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学生:老师,怎样才能使记叙文生动、形象、感人而富有文采呢?老师:那就是要灵活选择、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让文章在灵活多姿的表达中光彩夺目,熠熠生辉!学生:您能更具体地谈谈如何在记叙文中使用多种表达方式吗?老师:好的。同学们要想在记叙文中灵活使用多种表达方式,首先要了解各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作用。记叙文中有了描写,会使文章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比如《背影》一文,作者从肖像、动作、语言等方面,细腻描写父亲买橘的全过程,使得慈父形象顿时鲜活起来;记叙文中有了抒情,会使文章富有感染力,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相似文献   

2.
【简评】抓住自己在生活中的那些独特的体验,进行细致深入的思考,往往能写出新颖、独特的文章。“吃一堑,长一智”,作者在套圈这件事情上上当受骗,十分懊恼,因而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思想。想一想,你在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引人思索、让人难忘的经历呢?  相似文献   

3.
《时间就是什么?》是一篇好议论文,好在言简意赅,好在论理透辟。“时间就是什么”是一个抽象话题,以此为论点而能用少量文字将道理说透,决非易事。只有观点明确,思想深刻,才能这样深入浅出,言简而理明。文章第一自然段通过一次故事化的师生课堂问答,委婉地引出作者所要论述的论点。“时间就是金钱”并非本文论点,它只是一个钓钩,是一个诱饵,作者要用它引出全文真正的论点这条“大鱼”。因而作者对学生“时间就是金钱”的回答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不对这一问题并没有轻易回答。文章第二自然段对此先是作了睿智而辩证的肯定:这就使下文论点免于偏颇。作者仅用四句话,用古往今来的事实为论据论述“时间就是金钱”这种说法不管是过去、现在、将来都是正确的,自有其道理和意义。这个自然段文字虽然不多,却论述得舒展从容,语义博深,显示了作者厚实的写作功力。第三自然段以“但是,时间的价值终归仰赖人的把握和  相似文献   

4.
“VP0呢?”有多种语义类别,这些类别能够概括为带有形式标记的各种句法格式,假设、推测、征询“VP0呢?”疑问句是这些类别中的重点。假设和推测“VP0呢?”的形式和意义都有较大差异,征询“VP0呢?”形式趋于固定。深入分析这些格式是研究“VP0呢?”疑问句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的作文大多内容简单、语言干巴,缺乏生动、感人的力量。究其原因,除了平铺直叙,没有波澜起伏外,主要还是缺乏丰富的想像力,至使文章平淡无奇。因此,要使学生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除了在构思上指导学生能采用倒叙、插叙等多种表达手法外,关键还在于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相似文献   

6.
修辞是使文章达到准确、鲜明、生动的必要手段。任何一篇好的或比较好的文章,在语言表现上,除依靠语法结构正确、逻辑严密以外,还须依靠必要的修辞手段。仔细观察一下,凡是准确、鲜明、生动的文章,尤其是入选的课文,没有一篇不是使用多种修辞手段的。有的课文可能有十几种  相似文献   

7.
生活的微笑     
黄雨欣  韦静 《广西教育》2006,(1C):59-59
本文以片断连缀的方式,从生活中截取三个平凡而动人的画面,含蓄地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从中不难体察到作者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再加上题记的点题,文本后记的回应,使作者把“感受生活”这一抽象的话题描述得更加具体生动、形象可感,也使文章的结构浑然一体。但文章的内容略嫌空泛,还可以更加充实一些。尤其是在写校园的一段。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作者头脑中的形象通过文字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文章的语言不仅必须准确、鲜明,而且必须具有生动性。语言犹如文章的血肉,语言生动,文章就显得圆润丰满,具有活力。那么,教师怎样指导小学生把文章写得生动感人呢?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文章的一个通病是词汇贫乏,语言苍白干瘪,枯燥乏味,有的虽通篇艳词丽句,但空洞无物。如何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本文作者认为在生活中学习和提炼语言、精选动词、恰当运用辞格是切实可行的办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文章的一个通病是词汇贫乏,语言苍白干瘪,枯燥乏味,有的虽通篇艳词丽句,但空洞无物.如何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本文作者认为在生活中学习和提炼语言、精选动词、恰当运用辞格是切实可行的办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优等生?NO,忧等生!我知道,我不该这么说,但我还是要这么说。从我迈进学校的大门之后,无论在哪一个班,我一直是个"优等生"。言下之  相似文献   

