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就业导向”的职教课程观是以“能力本位”为中心的当代最新职教课程理念。本文从思想基础、运作机制、课程模式三方面论述“就业导向“职教课程的基本概念。详细叙述了四个必要条件和七个要素。并指出实施“就业导向”职教课程必须与行业企业需求、学生就业生涯、职业资格证书、生产岗位规范充分协调。  相似文献   

2.
本ESP课程改革更新了ESP课程教学理念一以“就业能力”为导向;修订了ESP课程教材——以“专业实践能力”为主线;形成了新的ESP课程教学模式——以“团队项目式实践教学模式”为特色;建立了ESP课程学习新模式——以“自主学习团队”为基础;改革了ESP课程考核方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体。以商务英语课程为例,将就业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ESP课程教学过程,使“就业能力”的“教学”、“实践”和“考核”三者有机结合,从而让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王晓莉 《教师》2008,(5):39-40
中等职业教育必须紧扣“就业、升学、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尤其是将职业定向教育和就业教育作为首要使命,来进行课程改革和教学优化。而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课程、文化课程、工具课程的语文课,必须要为学生打下一定的文化素养基础,更要注重“实际、实用、实践、实效”。  相似文献   

4.
提高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是保障大学生就业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QFD方法是当今较为流行的质量控制管理方法,运用这一方法从“课程需求的调查分析”开始,经过“教学质量特性转化”、“教学模块转化”和“教学质量改进”三个步骤,最终实现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的改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陆续开设“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该课程作为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培养学生借助网络店铺开展商务活动的技能提供了支撑,为提高学生就业、创业和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主要区别在于学制、培养目标和能力观不同,这些区别在职业院校课程上主要表现为有无“宽基础”。“宽基础”是学生更新知识、技能和在一个职业群中转岗、晋升的基础,是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的基础。“宽基础”包括两类课程:面向所有专业的“公共课”和面向一个专业或数个相近专业的“公共专业课”。科技进步拉动职业演变的加速,以及企业员工工作不稳定性强的现实,要求职业院校必须重视包括文化课在内的“宽基础”课程,从职业教育的角度加强此类课程为职业生涯发展服务的内在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7.
“机械分析应用基础”是依据高职机械类各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所需而构建的机械行业基础平台课程。它融合相关工程常识和创新方法,有机整合“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力学”及“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等多门传统学科,突出了知识综合性、技术应用性、工程实践性和职业技能性,形成“以机械分析为主线,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并体现鲜明高职特色的机械类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在职业能力培养、“工学结合”等方面,做了突破性的改革尝试和实践,取得了预期效果。2006年获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  相似文献   

8.
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史及对高职教育的本质分析来看,“一般职业导向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高职教育的相应的课程理念。“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观与“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观有着一定区别,“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职业科学理论”为开发“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影视编辑行业是高职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一个重要就业方向.为加强专业知识与就业技能间的联系,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多媒体专业开设了实训课程——影视编辑实训课.该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影视制作行业工作流程为标准,以“青春校园纪录片”为课程内容,以“学生为主角,教师为配角”的教学方式上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触行业工作标准的平台,锻炼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学生走向社会就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本体功能。现代高职教育应树立“职业知识是基础,职业能力是关键,素质与人格是根本”的课程观和“做人与做事双维度、社会与职业双向度”的课程理念,开发“以就业为导向,基于职业能力,面向岗位群集”的课程模式,构建兼顾岗位针对性与职业适应性要求的课程结构,根据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进行富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开发与实施、评价与管理。  相似文献   

11.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固本工程、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促进学生就业+育人”是高校肩负的重要使命,“党建+产教融合”赋能高质量就业是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有效路径。文章论述苏南地区某工科院校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围绕企业、行业需求,从共同制订培养方案、打造教学团队、编写课程教材等几个维度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夯实基础,并以“支部+企业”实践育人和“党员+企业”就业服务两个平台为支撑,以“强基”“助飞”“开拓”三个计划为路径,结合“党委—支部—党员”三级联动就业推进机制,助力“党建+产教融合”模式下的高质量就业,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相似文献   

12.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应以就业为导向,建立职教课程与劳动就业的内在联系,同时以能力标准为职教课程开发的依据,构建职教“整合型”课程模式;应重视专业的市场调研,明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确立“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开发模块化、立体化、整体化的教材。  相似文献   

13.
向丽 《职教论坛》2007,(6X):11-13
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史及对高职教育的本质分析来看,“一般职业导向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高职教育的相应的课程理念。“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观与“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观有着一定区别.“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职业科学理论”为开发“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高职高专软件技术专业,提出了《软件工程》课程建设的新方案“实例教学+课程设计”。此方案从实用角度详细地介绍了软件工程课程在整个软件生存周期中详细安排;教学中采用实例教学法和课程设计来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从而培养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想”、“说”、“写”和“做”的四项基本技能,为高职高专的“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理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围绕高职教育科学定位,构建基础课程体系,落实“就业导向、服务专业需求”的宗旨,高职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管理新模式的内容是在遵循基础课程教学规律的情况下,落实教学责任制,促进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被引入课堂。文章介绍了“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是课程教学和就业的需要;同时从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改革设计。  相似文献   

17.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目标之一。本文总结了我校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立“宽基础、厚专业、活模块”三维课程模式的实践,并提出了完善这一模式的思路,以适应我国这一职业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从关注高职学生职业性发展、拓宽就业面和提高就业力的角度来进行课程改革,以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为载体,构建“锥形”课程模式。它是以工作体系为建构视阈,以“就业有优势,择业有基础,发展有空间”为建构内容,以课程模块为建构形式,以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为建构目标的课程结构范式。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年来,随着国家重视职业教育的呼声不断高涨,研究和反思职业教育课程的氛围也越来越浓,职业学校秉承“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因此,应把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就业能力放在首位。语数外基础课程,应如何实现“为就业”的导向作用,已引起职校领导和老师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钢琴课程改革作为中职音乐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显著意义,如果教师能够创新中职钢琴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就能够有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为学生今后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本文就“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方案下的中职钢琴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究,旨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增强学生专业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率、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