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农历春节里,中国人有“拜年”的习俗,习惯在过年的时候,把对来年的美好祝愿送给亲朋好友。这些祝语可以在给对方拜年的时候说,也可以写在贺年卡上送给对方。眼看着春节就要到了,小朋友们有没有想好要给哪些人送祝福呢?你们将会说出什么样的新年祝语呢? 快来看,已经有很多小朋友送出了很好的新年祝语了——  相似文献   

2.
“新年到。放鞭炮。吃饺子,吃年糕.个子快长高。”让孩子们欢欣盼望的春节马上要来到了!“吃”,无疑是春节的主角,父母朋友们是不是已经在考虑如何把丰富的春节饮食安排得科学合理。让孩子吃得开心.吃得健康呢?希望本期文章能给您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3.
单位发了年终奖,一时间办公室里的购物热情空前高涨,大家在忙着采办年货时,都说要给父母也备上一份。听了他们的话,我猛然想起,自己结婚这么多年,春节都是母亲为我张罗年货,我还从没给父母买过什么呢。想想真愧疚啊!今年我无论如何得给父母置办年货。  相似文献   

4.
在我的抽屉里,珍藏着父亲的40余封信。这些信距今有些年头了,信纸已经发黄,笔迹也因岁月的潮气浸袭而变得模糊不清。从考上师范到参加工作,我的人生轨迹便被界定在城市,而父母却自始至今都在那山青水秀的乡下,于是,信便成为我和父母感情交流的纽带。父亲隔三差五地给我写信,几年下来竟有40余封,其中我印象特别深的有3封。  相似文献   

5.
今年又将是一个特殊的春节,疫情当前,春节期间必须要减少人员的流动和聚集。人员居家给家庭教育带来了契机。笔者倡议“一陪一玩一悟”,让学生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春节。一陪。“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今年的春节,要居家减少流动,这给了家长较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陪孩子时,家长要注意尊重孩子,平等对待孩子。可以让孩子讲讲过去的这一学期或一年里感觉最有趣的事,聊聊自己未来想干什么;家长也可以给孩子讲讲外面的世界,以及在外打工的辛苦,让孩子知道父母不是不爱自己,而是为了家庭在外吃苦,激发孩子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相似文献   

6.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忙碌了一年的人们也终于迎来了春节长假。对于考研学生来说,他们刚结束半年甚至一年艰苦的备考生活,有的准备通过这个假期养精蓄锐,为来年复试做准备;有的则想通过兼职打工,为开学后的春招积累实习经验。而对于一些已经步入工作的职场人来说,在这个团圆的日子里,除了大部分人会选择回家过年,陪伴父母外,也有一些人会选择在春节期间继续工作,等过段时间后再回家和父母团聚。  相似文献   

7.
《留学生》2002,(2)
在国内的时候,总希望春节和朋友在一起过;在国外留学的日子里总希望春节和父母在一起过,可惜父母不在我的身边。没有出国打算的时候,总希望春节一个人在房间里独处;下定了决心之后,却希望春节的时候与朋友谈谈。刚刚回国的时候,春节家中总是高朋满座;两年过去了,朋友来得少了;是彼此感到陌生,还是他们体谅创业的繁忙与艰辛?去年春节的时候,和恋人在国外;今年和妻子在国内的家中;家还很简单,但有一个很宏伟的打算。  相似文献   

8.
正新年来临,合家团圆,孩子们享受着与父母在一起的欢乐时光,走亲访友,其乐融融。相信很多妈妈都憧憬着这新的一年,对宝宝的新一年也有很多的愿望。然而,在这本该喜庆的日子里,江西省泰和县的一群孩子们却被孤寂的氛围笼罩着。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因为一些原因过年也没法回家;或者春节刚过,父母又准备外出,充满不舍。  相似文献   

9.
烟花一年比一年少,年味一年比一年淡. 一群朋友在一起,说起春节,记忆里埋得最深的便是吃.儿时春节的吃食,或许没有现在这样丰富,却绝对比现在讲究,并且因有平日里的粗茶淡饭做比较,而滋生了一种宗教仪式似的隆重. 往往在春节前的一周,父母便忙碌起来.对于有些父母工作很忙或感情淡薄的人家,这一周,甚至是一年中,孩子们与父母在一起相处最长、话题最多、互动最融洽的时间.在商量菜品、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分歧总归会有,然而因了春节的气氛,大家便都收敛了平日里所习惯的那“进攻式”的语气,声音里有了枣馍的香,眼神中也多了芝麻花生糖的甜.  相似文献   

10.
常读到父母写给孩子的书信,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都有。这些书信都真切动人,感人肺腑。父母之爱,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今天介绍给同学们的几篇,有的是临别前的殷殷教导,有的是关于道德的深入探讨,有的是对人生和亲情的理性透视,有的则表达了自己对美的独特看法,无论是哪一种,都体现了父母的拳拳之心——但它们绝不仅止于此。名篇之所以成为名篇,自有它特别的内涵。看这些家书,希望同学们在感受到父母之爱的同时,能感悟到这种爱里包含着的更深邃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我们中国传统节日是春节。在热闹、喜庆、祥和的春节里,探亲访友是少不了的节目。现在的家庭多是三口之家,无论是做主人还是做客人,孩子都在场。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春节的礼仪呢?  相似文献   

