多人的中小学合在一起仅有一副木板球台,只是少数男生的专用。尽管乒乓球是国球,但说来惭愧,过去我对它一无所知,甚至连每一个时代乒坛高手的名字也说不出来。  相似文献   

2.
乒乓球是中小学生特别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乒乓球教学中,往往由于学生人数多,而球台相对少等原因,学生在课堂中上台练习或比赛的时间比较有限,因此,利用乒乓球及其他相关器材设计各种乒乓球教学游戏,一方面可以解决球台不够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使学生尽快掌握乒乓球技术。  相似文献   

3.
很多人真正迷上乒乓球是从大学时代开始的。为抢球台连饭也顾不上吃,因为某个际遇巧合参加了乒乓新团,又缘于乒乓球而结交了一群“死党”,而这些,是你我都曾有过的大学乒乓生活,本文作者大学时是学校乒坛的活跃分子,他讲述了自己对那段时光的深深眷恋之情,谨以此文,献给曾在大学,正在大学的乒乓球迷们。  相似文献   

4.
《乒乓世界》2008,(5):139-139
自2003年1月至今.本刊与广州双鱼集团合作.已经将65张球台送到了需要它们的地方,同时也将乒乓的种子撒向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那些收到球台的读者告诉我们在那些热爱乒乓球的沃土中.这些球台的到来.使一些孩子有球可打使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老有所乐.也使一些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人们开始注意锻炼身体.更是使越来越多的人慢慢关注乒乓球、爱上乒乓球。  相似文献   

5.
一雷 《乒乓世界》2003,(4):60-61
在英文中,乒乓运动是 “TABLE TENNIS”或“PINGPONG”,而乒乓球则是“TABLETENNIS BALL”。西方人在事物的辨别上向来是理性大于混沌,球是球,球台是球台。而中国人把乒乓运动叫“乒乓球”,一个“乒乓球”就可以覆盖乒乓运动的整个概念。说来也是,在中国,不论是长条课桌、水泥球台或国际比赛用台,也不论是手握专业球拍或以书刊代替之,恐怕还没有人想过用别的什么“Ball”来代替乒乓球,所以乒乓球的“球”是这项运动中最核心的元素。  相似文献   

6.
爱的传递     
阳光 《乒乓世界》2008,(8):110-111
7月13日晚上8点,乒乓球世界冠军们捐赠的第一批球台。终于运送到了四川什邡。既焦急又喜悦的等待.在收到球台的那一刻.全都化成了无言的感动。在那一刻,远方传递来的爱,把我紧紧地包围。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我是一个乒乓球的超级球迷,只要电视里播放有关乒乓球的节目,我从不放过。当然,我也非常喜欢打乒乓球。单位里放置了几张球台,条件也还说得过去。可是,我们这里会打乒乓球的人却很少。我每次为打一场球,都要为寻找球友而费一番周折。我常常为找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很多人都喜欢打乒乓球。我住在旧金山市。经常去活动的中心有一个乒乓球房,里面有三张球台,室内装有冷暖空调,三面大窗被落地窗帘遮着,每张球台上方有一盏标准的乒乓球照明灯。球房的负责人是爱好打乒乓球的义工,美籍华人张锦轩。他从小在鳊长大,从没有到过中国。他对我们这些从北京去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乒乓世界》2009,(9):146-147
《乒乓世界》: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打球的? 陈绿平:我接触乒乓球是在89年我调到省政府工作以后,因为当时省政府机关里许多人都热衷于打乒乓球,我就加入了他们的队伍。我们省政府有很多球台,中午休息的时候大家都在那打。  相似文献   

10.
鲍春来:我爸爸特喜欢乒乓球!汤姆斯杯男团冠军成员,世界锦标赛男单亚军 小时候我爸爸特喜欢乒乓球.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乒乓球。他上班在单位打,不上班就在家里打,有时候还会参加一些业余比赛。我经常跟他一起玩.经常玩可能自己就喜欢了吧。我8岁之前,一直在打乒乓球。家里没有球台,我们就拿个饭桌打比赛,一般都是我爸爸赢。后来家里搬家,就用了以前的一个书桌架了个台子,当乒乓球台打。  相似文献   

