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音     
<正>近日拜读《江苏教育》2015年第3期由吴勇老师主持的《适合儿童的习作课程开发》专题文章,获益良多。冯铁山教授从课程论的视角出发,审视当今的习作教学,引导一线教师将中小学写作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在"创造智慧"上,此观点让人耳目一新。紧接着在《儿童习作课程开发的"三维空间"》一文中,吴勇老师对"节日类""想象类""诉求类"等  相似文献   

2.
<正>习作教材是小学习作课程的主要载体,是习作教学不可或缺的基本训练内容。但是这毕竟是教材编者为了教学而"制造"出来的"作文教学文体",在客观上与适合儿童的"具体而微、灵活多变"的"现实文体"存在着必然的差异。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作文教学文体"有着必然的存在价值,但是植根儿童文化场域、适合儿童言语和精神发展的"现实文体"也不可小觑,也应当成为习作课程中必不可少的有益补充,甚至还可以成为一种改善和变革  相似文献   

3.
丰富的习作课程应该将教师、儿童、教材、生活四者融会贯通.主题性习作教学就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把习作时间从两节课延长至两周,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动机、素材、立意、语言、方法这习作的五大问题,找到儿童的言语尺码.  相似文献   

4.
习作,可以说是最需要贴近学生生活体验的语文学习领域了,而教材统一的习作设计往往不能很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现实需要。因此,富有针对性的习作课程开发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习作课程开发,努力使题材贴近儿童生活,同时将习作的步骤分解,突出过程性的指导,使学生快速平稳地走上习作的创造之路。  相似文献   

5.
顾莹 《江苏教育》2014,(9):14-15
<正>一线的语文教师都有这样强烈的体会:学生特别喜欢由教师自主命题的"小作文",而对于教材中安排的被称之为"大作文"的习作内容,学生的表现则差强人意。为什么教材中的习作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没有赢得儿童的欢心呢?笔者认为最根本原因就是教材与儿童当下的即时性生活缺乏必要的关联。教者只把眼光盯在教材上,而对儿童鲜活的生活状态熟视无睹。因此,要提升教材习作在儿童世界中的魅力,就必须将教材与儿童的生活水乳交融。一、阅读生活:让教材习作更适合教学苏教版教材的编排不是主题单元,如果按部就班地教学常常会使读写分离。于是在教学中,笔者打破教材  相似文献   

6.
诉求类儿童习作课程开发是大势所趋,诉求类儿童习作课程首先得在理念上得以澄清,在课程框架上进行合理建构,在实施过程中念好"真"字诀,让儿童参与真正的写作过程,产生真切的写作感受,获得真实的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7.
正要让儿童热爱习作,以表达为乐,教师就要研究儿童的心理与需要,研究基于儿童需要的习作教学。这也要求教师要站在课程开发的高度,对儿童习作教学进行草根化研究与实践。"具有教育教学素养的教师其自身创造性智慧的释放和创造性价值的实现"是习作教学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笔者多年来积累、筛选了大量的习作素材,期望通过习作资源的开发,为儿童习作提供多元支持。  相似文献   

8.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认知世界、开掘自我潜能的重要途径,游戏日记课程是破解学生"怕习作""习作假大空"等弊病的重要方法。在创建游戏日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逐步认识游戏日记的课程价值,开发日记课程的内容,探索游戏日记课的基本操作流程。游戏日记课程,能促进儿童言语智慧的发展,让儿童收获生命成长的滋养,也促使教师做好"平等中的首席"。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中,教师既需懂得教材,还需懂得学生。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习作教材的儿童化解读,用教学序列的修订、诗意命题的确立、儿童游戏的介入等方式,改造和开发已有的习作教材,使教材与儿童经验相连,成为儿童喜闻乐见的样式,从而使习作课堂成为亲近儿童经验、生长儿童经验的摇篮。  相似文献   

10.
小学习作课程开发的逻辑基点是儿童及其生活。这是因为在写作主体(作者)、写作对象(生活)、写作媒介(语言)、写作课程设计等四个要素中儿童和生活是最为重要的要素。基于这两个要素及其关系,小学习作课程开发有四种样式:"写取生活"式、"制造生活"式、"体验生活"式和"跨学科领域"式。  相似文献   

