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WLAN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速率高、接入灵活,有着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本文依据移动WLAN系统的设计思路,提出一个基于IEEE802.11b标准的GSM、3G、WLAN的“三网舍一”的室内覆盖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能解决室内GSM移动手机信号的覆盖问题,同时兼容3G业务覆盖,并接入WLAN系统进行互补,较好的解决了异种移动通信系统相互干扰的问题。总体方案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较强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2.
移动/便携设备大多支持无线接口,主要通过无线介质进行通信。无线通信是很容易受到干扰的,因此他们很容易受到干扰攻击,包括非常受欢迎的基于IEEE 802.11的无线局域网络(WLAN)。检测干扰攻击通常是开发一种抗干扰对策的第一步。该论文主要描述了存在干扰机的标准WLAN站的数学模型到行为模型。各站的MAC协议采用马尔可夫链建模,并导出流量表达式,通过建立在实验室的干扰机进行干扰测试实验,理论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马尔可夫模型是准确的。为进一步提出抗干扰激励方案、抗干扰对策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的发展,WLAN的应用已是大势所趋。通过对无线校园网络安全隐患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校园无线网络安全问题症结,结合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校园无线网络建设实际,提出了校园无线网络安全方案及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无线局域网(WLAN)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在空中传输数据、语音和视频信号。无线局域网以其成本低廉、部署简单灵活、易于维护等优势,在家庭、企业、公众网络运营等众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正因为无线局域网具有移动性和方便性以及无线传输特性,使无线局域网在传统网络威胁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安全威胁。试针对当前无线局域网安全的现状,探讨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威胁,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密码技术发展背景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公交调度系统通信平台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方案,这个方案重点解决WLAN(无线局域网)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加密问题。  相似文献   

6.
无线局域网解决方案及实施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雷 《文教资料》2005,(29):124-126
移动计算网络的解决方案可以分为两种:广域方案和局域方案。广域方案主要是依靠无线蜂窝数据通信网和卫星通信网作为移动计算的物理网;而局域方案WLAN由于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通信成本,可作为有线局域网LAN的扩展和替代而显得格外的引人注目。WLAN都以多路复用信道作为通信的基础,这样与采用点到点连接的网络相比,存在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当信道的使用产生竞争时,如何分配信道的使用权。在WLAN中完成该功能的是数据链路控制层DLC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近年来,IEEE正式将无线局域网802.11协议标准化,来实现媒体共享。本文主要介绍了无线局域网,详细分析了无线局域网的特点、应用环境和组建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这个“网络就是计算机”的时代,伴随着有线网络的广泛应用,以快捷高效、组网灵活为优势的无线网络技术也在飞速发展。无线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从专业角度讲,无线局域网利用了无线多址信道的一种有效方法来支持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并为通信的移动化、个性化和多媒体应用提供了可能。通俗地说,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WLAN)就是在不采用传统缆线的同时,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WLAN的工作原理,基于e NSP设计WLAN实验方案,搭建实验环境,通过对AC和AP进行配置,实现了网络的互联互通。利用Wireshark协议分析软件捕获报文,分析了无线接入点控制和配置协议工作原理,验证了无线终端二层和三层漫游的工作过程。通过实验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更好地理解WLAN技术的工作原理,增强了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无线局域网(WLAN)的发展,WLAN的安全问题也变得日益严峻。介绍WLAN技术并对其安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阐述入侵检测技术及其在无线局域网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在WLAN环境下实现了一个无线入侵检测系统以保证网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无线局域网(WLAN)通信存在的安全问题,首先分析了WLAN通信的基本安全需求,探讨了802.11i标准中基于802.1x协议的双向认证机制以及TKIP、CCMP两种加密协议的算法特点,分析得出WPA、WPA2两种无线访问机制的安全性和应用条件。继而探讨了IPSec、SSL两种安全协议的体系结构,分析两者与VPN技术结合而成的IPSec-VPN和SSL-VPN方案在网络保护层次、远程接入配置、连接资源类型等方面的特点,分析得出两种方案的优缺点和适用环境。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了802.11i标准和VPN技术在认证密钥强度、加密安全性和抗攻击能力方面的安全性能参数,进而提出了根据WLAN接入环境和用户访问的安全级别来选择WPA、WPA2机制或IPSec-VPN、SSL-VPN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