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代社会的全面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已成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依赖于"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贯彻实施,对高校"三全育人"实践途径进行研究论述,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由岳修峰等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研究》一书,将高校立德树人之工作要旨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以"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为教学导向,多层面探索高校教学成效提升的切实路径,为高校良好运用"三全育人"教育途径进行现代化教学体系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科研育人是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是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教育实践以人为本思想的本质要求.在科研育人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运用强化理论和灵活实施强化手段,可有效促进提高大学生科研积极性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3.
蔡俊华 《科教文汇》2012,(32):49-49,55
实践育人是—种新的育人理念,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必须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本论文阐述了高校实施实践育人工作的必要性,结合目前高校在实践育人工作上存在的问题,从牢固树立实践育人观念、建立实践育人保障机制、完善实践育人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三全育人"是落实这一中心工作的重要载体.在"三全育人"具体要求的对照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日渐突出,如教育理念尚未统一、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育规律把握不够精准、教学资源比较分散等问题.在凝聚广大师生共识、整合教学资源的前提下,高职院校可从统一教育理念、创新实践方法、打...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理念发展的今天,为高校育人教育革新带来契机,赋予高校育人教育体系新的育人使命。"朋辈教育"以其共情、温暖、真诚的教育优势,带动学生情感,使学生形成共鸣,以此达到良好的教育效度。对此,本文着重分析"朋辈教育"的特性,提出"朋辈教育"的高校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0,(22)
"三全育人"是指在育人过程中全员参与、全程设计和全方位推进,在学生群体中突出教育的实际效果。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指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教育机制相结合,在教育中实现信念教育和思想引领统一的过程,通过思想与实践达到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本文是在"三全育人"理念下,结合新媒体时代中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的情况,研究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从教育效果、保障机制、实施路径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研究如何创新大学生理念信念教育实现路径,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新的思路,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与思想政治工作密切相关.坚持立德育人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使高校育人理念变得更加全面、具体,推动高等学校教育取得阶段性的胜利.高校要调动力量参与到"立德树人"教育任务中,使全方位、全程和全员育人理念得以真正的实现.由岳修峰编著的《普通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研究》一书对"三全育人"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普通化学课程中开展安全伦理教育的意义,从安全理念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等方面介绍了在普通化学课程中开展安全伦理教学实践的具体措施,并论述了开展安全伦理教育对现代学徒制班学生的重要影响.通过利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渠道,落实好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积极开展安全伦理教育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  相似文献   

9.
高校作为现代人才培养基地,为充分发挥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育人功能和构建系统全面的育人结构,通过“互联网+”思政课程将思政教育与互联网教学紧密结合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另外,以学生为核心、以学习成果为目标的OBE教学理念在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中有较强的实用性价值,所以基于OBE理念开展“互联网+”思政课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教学创新意义和现实参考价值.笔者在开展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GJB1421119)过程中,通过对《互联网+视域下思政课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一书的详细阅读,深入了解到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并由此进一步探讨基于OBE理念“互联网+”思政课教育研究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视,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也出现了弱化.基于此,我国高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劳动教育并发挥其育人价值.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作为大学生人才培养策略的重要步骤之一,其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技能以及养成劳动习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劳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实践教育形式,其本质是德育.在我国大力推进思政教育的当下,将思想品德培育元素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之中,高校劳动教育的内容、形式、环境与途径都会重新接受相关研究者的审视.与此同时,更加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的教育理念将被探索出来,据此提升劳动教育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