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我从读书的时候就开始注意毕昇。前几年发现毕昇墓碑,我在北京看到一些报刊,看了各方面的材料,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关键的就是在碑的纪年上。我这次来时,彭卿云同志特地给我打电话,说王素同志和任昉同志也去,你也去吧。参加这次会议我很高兴,收获很大。彭副局长说,你们去参加这次会是很有意义的。我来以前不知道国家文物局馆藏文物认定小组1994年对墓碑已经作了鉴定,这是马自树副局长直接抓的。我们单位很多同志  相似文献   

2.
刘杲同志     
标题如此,非不敬也,而是刘的要求。但不是对写这篇文章的要求,而是对他称呼的要求。我有信呈上,抬头是刘署长,他回信给予纠正,说请称刘杲同志。于是自那以后,写信我只得改用毛笔书写,以示恭敬。不想有一次在北京,在一个总编辑培训班上,他给我们讲课后和学员们在一起用份饭。他坐到我的旁边,说你的信收到了,一般的信我都是随手扔了,但  相似文献   

3.
星期日整理抽屉,不意中翻出解放日报原文艺部主任、现总编辑丁锡满给我的一封退稿信,信中说,很高兴地看了我访问张乐平画家的文章,经同几位同志商量后,觉得介绍张的文字和刊登他的漫画已比较多。张原是解放日报的人,为避免宣传过多,他自己那篇《赞张乐平让版面》也让人民日报刊用。因此,“你的文章也想割爱,文汇报这方面  相似文献   

4.
星期日整理抽屉,不意中翻出解放日报原文艺部主任、现总编辑丁锡满给我的一封退稿信,信中说,很高兴地看了我访问张乐平画家的文章,经同几位同志商量后,觉得介绍张的文字和刊登他的漫画已比较多。张原是解放日报的人,为避免宣传过多,他自己那篇《赞张乐平让版面》也让人民日报刊用。因此,“你的文章也想割爱,文汇报这方面  相似文献   

5.
1946年2月的一天,宋庆龄收到一封从美国的来信,信中写道: 亲爱的孙夫人: 我非常恭敬地写这封信给你。因为我对你有一个很重要的请求。  相似文献   

6.
幸福得要死     
山东二敏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正蹲在14楼阳台的一个角落里郁闷地抽烟,他问我“小子,你现在在揍(做)什么呢?”我很想告诉他,我在揍自己,但我不能这么说,我懒洋洋地告诉他,我正在抽烟。二叔给我打电话是想告诉我他新买了个手  相似文献   

7.
杨茜 《声屏世界》2010,(8):27-27
"很高兴能感受一个女生的奋斗历程,也希望能给你至少精神上的支持。我会记住在世界杯的日子里,在北京,有这样一个女孩努力,辛苦,克服重重困难拼搏过。相信能挺过来,在以后的日子里任何困难你都能战胜,并成功。"这是7月12号凌晨,我的微博上收到的留言。看到这些话,我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8.
我给肖克将军当编辑董保存那是一个秋天的早上,在北京的淡淡的晨雾中,我找到了一条不起眼的胡同中的一个很不起眼的红色大门。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按响了门铃。早就听说肖克将军写了一篇小说,一直不肯拿出来,我几次给他的秘书打电话,才答应今天去谈谈,说实在话,...  相似文献   

9.
文建同志: 《新闻与写作》编辑部把你的信转给了我,同时转来了你的习作《晒网的妙用》,我很高兴,也很感谢编辑部让我结识了你这样一位影评积极分子. 你的信不长,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但却在朴素的文字里洋溢着奋发上进的热情.你和许多青年人一样喜欢看电影,常被一些影片动人心弦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以至于恰到好处的一个镜  相似文献   

10.
陈原先生住进北京天坛医院已近一年了,我虽能不时地去探望他,但还是时常挂念着他。陈老是2001年9月23日在北京红螺寺召开的《赵元任全集》编委会上突然患病住院的。去年9月22日,我从昆明回来,想起与陈老约好书市回来见面,便几次给他打电话,可一直没人接。我自我安慰道,陈老可能外出开会了。9月28日,我爱人告诉我说,他刚刚接到刘杲先生的电话,陈老病了,很严重,住院了。我大吃一惊:怎么会?他十天前打电话还谈笑风生呢。我赶紧给柳凤运先生打电话,柳先生说,是的,陈老处于昏迷状态,医院正全力抢救,目前还不能去探望。柳凤运先生说,陈老是在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1.
编辑的社会责任秦玉瑾人民日报2月24H《读者之友》版,刊登了该版编辑张善菊写给一名曾有轻生念头的同学的信,信中说:“记得那天上午,收到你的来信,(得知你有轻生的念头)可把我们急坏了。我们部领导立即让编辑赵佩珍同志给你们县教育局打电话……直到第二天下午...  相似文献   

12.
右一 《新闻三昧》2004,(10):41-41
国庆前夕,青岛港集团收到了由交通部转来的温家宝总理给许振超的回信。总理在信中说:“振超同志.来信收读,甚为高兴。希望你再接再厉,在今后的工作中再创新的成绩。祝你节日快乐.并请转达我对全体码头工人的问候。”今年6月,温家宝总理视察青岛港,专程看望并高度评价了全国交通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青岛港集装箱桥吊队队长许  相似文献   