11.
面向儿童的习作课程开发应当体现三个维度:一是内容维度,指向儿童广阔的生活;二是知识维度,指向教师的课堂作为;三是文化维度,指向儿童对课程的关注程度。这三者相互交融,形成习作课程开发的立体模型。  相似文献   

12.
<正>上海市特级教师张秀丽在《小学作文专题性序列训练课程开发与实施》一文中阐述了当前语文教学习作教学面临的问题。她认为:"一方面源于教材,缺少整体规划设计,‘习作要求不清晰、训练内容不系统、习作指导资源不丰富’;另一方面来自教师,众多一线教师对习作教学缺乏独立见解,理念保守,仍在沿用传统的技巧性训练指导为主的老套路。"张老师指出这两点确  相似文献   

13.
民族传统文化在儿童精神世界中面临"断链",作为守护儿童精神的习作教学,应当自觉消除课程建构中的"盲点",视传统文化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视传统节日为重要的教学平台,开发和架构起富有民族气韵的习作课程体系,让儿童在感悟、体验、表达等习作活动中,融入到民族文化的长河,担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  相似文献   

14.
节日,是儿童习作的宝贵资源库。以节日为重要的教学平台构建儿童习作课程,对儿童的言语生命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教材与生活相结合、写作与阅读相结合、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方式,使课程的实施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5.
《江苏教育》2014,(9):8
<正>主持人语当下,众多的习作教学改革将传统赖以为"教"的教材习作置之不理,一些习作教学观摩课多半是绕开教材的自主开发。在习作教学备课中,一线教师常常捧着教材习作苦思冥想,不知从何下手;在习作教学研讨时,教师70%的疑问都聚焦于"教材习作怎么教"。在阅读教材中编入教材习作的历史由来已久,习作教学"教教材"的观念也根  相似文献   

16.
习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成为广大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倡自主学习的今天,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读写序列课程意识"淡化、弱化,导致了教师"写作方法纵向归纳"的力度不强、"单元言语训练整合"的空间狭窄,"纵向表达能力提升"的效果不佳。对此,进行了小学单元习作纵向序列的探索,树立课程意识,尝试以"纵向序列"为习作教学发展点,解读教材,将单元习作以文体为类型确立专题,依托教材读写结合习得写作方法,单元习作整合提升,开发习作纵向序列专题。  相似文献   

17.
<正>教材习作,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一直广为诟病,对其批评不绝于耳。一些颇有影响的习作教学改革,都有推翻现有教材习作重起炉灶的举措,甚至有一些名师公开宣称"从不教教材习作"。那么教材习作为何走到如此尴尬的境地?一是教材已经走下了"圣坛"。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前,全国小语教材"一纲一本",以  相似文献   

18.
一堂习作课的成功,从显在的层面讲,要有好的现场教学效果;从课程与教学论的视野来看,应当有真实的写作内容和教学内容存在;再从学习个体可持续性方面来看,还要关注儿童对写作课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设计就要这样层层深入,由表及里,才能使本次教学成为一次充满"实效"的抵达。一、"为什么写":抵达儿童心灵需要儿童怕写作,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习作教学与自身没有关联,是一项繁  相似文献   

19.
习作教材是语文教材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习作教学和训练学生习作能力的主要抓手和凭借。大力加强习作教材整体建设,对改进习作教学和提高习作成效具有现实教学意义。从课程观层面,关照当下的习作教材,重构习作教材体系,改善习作教材内容,对于改革当前习作教学显得十分必要与迫切。一、落实课程编制规范,彰显体例的独特性课程观的核心是该课程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自身独特而又不可替代的课程价值。习作教材具有发展学生写作能力是其他教材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由此,必须改革现有习作教材编排的思路和架构,使习作教材或脱离阅读教材,独立编排自成体系;或与阅读教材单双组交叉排列,保持习作教材独特的地位,设置独立的体系。  相似文献   

20.
目前,义务教育阶段还没有独立的写作课程。在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写作与阅读是组合在一起的。教材大都以阅读教学为主线编排,习作训练依附阅读单元之后,往往自身缺乏明确的、科学的序列——在内容设计上缺乏整体规划,各单元习作训练间存在重复或脱节现象,且习作训练的文体比较单调;习作能力训练无序可循,缺乏明确的方向和重点,具体到单个习作训练,对于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