11.
反败为胜的伊藤一战改变乒乓球人生 12月的全日本选手权赛前,无以名状的不安袭上心头。“输了怎么办,”脑袋里尽是些糟糕的想法。可比赛一开始,不安反而全部消失了,我总算想开了,只有去拼了。别人的比赛根本不去看,也不去想下一场比赛该对谁。我是在和我自己较量。隔着球台对峙的,无论是谁,  相似文献   

12.
《乒乓世界》2006,(2):85-85
纵观整个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选手们向球台逐步靠近的历史。早期的乒乓球,欧洲的削球防守型打法曾盛极一时.随后日本长抽打法的兴起迫使欧洲出现了站位更靠近球台、更为积极的削球.而中图队的崛起.则把乒乓球彻底推向了近台为王的时代。  相似文献   

13.
王三支 《乒乓世界》2005,(8):117-117
初中,我对乒乓球一见钟情,那时球台是用水泥砌的,不但缺角少棱砖当网,还一脸的“麻子”,球落台后时不时会改变方向,要么拐弯儿,要么干脆弹不起来,每当出现这种情况,交战双方就会为球的输赢争得面红耳赤。  相似文献   

14.
《乒乓世界》2004,(10):i011-i011
在中国,乒乓球被誉为“国球”,其辉煌的战绩镑就了无数传奇,也曾带给中国人太多的骄傲与感动。在民间乒乓球运动开展得也是相当普及,从城市到乡村,从企业到学校,跳跃在绿色球台上的小小银球总能给那些热爱着它的人们带来  相似文献   

15.
乒乓球技术的不断发展始终与器材的不断改革、更新有着直接的关系。乒乓球器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球台与球网,球,球板与覆盖物。虽然球台的面积、球网的高低、球的软硬和大小都曾经对乒乓球技术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但是球拍特别是其覆盖物的发展变化,对现代乒乓球技、战术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乒乓球训练当中辅以相应的训练器材,不但可以提升训练效果,还可以让乒乓球训练更为多样化,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因此,重视乒乓球训练中辅助器材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以乒乓球训练中“单打球台”辅助训练器的应用为例,探讨乒乓球训练中辅助器材的应用效果。研究主要采取查阅文献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进行。通过实验发现,用单打球台辅助训练和标准球台训练相结合的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乒乓球基本技术的提升,更好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与自信心的提高,为学生乒乓球技术的提高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乒乓世界》:您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的乒乓球?能谈一下您精彩的乒乓人生吗? 曹勇:我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打乒乓球,那时候六岁,可以说对乒乓球的感情是与生俱来的。当时我家在农村,小学的球台都是水泥台,我对乒乓球着迷到一个什么程度,放学背着书包就拿着球拍在比划做动作,或者在家里拿个拍子颠球,往墙上打。到了三年级,我的水平在这个小学已经是最高的了。  相似文献   

18.
球台故事     
《乒乓世界》2005,(9):8-8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老年人乒乓球协会于2004年3月成立.一年多来在原州老年干部活动中心乒乓球室二十余人三张球台(两张旧木桌,一张广东牌)的基础上发展到今天的六十余人,四张球台。协会在健康快乐的宗旨指导下,组织大家搞训练,打比赛,并多次组队参加地区老年人乒乓球竞赛,成绩名列前茅。去年六月,还首次夺得湖南省第六届老年人全运会岳阳赛区乒乓球比赛女子组第五名的好成绩,实现了自治州老年人赴省参赛的零突破。  相似文献   

19.
流言     
《新体育》2013,(8):19-19
——在江苏常熟举行的“直横大战”乒乓球赛上,大满贯得主张继科直接用脚回球得分,获得全场喝彩的同时,也引来了坊间热议:乒乓球还能用脚得分?否认:“直横大战”作为一项娱乐大众、推广乒乓球运动的表演性赛事,适当放宽规则尺度是允许的,但是在正式比赛中,这种同球是不能得分的。国际乒联竞赛规则中这样写道:“乒乓球必须南手带动乒乓球拍击球过网到对方球台,对方没接到球则得分。身体任何一个部位击球即使到对方球台也算失分。”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08,(3):62-62
荻村伊智朗OGIMURA Ichiro——日本最富盛名的乒乓球运动员.12次世界冠军获得者.是现代乒乓球进攻型打法的开山鼻祖。有了他.乒乓球不再是一场局限在四方球台、了无生趣的磨洋工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