13.
说长道短     
莫忘新闻界的好传统笔者念小学四五年级时,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寄去一封信,要求他们广播《黄河大合唱》组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编辑满足了我的要求,并且回了一封信,还寄来几张贺年卡之类的画片。热情洋溢的回信和漂亮的字体,令人难忘。1966年3月我给人民日报社寄去一篇评论稿件,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人民日报社国际部给我的复信,信中对我写的评论指出了几点优点和几点不足,并热情约我今后多为人民日报写稿,信末尾还盖上了“人民日报国际部”的大印。这使当时还在读初中三年级的我,别提多高兴了。也正是这两件事促使我坚定地为党的新闻事业奋斗了20多年。可如今有些报刊是老虎屁股摸不得,读者意见听不得,通讯员的稿件看不得。一些报刊将你的稿发表了,一不给样报,二不给稿酬,三还问不得。有时你的文章发表时变成别人的名字,成果被盗,也只好干瞪眼。有些报办的专栏发出几百期,你用几年的心血研究他的栏目,帮助分析优缺点,或提  相似文献   

14.
秦朔 《出版经济》2004,(3):78-79
2003年9月,胡润版“2003中国百富榜”发布前不久,他打电话给我,说还要做一个“2003房地产影响力人物五十强”,希望我也投一下票,每票选五个人。在收到他传真来的选票后,我毫不犹豫地在第一格里填上了王石的名字。  相似文献   

15.
这篇小文章,两年前就想写,标题打算叫做《我也“左”了一回》。一想,这个标题不大好,因此放下了。这两天注意到一个新情况,很高兴,便又来了劲头,并且改用现在这个题目。是怎么回事呢?请让我往下说。两年前,一家出版社出我的一本书,我要求看清样。责任编辑是老朋友,表示求之不得,十分感谢。又千里迢迢打电话来,简直是用恳求的语气说:“请你老人家一定要注意数目字。”我很奇怪何以他这样郑重实事,过去似乎没有这么严重。他说,他们去年有一本书,被查出来两百多个错。他说绝对不可能,那本书统共才十多万字,哪能错那么多?自…  相似文献   

16.
在《怎样对待群众的信稿》的讨论过程中,我们收到王秉亭同志寄来的从一九四八年到一九五一年期间报社和通讯社给他的复信的一部分,读了很有启发。王秉亭同志,从一九四八年起,就是党报的农民通讯员,现在在河南日报读者来信组工作。他在来信中说:“是党和党报把我培养出来的。”他说:“四年来,每当我思想有想不开的时候,学习上遇到困难或写作上有什么不懂的时候,只要我去信问,报纸编辑部的同志都亲笔写给我充满革命热情的复信。四年来,我一共收到复信三百多封。这些信我一直保存着,它们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产之一。老一辈的同志为了培养革命后代,付出了不少心血,我一定要继承这个光荣的传统,积极地热情地对待群众的来信来稿,努力把党报的群众工作做好。”我们从王秉亭同志早年所保存的这些复信中,摘要选出几封发表在下面,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这是我记者生涯中一次不寻常的交往。他的名字叫黄继伟,而我与他的交往,却是因为我是一名记者,他则是一名持枪抢劫在逃犯。记者节中一封同龄人的来信在2000年11月8日的“记者节”活动中,报社将我与29位同事的照片及联系方法分3批在报上亮相。当时我在报上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叫程沽,今年23岁,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如果你有什么高兴的事、烦恼的事,不用考虑,给我打电话吧。”我的承  相似文献   

18.
容庚 《出版史料》2005,(4):33-35
一、1956年12月1日信②纪森兄:旧纸③早已收到,但久未接来信,不知每百价值多少,如价不高,其余可以全要。接来信才知道你已去上海。广州书虽不多,可能收到一些,张少亭④就是一个例子。你未到过广东,很可以来此一行。故宫书画集⑤我缺18、20、39,请代配补。日本印画谱我亦想买。南画大成⑥我缺编集一至四四册,不知可配否?去年在修文⑦见有昭和法帖大系⑧十五册,价十五元,如尚有,可叫他寄来。如有法帖,请列一目来。此致敬礼容庚上十二月一日二、1962年8月7日信纪森兄:弟于七月廿八日返校⑨,承代寄各书均已收到。惟缺去在庆云堂⑩所购兰花拓本一…  相似文献   

19.
李普 《新闻实践》2001,(3):25-28
去年(2000年)夏公一百岁,人们没有忘记他。文学界、电影界和他家乡浙江的有关方面联合在北京举行了纪念活动,我有幸参加了盛会,很高兴。当我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和他的部下来追思这位报业巨人的时候,尤其感到十分亲切。抗日战争时期,我在中共中央的机关报重庆新华日报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在同辈人中间,大家几乎都对王揖同志有个共同的印象:他精力充沛,身强体壮。我万万没有料到,竟会突然收到他去世的消息。他走得太早了.太出乎同志们的意外了。 9月20日,我从外地回来.一进家门,就看见桌上放张字条说北京来电话.告知王揖同志病危。我简直不相信这张字条,以为电话中听错名字:误记下来。于是,我急忙给王揖同志的老伴陈振翟同志写信,给北京我们共同的老朋友写信,打听他的究竟。不料,9月24日又得到了更坏的消息:王揖同志已于9月22日逝世了。信中并说,在他病倒之前,正在为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