12.
已经长大成人的你,是否觉得孝敬父母的机会还有很多——等有了钱、有了车、有了大房子……可你是否计算过,我们还能同年迈的父母见多少次面?“五一”、“十一”、春节……这些原本可以回家看望父母的日子,你是否无一错过?假使无一错过,假使我们的父母再活50年,同他们见面的机会还会有多少?  相似文献   

13.
薛燕  王春辉 《初中生》2007,(4):54-55
上初中后,我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了,每年春节回来一次,春节一过又匆匆忙忙地走了,留下我和外婆在家。平时只能给父母打打电话,我好想他们呀,希望他们能留在我的身边,可每次他们总是说“要到外面挣钱供你上学”。我还能说什么呢?他们出门在外也全是为了我呀。  相似文献   

14.
广东以改革开放之先,黄金满地,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淘金大军,不少人因此而富裕了起来。如今,广东依然以其良好的发展势头,使包括我市在内的广大农民趋之若鹜,纷纷前往广东的深圳、顺德、东莞等地打工挣钱。只要到村子里走一走,看一看,你便会发现,除春节期间一些“东地归客”为寂寥的村庄增添点喜气和亮色外,偌大的村子,到处都是空空荡荡的,偶尔见到的人绝大部分是老人和少儿。少年儿童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时期,父母外出打工,使他们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给身心带来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因得不到父母关爱,心理畸形者有…  相似文献   

15.
刘淑云 《教书育人》2004,(12):45-46
2000年8月,我送走了我的第四届高三毕业生后,任高一十四班班主任。在我的任课班级里,有这样一位男同学,他九岁时父母离异,几年来一直随父亲过漂泊流浪的生活,没有同定的家(父母未离婚前,家住宾县农村),父亲没有工作,靠作木工活来维持生计。只有在过春节时,父子俩才能团聚在孩子叔叔家。我初识他时,感觉他对人特别冷,而且给我的印象太散漫,无所事事的样子,但又好像总有心事。查其档案,知道他是  相似文献   

16.
春节是年历的起点。在韩国春节用汉字写成是“慎日”或“端午日”,也就是谨慎、不要轻举妄动的意思。有春节的月份也叫正月。 岁妆打扮春节早晨要早早起床,洗脸、梳好头发、换穿新衣服。在春节穿新服化新妆叫做岁妆。 茶礼春节早晨在祠堂里摆设岁餐和岁酒,举行祭祀,叫做正朝茶礼。祠堂一般由长孙来侍奉,主要侍奉的是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古祖父母四代祖先的神主。举行茶礼时远近的子孙都聚集到长孙家里。米糕片汤是最不可缺少的供品,所以茶礼又叫做米糕片汤茶礼。 岁拜茶礼结束后大家按顺序就座,并按长幼顺序叩头拜年,即岁拜。岁拜首先在男人间进行,然后在男女间进行。受拜的一方一般准备好水果、糕点、糖等食品,请拜年叩头的人吃或给压岁钱,并祝福他们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恭喜发财。  相似文献   

17.
正【编·手记】这是我在外工作的第一年,临近春节了,每每一个人在屋里听到外面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时,对除夕、对春节就有无比的渴望与想念。其实,我知道这是对家、对团圆的渴望与想念。烟花一年比一年少,年味一年比一年淡。一群朋友在一起,说起春节,记忆里埋得最深的便是吃。儿时春节的吃食,或许没有现在这样丰富,却绝对比现在讲究,并且因有平日里的粗茶淡饭做比较,而滋生了一种宗教仪式似的隆重。往往在春节前的一周,父母便忙碌起来。对于有些父母工作很忙或感情淡薄的人家,这一周,甚至是一年中,孩子们与父母在一起相处最长、话题最多、互动最融洽的时间。在商量菜品、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分歧总归会有,然而因了春  相似文献   

18.
黑面馍     
赵舜 《老年教育》2009,(1):33-33
又一年的春节即将来到,娘已经走了16年了。 娘健在时,每到春节,她老人家总会步行四十多里,往城里给我送上几个黑面馍,每当想起这些,我就会泪湿衣襟,因为我知道这是娘在爱护我、管教我。今天,还有谁来管教我呢!  相似文献   

19.
K姐姐 《小学生》2006,(2):86-87
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我们已经度过了热闹而祥和的春节,在荡漾着欢乐气氛的现在,我们迎来了紧张而忙碌的新学期。我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长得更高、更壮、更漂亮!祝愿大家在新的学期里学习进步,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写出更好的文章、结交更多的朋友、过得一天比一天快乐哦!  相似文献   

20.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每天早上、中午、晚上高场职业中学的广播里都会播着这些感谢父母老师的歌曲,优美的旋律,打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学校的教室里,都贴上了感谢父母、老师、社会的名言、图画;在学校的文化墙上,手抄报里,全是感恩的图片,感恩故事。以感恩为主题的校园荣辱观教育正在校园里蓬勃地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