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幼儿时期是性格发展与形成的奠基时期,也是培养孩子形成良好性格品质的最佳阶段。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性格呢?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0,(63):23-24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小学基础教育更加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小学作为学生的初级学习阶段,是学生思想意识启蒙和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更是学生性格塑造、品格培养的黄金时期。俗话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在小学行为习惯培养中,阅读习惯作为学生不可或缺的良好学习习惯,需要老师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和培养,使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潜移默化的完成习惯养成和品格、性格的塑造。文章从小学德育教育中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角度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做了较为深入的思考,阐述了培养学生良好性格的必要性、良好性格的特征和培养良好性格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格包括两部分:即性格与气质。性格是人稳定个性的心理特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上。良好的性格对一个人身体的健康,才能的发展,事业的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学生的性格正处于形成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思想政治课在雕琢和塑造学生的性格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何在思想政治课上对学生进行性格培养,是政治课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就培养学生性格的方法,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学可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克服其性格弱点,也可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质;有利于学生体育能力的形成。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按性格类别组合学习小组,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加强训练学生的心理,努力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6.
学校教育与学生性格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性格不仅对于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而且对学生将来工作和学习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于青少年来说,学校教育对他们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了解自己性格的特征,把握自己性格中的优点和弱点,从而不断优化自己的性格,健康地发展自我。教师应在教育教学中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强意识,学校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相似文献   

7.
程小玲 《甘肃教育》2011,(10):31-31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从这个角度看,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塑造人的过程,它将影响人的一生。在幼儿的性格形成中,良好习惯的培养起着核心的作用。幼儿时期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为重要。因此,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言传身教,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张淑珍 《学周刊C版》2019,(23):173-173
性格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成就。可见性格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性格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只有从幼儿时期抓起,培养其良好的性格,形成良好的品质,促进幼儿和谐全面发展,才能为将来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夏丽晴 《教师》2013,(21):75-75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综合性非常高的课程。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数学成绩的提高。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最好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内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这不仅有助于低年级学生获得优秀的学习成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以后的性格以及综合能力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幼儿时期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又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在幼儿园阶段应该怎样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学前教育应当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这个话题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11.
教师情感与行为的感染对学生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更应重视对学生性格的培养,使学生能够体验到愉快、满足的情绪,促使其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一、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影响,教育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性格是一个人在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良好健全的性格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青少年时期人的性格容易出现种种困惑.这种用惑往往通过一些不良心理表现出来。因此,在平时辅导学生的过程中,要尽量克服各种不良的个性倾向。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特征。青少年最易出现的是自卑心理.让自己故步自封,下面就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健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  相似文献   

14.
<正>一、性格塑造就在学龄前性格决定命运,拥有良好的性格是一个人成功、幸福的关键。而人的性格则是在人生早期奠定的。孩童时期是一个人人格、习惯和情感的形成期,如果不能得到适当的关爱和教育,就容易造成孩子的很多性格缺陷。正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学龄前儿童的性格培养将决定其一生的心理发展,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人的性格品质是多方面的,以下六个方面是孩子拥有良好性格的基础,如果从小培养孩子使其具有这六种性格品质,长大后,其他优良品质都会自然而然地派生出来。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期,是一个人从儿童时期进入成人期身心发展最关键的时期,也可以说是决定一个人今后一生是否能茁壮成长,健康长寿的飞跃突变期。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重视和加强青少年期的心理卫生教育,培养良好的情绪、塑造健全的性格,培养坚强的意志、纠正心理缺陷、防止各种心理疾病的发生,是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智力发展的基础和动力。长期以来,由于我们传统的教育忽视对青少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应利用学科特点传承民族文化的思想精髓,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完善其人格,树立其积极心态。性格的理智特征重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性格的情绪特征重在培养学生愉快、乐观、向上的情绪;性格的道德特征中重在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7.
在高职学生就业形势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健全的性格显得尤为重要。体育运动能有效地促进人们良好性格的形成,在日常体育活动中加强学生性格的培养,对于学生个体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笔者通过对性格与体育的关系以及体育活动对学生性格形成促进作用的分析,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就高职体育活动开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良好性格的养成。  相似文献   

18.
中学时期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时期,它既为以后再教育奠定基础,也是各种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同时,又是心理和生理发展最不平衡、心理较脆弱、心理障碍最多、最危险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如何能正确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李春霞 《文教资料》2010,(9):99-100
剪纸教学是我校新开设的校本教学内容.为发挥剪纸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文章作者在剪纸教学中着力注重对学生进行良好性格的培养。自信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性格特征之一。12岁以下是儿童性格形成的关键期,所以,自信心应当从小培养。在剪纸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剪纸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他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20.
正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高尔基说过:"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乾坤。"社会现实也告诉我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使人终身受益;沾染上不良习惯会在青少年时期就埋下隐患。初中这个阶段,正是学生行为习惯、道德情操、思想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抓住教育的良机,进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中学德育的主要根基。一、什么是养成教育1."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