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陈丽新 《辽宁教育》2013,(8X):68-68
<正>流动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是一项艰难的育人工程,有目的、有计划的文明礼仪教育能使学生正确认识问题,掌握判断是非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一、普及文明礼仪知识,营造学习氛围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文明礼仪知识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教师们充分利用班队会引导流动学生深入学习《小学生礼仪读本》。学习课堂礼仪、服饰仪表、尊师礼仪、同学问好礼仪、集会礼仪等礼仪知识,教师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孔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孔融让梨、尊敬长辈的故事早已传为美谈。这些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人的礼仪道德所在。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人,小学生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但是现在某些小学生的礼仪观念比较淡薄,班主任应该认真分析小学生礼仪观念淡薄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切实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本学期,我在班级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3.
杨吉 《考试周刊》2014,(23):177-178
<正>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孔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孔融让梨、尊敬长辈的故事早已传为美谈。这些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人的礼仪道德所在。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人,小学生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但是现在某些小学生的礼仪观念比较淡薄,班主任应该认真分析小学生礼仪观念淡薄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切实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本学期,我在班级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4.
技工学校的礼仪教育,应按照职业行为规范、岗位服务规范和学生专业素质基本要求,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礼仪知识,开展以校园礼仪、社会礼仪、家庭礼仪为重点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将文明礼仪教育与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技工学校的礼仪教育,应按照职业行为规范、岗位服务规范和学生专业素质基本要求,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礼仪知识,开展以校园礼仪、社会礼仪、家庭礼仪为重点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将文明礼仪教育与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一些少年儿童不讲礼貌、缺少礼节、以我为中心等不良行为,开展“请评委亮分”礼仪规范主题教育活动,以教育、培养他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讲文明、懂礼貌的传统美德。 评委由学生本人、班委会干部、教师、家长承担,分阶段进行自评、互评、师评、家长助评。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等内容,制定出问候礼仪、餐桌礼仪、称谓礼仪、穿着礼仪、尊师礼仪、家教礼仪、少先队礼仪、待人礼仪、升(降)旗礼仪等九个方面的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7.
江晓林 《教育》2015,(10):46
中华文明礼仪源远流长,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而著称。中学生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者,又是新时期社会道德模范的体现者。中学阶段是一个人道德品质与世界观进一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期,为更好地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推动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安徽省桐城市嬉子湖中心学校于今年开展了安庆市课题《农村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研究活动。笔者认为加强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有三点"需要"。适应立德树人的需要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对文明礼仪内容作出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个人礼仪和交往礼仪两个方面。礼仪不单是形式,更是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民主、文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开展文明礼仪教育,适应当前小学生的成长需求,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应该针对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文明、不遵守礼仪现象,制订相应的整改方案,以此在后续的文明礼仪教育中培养他们成为积极向上的中国青少年。具体可以采取设置专题教育、引入礼仪表演、实施综合评比、强化班级管理、增加礼仪活动...  相似文献   

9.
《教育导刊》2011,(8):27-31
借着广州市筹办2010年亚运会的契机,采用自编的《广州市中小学生“迎亚运”文明礼仪调查问卷》,对广州市中小学生的文明礼仪认知与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以探讨提高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水平的对策。结果发现:广州市中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总体水平达到优等,但各方面发展不平衡,表现为社会礼仪水平最高,其次为学校礼仪水平和家庭礼仪水平,亚运礼仪水平相对欠佳;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总体水平明显高于中学生。建议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10.
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文明水准的标志。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礼仪之邦",培养小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优秀接班人,要认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面向学生生活,重视实践中的道德情感体验,教会学生"做人",提高学生文明礼仪修养,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黄云岩 《考试周刊》2014,(86):14+161-14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前部分学生礼仪意识缺乏、举止行为有失规范,加强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既是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又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本文从开展礼仪教育的意义、上好第一堂礼仪基础教育课、发挥教师的礼仪示范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等方面的实践说明如何将学科教学与礼仪教育有机结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  相似文献   

12.
应如画 《文教资料》2014,(16):149-150
当今不少青少年对应有的礼仪不重视,礼仪观念淡薄,导致思想品德滑坡。根据礼仪养成内容与高中学生实际,在学生文明礼仪养成认识阶段、内化阶段、外显阶段,通过阅读礼仪文章、写读后感、唱文明歌、演心理剧、组织演讲赛与辩论赛等活动,运用漫画、摄影等手段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促进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  相似文献   

13.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青少年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得和养成的重要场所。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美称,新世纪进行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从2004年4月起,我校"小学生礼仪教育实效性研究"科研课题获得广西教育科研十五规划A类资助经费重点课题立项,开始小学生礼仪教育实效性研究,以礼仪教育作为  相似文献   

14.
对少年儿童的文明礼仪教育要从我做起,从日常小事抓起。加强"两规"教育。"两规"是指《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一日常规》。辅导员要从队员的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入手,使他们从小养成讲文明、守纪律、勤奋学习、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德育》2011,(2):27+29
2007年10月,学校领导班子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立了以"礼仪教育"为办学特色,成立了由校长室、德育处、班主任代表等成员组成的"礼仪教育"领导小组,在新沂市教育局德育办领导的指导下,组织编写了《黑埠中学学生礼仪常规》及《快乐礼仪》校本教材,学校开始实施"文明礼仪  相似文献   

16.
加强小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是当今社会发展比较重视的内容,建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提高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最主要的就是加强小学文明礼仪教育,通过优良的礼仪文化,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影响。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礼仪的国家,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象征。所以,小学语文教育要加强传统礼仪的教育,弘扬和发展我国的礼仪文化等。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而礼仪又是思想水平的外在表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对小学生的成长道路有重要影响。提高小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是社会的需要、时代的呼唤,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对当代小学生礼仪教育的困境进行分析,探讨小学生礼仪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束洪涛 《中国教师》2014,(22):91-92
<正>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下发的《关于在全省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见》和《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中,倡议学校要为在校生举行"四仪"。"四仪"是指在学生7岁、10岁、14岁、18岁时,学校要为其组织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通过这种形式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为落实这一意见和规范,2014年5月21日,我校举行了一场名为"十四岁,我已长大"的青春仪式,活动  相似文献   

19.
闫娟 《课外阅读》2011,(11):152-152
说起文明礼仪,顿生骄傲自豪之感。自古以来,我国就是文明之国,礼仪之邦。讲文明、有礼貌是一种美德,也是每个人的追求。在举国上下共建和谐社会,全面奔小康的今天,文明礼仪教育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教育部明确要求,文明礼仪教育应该从小抓起,要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从小进行礼仪教育,通过游戏、主题活动等形式培养其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对此深感任重道远。那么如何从小尽早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下面浅谈自己的几点陋见。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学校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健全的人格。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鉴于此,我校在庐阳区教体局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区域性推进现代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中成功申报了《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子课题。文明礼仪教育,是育人的关键,也是促进学校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