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德海  王俊岭 《文教资料》2009,(11):185-186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扩招为更多的贫困大学生提供了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另一方面,高校收费制度加重了贫困生的经济负担,从而使业已存在的贫困生问题更加突出.如何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发,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聂国锋  洪华平 《现代语文》2006,(11):113-114,112
目前,全国贫困大学生总数超过500万人。许多贫困大学生的月生活费在150元以下。贫困大学生主要来源于老、少、边、穷地区和城市的贫困家庭,生活上的压力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在校的正常学习,使他们的学习成绩难以和其他同学相比:而经济上的拮据也影响了他们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途径,出现了心理偏差和思想认识误区。因此,做好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调试和思想教育工作,对于搞好高校学生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经济贫困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本文在对贫困大学生重新界定的基础上,以大一经济贫困生为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得出了大一经济贫困生目前的在校学习,生活实际状况,并努力提出改进和完善大一经济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团体的一个特殊群体,在目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改革的过程中,贫困大学生的扶助问题更应该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话题。经济上的贫困是贫困大学生典型的特征之一,但是除了经济方面的贫弱,由于高校校园的大环境的影响和学生个性差异,使得贫困生在心理、思想等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压力和负担,直接影响到了贫困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本文也将从做好贫困大学生扶助工作的现状和重要意义出发,从进一步完善"奖贷勤补减免"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和努力解决贫困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两个方面对于如何做好新时期的贫困大学生扶助工作进行了思考和分析,希望给读者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徐灵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5):21+23-21,23
当前,在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和教育工作中,存在着重物质帮助轻思想教育的现象。高校应遵循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在做好经济资助工作的同时,加强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自立自强品格教育,诚信法律意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贫困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帮助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6.
努力提高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水平,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针对贫困生思想现状,积极探索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从而推动高校帮困助学工作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做好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关键。本文针对贫困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提升该项工作实效性的相应措施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贫困大学生数量的激增,其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引起了国家、社会、高校的广泛关注。如何做好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高校和谐健康的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文章对高校贫困生思想特性及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探讨了新时期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校贫困大学生数量的激增,其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引起了国家、社会、高校的广泛关注.如何做好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高校和谐健康的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文章对高校贫困生思想特性及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探讨了新时期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显现.贫困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使得其心理问题更加突出.我们在对全校不同专业的671名贫困生及866名非贫困生的心理问卷调查中,发现心理异常的人数比例分别为16%和9%,贫困生心理异常比例比非贫困生高出了7个百分点.如何做好这部分学生的工作,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面临的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校体制改革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中贫困的大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多数贫困生不仅身陷经济问题窘境,更承受着心理贫困的困扰,即所谓的"双困生"。研究、探索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工作,对于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问题与救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工作一直是高等院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贫困大学生,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来对此加以界定。有人根据目前全国平均状况将学生月生活费低于150元的确定为“贫困生”,低于90元的则为“特困生”。借鉴这一定义,本文将“上学时负担不了学校所规定的各项费用或上学后难以维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费用的大学生定义为贫困大学生”。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  相似文献   

12.
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这一新的历史时期,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引发的各种问题日趋严重,贫困生问题已成为学校和社会广泛关注的共同问题。针对高校贫困生的这一现状及思想状况,通过建立有效的帮扶机制,强化扶贫先扶志的理性认识,有效地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树立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心态与价值观念,使高校贫困生走上健康之路,这是高校做好贫困生学习、生活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贫困大学生思想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贫困大学生的比例也在上升,已经形成高校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群体,针对这一群体日益突出的问题,本文论述了不仅要给贫困生以经济解困,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精神解困。同时分析了贫困大学生的不良思想表现,提出了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冯舒洁 《文教资料》2014,(24):112-114
我国目前实行了以“奖、贷、助、免、补、减”为主的针对贫困高校大学生的一系列资助政策,为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基本的经济保障。做好贫困大学生资格认定工作是这一系列政策顺利开展并落到实处的前提条件。目前的我国高校在开展贫困生认定工作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影响到贫困生资助政策的落实和工作的开展,对高校贫困在校大学生实行生源地与院系共同管理,实现贫困生档案动态化、常态化管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5.
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生活、心理是当今高校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此,本文就从健全严格的贫困生资助制度、完善贫困生技能培训教育工作、完善贫困生心理教育工作这三个方面来展开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制度完善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高校贫困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通过访谈、观察等方式,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面临着经济、学习和就业压力,同时存在自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一系列负面的思想状况,从而在组织、激励、环境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贫困生的数量也逐渐增多,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对培养贫困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促进贫困生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对维护校园稳定,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作用。以人为本,拓宽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途径,树立人性化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18.
谨防贫困生心理贫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是把双刃剑,贫困可以锻炼人的意志,使一些人养成忍辱负重、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品质;贫困也可能引发人的心理问题,使一些人产生自卑、多疑、焦虑、孤僻等心理障碍。但由于心理问题是隐性的,不容易引起人们关注。宁夏大学对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令人担忧:在调查的贫困生中有73.27%的贫困生对生活状况不满意;64.51%的贫困生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52.53%的贫困生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但在教育工作中一些教师常忽视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他们隐性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和矫正,长此以往,这种由贫困原…  相似文献   

19.
共同主体性理论为探索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在此视角下,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共体"和"个体"分别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主体性缺失,这是导致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困境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主体性缺失的分析和探讨,探索以共同主体面对共同客体的工作实践,梳理出超越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困境的新思路,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今贫困大学生问题已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坚持做好物质资助的同时,结合贫困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实际,切实完善贫困大学生的救助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