12.
使用电化教学手段,能有效地传递信息,使人们的学习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教学更形象、更直观、更生动,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多种感观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一篇生动、有趣的文章,往往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要想使文章的语言变得生动,就应该在文章中使用一些生动的语言,让文章富有幽默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富有幽默感呢? 一、侧面回答 幽默可以培养乐观精神,不懂幽默的人,很难调节自己的情绪.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幽默感.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写文章应该讲究文采,如果语言不生动形象,文章就缺乏美感,使读者感到单调、乏味,我们自己也达不到写作的目的。那么,怎样才能使语言生动起来,富有文采呢?同学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恰当运用各种修辞方法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是造就语言生动的重要方法。比如:比喻、夸张、比拟、排比这些修辞手法运用得好,就可以使文章具体、鲜明,使语言丰富多彩。请看以下几个摘自学生习作的句子:(1)小时候,我不识字,我读着妈妈。(2)这小子又特好吃,年满15岁的他虽说身高1米60,但体重却直逼日本“相扑”…  相似文献   

15.
一篇文章好不好,语言所占的比重是不轻的。名家的作品之所以能千古流传,语言功不可没。一般来说,美言更能出美文。那么,如何让文章语言生动呢?1.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是使语言生动形象的方法之一。生动的语言能使笔下的人物更鲜活,事物更具体,景物更美丽,也能更恰当地反映出作者的思考与情感,从而使文章更具说服力、感染力、吸引力。例如,朱自清在《春》中有“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句,意思是说“春天快要来了”,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天比拟成小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这一极富感情的动作,足见春的可爱与多情。再如,“海燕像黑色的…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中,运用了不少对话。由于这些对话运用得巧妙、贴切,就使文章更加生动、传神。作者在文章中是怎样巧用对话的呢?鲁迅先生在谈创作经验时曾说过,作品中写人物对话,应该做到即使不描写人物的肖像,也应该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作者所写的《故乡》  相似文献   

17.
《家教世界》2011,(1):11-11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和同班的一个男孩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我已经忘记我们当时为什么争吵,但那天我所受到的教训却永生难忘。  相似文献   

18.
纵观学生记叙文,大多干瘪呆板.只是近乎客观地简单地叙述,毫无文采。那么如何使作文丰满起来,显得惟妙惟肖生动逼真呢?笔者认为合理运用描写就可以药到病除。描写运用得好的文章,能使人有所感受,有所震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所以作文必须在细部下功夫,灵活运用多种描写方法。  相似文献   

19.
教材分析:本课是“Oxford English Changjiang Edition”(4B)第四单元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Section A:Ken is at a shopping plaza.He has sixty yuan and he wants to buy a present.He is asking the shop assistant the prices of some items”。根据这一话题,我确定出本课的目标:重点是用英语认读人民币及货物价格,能通过提供的信息应答“How much is it? Do you want one?”,以持续相互间的交谈。我采用听、说、学和演的教学方法,遵循趣味性教学原则、情景教学原则和交际性原则,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媒体的优势,使课堂“情趣化、生活化、交际化”,引导学生在一种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快快乐乐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20.
《匹克威克外传》是狄更斯获得成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书中,作者大量使用了双关语,使文章意趣横生。本文着重引用并说明狄更斯在小说中对双关语巧妙灵活的运用,不仅使文章更加生动,而且达到某种特殊效果,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